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齐建国:重罚污染企业 消费者是受害者

2013年07月15日 10:22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齐建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二次改革,那么为什么叫二次改革呢,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78年,我们经历了第一次改革。那么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转型时期,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一个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一个转型实际上是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甚至是革命性的改革。

凤凰卫视7月14日《世纪大讲堂》,以下为文字实录:

田桐:五年之前,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年之后,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入到了由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那么实际上这十年来,政府对于生态建设工程的投入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雾霾天气,地下水被污染、森林被破坏以及荒漠化的严重,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是更为严峻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那么究竟生态文明建设都包含哪些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又带来哪些意义呢?我们今天就这些问题,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来为我们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二次改革》。

解说:齐建国,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经济学,经济分析与预测,循环经济于绿色发展,多次参加国务院重要文件起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重大和重点课题十余项,主编《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

田桐:那么今天我们谈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的问题,那么您可以帮我们先简单地来阐述一下,其中都包括哪几点内容呢?

齐建国:从目前大家研究的结论来看呢,大概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呢要有一个生态的文化,就是怎么样认识生态,其次呢就是如何更高效地利用生态发展我们的经济,不为广大的人民造福。第三呢,就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或者叫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那么最后呢要通过良好的生态建设,最后实现我们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田桐:那实际上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性了,尤其是近十年,那么虽然我们在不断地加大我们的投入,但是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

齐建国: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都是依靠自然资源的利用来实现的。那么我们所有的活动就对大自然进行了变动,那么随着我们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呢由于我们经济不断发展,每个人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这样我们就对大自然呢,进行了更多的变动。那么这些变动呢,有很少一部分是修复自然是好的变动,那么更多的是从大自然开采资源,然后我们经过加工制造形成的废弃物向自然界抛放,然后呢我们生产了各种产品,然后大家消费。消费完了之后呢,还是要排放到大自然,这样就改变了大自然原来的性质,和它原来自然变化的这样一个秩序。那么就和我们最初的生态环境相比,就形成了一个变化。这种变化呢,往往是使我们生活的基础发生了改变,对我们的健康形成了一个新的威胁,所以呢经济越是发展,那么我们对自然改善的就会越多。那么应该说最近这十几年,我们感觉到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田桐:对。

齐建国:或者生态退化日益的严重,那么主要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

田桐:那我们现在中国是怎样一个情况?

齐建国:应该说呢,从不同的方面来看我们的生态呢,变化方向不一样的。比如说从森林覆盖率来讲,那么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比,我们是有所提高的,但是呢森林的质量呢并不高。比如说我们都讲森林覆盖率,那么一亩地种了五百棵树,那样原始森林的状态呢,也是叫森林覆盖率为一,全部覆盖,那么一亩地只有三棵树可能也叫做一。那么这样就是森林覆盖的质量,并不是很高,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呢从我们生活的大气生态环境来看,那么这些年的变化是非常大,我们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越来越少,就是我们发展经济呢,是为了生活的更加幸福,不断的制造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使我们越来越富有,生活越来越方便。但同时呢,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比如我们要饮用干净的水,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却没有了。这也就是说我们经济增长走向了它的反面形成了一个悖论这样一个结果。

田桐:那比如说我们当初是为了经济发展去不得不去破坏一些生态环境,那么有没有可能在生态环境到达极其恶劣的时候,反过来也破坏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吗?

田桐:你说的很对,当初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我们生活的改善。那么我们可能忘掉了一点,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就是大自然,当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适应了那样一种生态的环境,比如说空气,比如说水。当我们发展经济以后把这一切都改变了,使得这些条件跟我们出生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就会不适应,那么不适应就会使我们的身体发生各种疾病是吧,使我们的健康受到影响。

那么全人类事实上都在面临着这样一个痛苦,就是一方面要实现幸福的时候,另一方面幸福的生活,又改变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一个矛盾,既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又能够保持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变坏,甚至呢让它逐步地修复变成越来越好,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我想呢从大方面来讲,也是我们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

田桐:所以这个所谓的幸福,不光是物质和经济上面的幸福。

齐建国:对。

田桐:也有真正我们切身的感受上的幸福。

齐建国:对。

田桐:那么您觉得现在前景如何?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样的一个未来?

齐建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那么发达国家呢,已经为我们指出来了一个方向,就是通过不断的经济发展,增加我们的社会实力。那么同时呢,开发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要转变我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理念、一个认识。那么实现呢,合理地利用自然地,同时呢要在利用的同时呢,更加修复自然,使得我们让大自然在给我们提供服务的同时,让它得到生息、得到修复。

田桐:好的,感谢齐老师。那么接下来呢,就请齐老师带来今天的是演讲。

解说:每一次文明的转型,都是在人类需要发展巨大变化,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实现的,都会引起经济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次文明的转型?三次技术革命,又如何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为什么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呼唤二次改革?

齐建国: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二次改革,那么为什么叫二次改革呢,因为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家知道在1978年,我们经历了第一次改革。那么我们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转型时期,那么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一个发展的总体布局。那么这样一个转型实际上是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甚至是革命性的改革。那么大家知道我们第一次改革,是邓小平同志为首的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面对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搞了二十几年以后,出现的若干重大的问题是吧,不得不进行这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抉择。

那么第一次改革呢,我们形成了一个改革文化,比较著名的,大家叫做“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那么我们把它概括为叫“猫文化”。那么“猫文化”呢,核心是一种增长文化,因为我们中国当时处在一个非常贫困的状态,那么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我们能够使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这就是我们当时最大的或者说首位的目标。那么但是呢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呢,我们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那么我们人类的需求和大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呢是复杂原因引起的,有历史的因素,有生产关系的变革,那么等等各种因素。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永坤] 标签:生态文明建设 齐建国 次改革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