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维迎:语言腐败在当今中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012年06月11日 09:30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的洪流中,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企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个企业界有广泛影响,他的论文被引用率连续多年名列第一,他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也常常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凤凰卫视6月9日《世纪大讲堂》,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鲁湘: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的“党八股”文风,严厉批判“党八股”语言带来的危害。1946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语言腐败,现在已经成为政治哲学理论中间的经典术语,语言腐败的现象古已有之,但应该说只是在20世纪以后,特别是希特勒斯大林之后,才变成了一个社会公害。

最近中国内地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先生,大声疾呼必须向语言腐败开战,在他看来语言腐败,是比政治腐败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的腐败类型,语言腐败在当今中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腐败?为什么当今中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语言腐败,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遏制语言腐败,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张维迎教授做客《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那么张教授您已经应该说至少说第四次还是第五次做客《世纪大讲堂》了。

张维迎:第四次了。

王鲁湘:第四次了吧,我们这个场地都换了三次了,每一次您都来过,那么最近很有意思,您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却开始关注一个应该是政治学家或者是社会学家应该关注的或者是不能够回避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个奥威尔提出语言腐败的问题,那么您为什么会突然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兴趣呢?

张维迎:其实我在应该说过去十年当中,一直面对着我们改革当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在2004年的时候,有一种否定改革的这样一种舆论,甚至持续到现在,2008年之后,又有所谓改中国模式论,我们中国改革的成功,就是中国的特色,包括政府干预多、国有企业大,那么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其实有好多左的东西,我在思考说为什么这个东西啊能够这么有市场,都得到好多人的这种追随。

在很多文献当中,其实我就找到这样一个理由,或者是原因吧,就是他们特别善于语言腐败,他们用语言腐败之后,其实是迷惑了广大的听众,所以大家在是非上呢就变得不清楚,顺着这个思路呢我就对一些文献(进行研究),也思考我们现实的情况,我就觉得语言腐败这个问题,确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那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应该说中国改革当中的好多是非是没法搞清楚的,那下一步改革,我觉得也会非常的难。

王鲁湘: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说,其实语言就是本质,语言也就是存在是吧,所以语言学特别讲究这个名实相符的问题,能指和所指一定相符,如果说能指和所指之间,发生了一种变化,肯定这就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

张维迎:是的。

王鲁湘:则事不成了,对不对。

张维迎:对。

王鲁湘:但是我们也理解,中国情况的特殊性,80年代开始中国改革以后我们知道改革的阻力非常大,所以的话呢,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物动用他的政治智慧,然后在不改变名词的情况之下,然后呢打左灯向右转,是吧,那个时候被看成是一种政治智慧,这里头可能是不是就后来,就变成了一种语言腐败了呢,

张维迎:我觉得你讲这个非常有意思啊,其实我在最近谈了语言腐败的这个负面的后果比较多,但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话,你说的有智慧的人也许会利用语言腐败推进改革,这也是可能的,但是长期以往下去的话,我觉得它的后果仍然是负面的居多。

王鲁湘:是不是你已经感觉到语言腐败严重地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包括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实践,所以你才来大声疾呼。

张维迎:是的,包括中国改革下一步,怎么往前走,经济改革还有政治改革,甚至我们一些社会道德秩序的建设,都要依赖于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 星期六 16:15—17:15

重播: 星期日 08:25—09:20 23:30—00: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玉宁] 标签:张维迎 语言腐败 王鲁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