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因何仅占长寿因素8%
2010年02月20日 14: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中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养生之道的关键是什么?保持健康的秘诀是什么?与西医相比中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陆广莘:养生,在中医里头是作为一个最高的治疗原则,你生命都不存在了,你还谈什么呢?

主持人:对。

陆广莘:所以第二位中等的医生,就中医医人,是预病,将要得的病,那么什么,保健,它强调的侧重点在保健,没有生命谈不上健康,就生命要保证健康问题。到了下医,下医以病治病的时候,那么中医是怎么看的呢?一个是,用现在的观点,一个治病因素,邪,然后作用这个邪侵正,就是病理变化,它只注意这个。但是人不是挨打的,人还有一面,你正取邪的一面,邪侵正,还有正驱邪的抗病反应,然后抗病反应背后还有它的调节机制。所以如果说我们现代医学,近代的二百年来,与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强调邪和邪侵正的定位的话,那么我们强调的是正和正驱邪之势,这个是中医辩证诊断的应该发现的,诊断的,发现的东西。这个发现,可以不经过实验,经过什么呢?经过主体性的反应,这我们叫阴阳应象,易经里有一个,阴阳应象,阴阳对外界刺激的应大量现象,那么到人类呢,就是神气应乎中,神和气应答刺激的在哪,在中间,神是调节,气是流通,那么这个什么叫邪呢?邪,过去我们教科书就是病因,就是治病因素,就是疾病本质的原因,它就想仿照西方的这个病因学的,西方的病因学的,我显微镜下,我看得到的。

主持人:对。

陆广莘:当然了,看到的这个细菌是不是一定就是病因,就不一定了,对不对,刚才我说了,它可能就会转化被我所利用的这个免疫的东西,风为百病之长,这个风你怎么确定啊?你看不见、摸不着啊。

主持人:但是有人说,邪是细菌,风是病毒。

陆广莘:风为百病之长,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最典型的一种应激反应。

主持人:应激反应。

陆广莘:是交感性的血管反应,就是一吹风,血管收缩。

主持人:收缩。

陆广莘:血管收缩了,那体表就发冷,是吧,这地方就发头痛。

主持人:对啊,血管收缩就头痛。

陆广莘:那么中医的治风叫做善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说明收缩了以后,血液不怎么行通,血一流通了,风没了,所以呢这个命题实际上已经回到了,血的派生,风是血的派生,就是这里头,《内经》里的话了。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是神失掉它功能的结果。这个神,这个气,当其位则正,它在它的功能位置上,它正,正,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什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这么个理论,就是那什么叫邪呢,非其位的,神和气,非其位,不在它的功能位置,它亢进了,亢进了,比如说血压高了,血糖高了,这类指标亢进了,这种亢进叫做邪了,血非其位之邪,邪之变身,变成抗体,就邪不是外来的,是机体的主体性反应。那么这个亢进,为什么要亢进呢?这我们知道,无论是疾病,无论是健康,人的神气应乎中,对外界的刺激的不断地做出的反应,是它的反应,我的应答刺激的反应,我们医学上叫应激反应。

主持人:应激。

陆广莘:应激反应,它有个内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适应性功能,就是人对生命的主体性,就是它能,这个反应具备适应性功能,是一个适应性功能的目标指向性行为,这个目标指向性,就可以分成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这个时间的展开,但它本质是个正驱邪的抗病反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病疾学,到病疾十九条,到了六合间,就提出来,叫这是抗病的旺气,皆根于内,都是内部的。

主持人:在内部找原因。

陆广莘:是"五藏发动,因伤脉色"。那么这个观念有什么重要性呢?就是原来我打它,打击的对象,我要镇压它的,现在我们应该注意,它是一个机体的正驱邪的抗病反应,仅仅是因为它还没达到目标,所以它就机体产生亢进,比如说,我们呼吸道的功能是清除,清除,我们正常也不咳嗽,也不吐痰,功能正常,当你受了凉了,当你疲劳了,你感冒了,咳嗽吐痰了,把咳嗽的动原,咳嗽反射的动原,痰液分泌的增加,实际上意味着它的清除功能没完成任务,因此你应该把它看成是你的依靠对象,你的帮助对象,你帮助它咳出去,如果它,原来咳十声才能咳出一口痰,变成两声就咳出一口痰,那么你的咳嗽减少80%。

主持人:对。

陆广莘:所以在临床表现中,中医把它看成叫"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用之有纪,诊道乃具",这个诊断的要求,那么这个《内经》里原文都有的,但是我们教科书都忘了,都认为疾病都是坏的,都是我镇压的,我去救正。所以扶正驱邪,实际上应该理解扶正驱邪,正驱邪三个字是一个词组。

主持人:是词组。

陆广莘:是正气去驱邪的能力,它的防卫功能,它的抗病反应,这部分它发动起来怎么办,你帮它一把。

主持人:帮它一把。

陆广莘:有一个实验,1908年,德国的一个Ehrlich,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有个实验,这个病原体叫做锥虫红,锥虫,锥虫病,病原体锥虫,然后有个药物,叫锥虫红,就是试管里证明它能杀灭它,在试管里证明了,然后呢第二步是在感染锥虫病的动物身上,那么由这身上,它有锥虫,它又得了病了,然后由锥虫红的剂量,加到1/6的时候,就有效了,就是说动物实验的剂量,是试管剂量的1/6。

主持人:就是说这个动物,它这个生命体产生了应激反应。

陆广莘:对,那么问题就来了,他这个大师就提出来,我还没给,那5/6从哪里来的?

陆广莘:这个命题隐含了一个世纪的命题,叫做机体自我的抗病能力。这中医里边有没有呢?中医里面有扎针,我们扎针治疗疟疾,我扎针治疗痢疾,这个针能杀灭疟原虫吗,对吧,这个针能杀灭痢疾杆菌吗,这不可能。

主持人:这上头没涂药。

陆广莘:它只能是它起动调动了机体自身的抗病的能力,抗痢疾的能力,就机体本身有个正驱邪的抗病反应,就是当你,主体应激的,应激性的反应,它的适应性功能没有达到目标的时候,它的内部调动起来,调动起来,我们最早的时候出现什么呢,比如说一个炎症,高烧,白细胞增高,结果核左移,白细胞到了一万多两万多,核左移,就是细胞核往那去了,右置细胞多了,等于就是打仗,但是起码它在抗,它在抗病,它不是你打击的对象,而是你扶持的对象,也是你学习的对象,所以中医的养生的原理,能指导治疗疾病,治疗那种不认识的病,

所以我们说从个人来说,从我们的职业来说,从我们全民族的这个,民族复兴来说,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养生的智慧的推动。我们的医学,我们的养生,我们的治病,也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努力发掘靠什么?努力发掘健康的钥匙,加以提高什么?团结真正的朋友。这样的话我们说人类的"参赞天地之化育"的智慧,可以说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人类是伟大的,好吧,谢谢。

主持人:大家可以从陆老先生身上看到生命的智慧和生命的奇迹,84岁的老人,你看,这样地有智慧,这样的精气神,如此的旺盛。那么我刚才在听陆老先生的演讲过程中间,我好像有这么一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向陆老先生请教一下。当我们的生命说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时候,就说你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你的身体其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态,这个时候无所谓正,也无所谓邪,对不对。可是当你这个平衡态被打破了,然后这个时候就有了正有了邪,这个时候我们的医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去扶正驱邪,是这样的吗?

陆广莘:对。

主持人:您刚才在演讲中间,特别提到了关于对生命的理解,就是医生,医生,就是生的理解,就是首先就是生生之道,对吧,然后是生生之气,然后是生生之具,最后达到的那个平衡是生生之效。

陆广莘:对,就天人合德,生态共焉,这是一个境界。

主持人:一个境界。

陆广莘:就是你和周围人的生态共焉,你比如说打倒别人来抬高自己,大家一起兴旺发达共同前进的这么一个,是这个命题,无论从政治上,无论从社会上,都是一个永恒的乐观的命题。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些养生理论也是,告诉大家自己的居室环境不要太干净,不要太干净,有洁癖的人往往是抗病能力、防病能力、抵抗感冒的能力,包括猪流感、禽流感的能力都是比较低下的,是这样的吗?

陆广莘:或者说身上有一点病,或者一年里边有几次感冒的人,可能他是长寿的。

主持人:小时候我们的奶奶就经常跟我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不是那个平衡态就更好一点?

陆广莘:就是说经常来,他身体里得到锻炼,是吧,所以疾病某种意义上是换得健康的一个前兆,疾病不完全是坏的。疾病里边也不完全是消极的,有很多积极的正驱邪的抗病反应,因此对疾病的过度恐惧,这个我们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是吧,就是我们不重视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防御功能,调节机制,因而对外界的病原体,你杀了这个,它变异了又来了,是吧,越杀越多,这是我们近一百年来新出现的病原体,往往是我们用这个抗菌素,逼良为娼,逼出来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