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中艾滋病村的变化
2007年12月01日 10:58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子墨:三年前我们采访了一名传染病医生张可,当时他正在中国艾滋病全面爆发的部分农村地区义务救治艾滋病患者,那时候他一方面受到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威胁,一方面还面临来自他所在的医院的压力。三年过去,他是否仍然坚持在抗击艾滋病的一线,他眼中中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现状如何呢?

今年五月一日,我们跟随张可再次前往某农村地区。他要利用自己一周的假期,为几个艾滋病村的村民进行免费的治疗。张可是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病主治医师。1999年8月的一天,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来到医院找到他看艾滋病,这让他非常惊讶,他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某些农村地区,居然有众多的艾滋病患者。从那时起,他与艾滋病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无数次前往艾滋病村治病,到现在已经是第九个年头。

子墨:这些年,您跑过多少个艾滋村?

张可:我记不清楚了,反正大部分我都去过。我真没算过,原先说有一百多个,不止,我觉得好多,反正大部分,80%以上,我都去过,我的印象当中,除了部分地方没去。

子墨:这9年当中,您所了解的艾滋村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可:最大的变化就是病人的情绪和他整个情绪比较安定,比就是说4年以前吧,人的这种情绪很恐慌,通过这几年的救助政策过后,和病人的一些治疗,以及他们对这个知识的一些了解,病人的情绪、情况,比以前要安定多了,整个情况比较稳定,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

解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因为无知和利益驱使,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号召农民卖血,发展“血浆经济”,简陋和不负责任的采血方式导致艾滋病在某些农村大规模爆发。

直到2004年,中国出台了对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开始免费为患者们提供药物,迅速挽救了众多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子墨:04年国家新的政策出台之后,给这些艾滋村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可:最大变化就是死亡控制住了,由10%一下控制到2%,这是最大的,病人不死亡了,恐慌就减少了,病人身体恢复了,社会就稳定下来。我是2005年下去一趟,那个村,我去过的第一个村,我走到村口,我就,那是刚实行四免一关怀一年以后,我走到村口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病人在那打牌,我一下就感觉真是变化,过去我去的时候,都涌上来了,现在去,再去的时候,一看,基本上没有人,大家都跟我打招呼,都很好,我一下就感到这种气氛变过来了,所以说可以看到这种救治政策,只要愿意去做,政府还是有办法。

张可经过他多年在农村的治疗和调查工作,得出了这样一张图表。紫红色部分表示艾滋病患者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推测病死率。也就是说,假如我们不在2003年底提供免费药物治疗,该地区的患者将在2005年达到死亡高峰。

解说:再次来到农村,张可还特意走访了当地一些卫生站,查看抗病毒药品的配备情况。除了看看药品是否充足,他心里还担忧着另外一件事情。

子墨:当然这些年的治疗方案,让死亡率在不断地下降。但是此外,会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张可:此外不足就是整个治疗方案优化不到位,有70%、80%可能还得用过去的那些不太好的方案,去年到今年,就是治疗失败在逐渐地增加,而且增加得非常快,所谓治疗失败,就是原先那个方案的药,不管用了,作为这个抗病毒方案来说,它迟早也会治疗失败,从理论上来讲,就是人服了一段时间,这个药肯定就不管用了,那么由于原先的方案优化不好,大家还用,所以到今天来讲,自然就会失败,所以到今年,死亡的情况已经开始急剧地开始反弹,所以最近我们去了,又开始看到这种恐慌。

子墨:死亡的比例反弹到多高的程度?

张可:死亡比例,去年来看,从去年我们统计,我们因为一直对一些村庄在进行连续监控,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连续监控,大概有十多个村庄,在我的监控之下,每年死亡率都在进行监控。3年是最低,04、05年,到06年已经涨到接近5%了,我估计今年还要往上涨,

因为过去来讲,我们去县医院,没有多少人住院,今年我去了两次,整个县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大量病人,我也没办法,都是治疗失败的,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基层所有的医生,对治疗失败,他并不太了解,并不知道这个病人已经治疗失败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石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