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长江文明的最初代表——屈原
2007年05月17日 14:50  【

声明:凤凰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周我们讨论了屈原的生平。但是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记忆是宏观的,而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些个人。屈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隆重登场,明显地代表着长江文明的形象。在他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的文明史迹和诸子百家,基本的活动中心都在黄河流域,因此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并没有错,但是,这位屈原,恰恰出生在万里长江最险峻、最壮观、也最有概括力的三峡。他作为一个象征,意味着长江文明也要在最高的文化层面上发言了。

在航海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这三大人类文明方式中,中华文明的主体属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又必然是大河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这两种文明的进退、较量和迁徙,决定了中华文明的生命脉络。

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古代,黄河文明是主角,从东晋以后的南迁潮流才使荒蛮的长江流域慢慢崛起。但也有人认为从考古发掘发现,无论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到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都有灿烂的文化成果。屈原出生地附近也有大量古文化遗址。因此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只不过长江文明的呈现方式不同,较少被黄河流域的史官所关注。

以屈原为代表的长江文明,对于以黄河文明为主干的中华文明来说,有同,更有异。尽管中华文明在表面上接受屈原,但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只是敬而远之,例如屈原的诗化个人主义,屈原的毫不妥协的固守和愤恨,屈原处置生命的方式等等,都与主流文明方式南辕北辙。

屈原不仅仅是屈原。他的抗秦思维,既有可能被看成是“爱国主义”,也有可能被看成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障碍。从郭沫若先生开始,都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很多学者、教授仍沿用这个称呼。但必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爱国主义”内涵是不同的。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到了秦汉帝国时候,中国才有真正的国家观念,在真正的国家观念建立前,各个小邦国纷争中的“爱国主义”,不应该偷换概念扩充成今天普遍理解的爱国主义。

具体内容,欢迎阅读5月12日播出的《秋雨时分》节目文稿。

   编辑: 罗昀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