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实物详解冷兵器时代的刀光剑影
2009年02月07日 11:41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兵器] [马未都]

马未都:你比如说,文涛拿着这个剑,这剑当然理论上是有套的。

窦文涛:对,装在套里。

马未都:我拿着这个,突然突发事件我上去就打,我上去就打他。

孟广美:但这个尺也只是拿来防身,并没有什么攻敌的作用吧?

马未都:它击打也有力度。

孟广美:但是没有办法刺伤人?

马未都:没有,它是钝兵器,不是利兵器。那么这个剑的问题是它要出鞘,出鞘就需要时间。

窦文涛:对,我这儿还没有拔出来呢,你这玩意儿招呼我脑袋上了。

马未都:对,这是一个事儿。另外一个事儿,如果你用它防身,你不带鞘的话,你随时可能伤着自己,就是说我这辈子也没防着谁,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好几剑,说跌了一跟头刺大腿里去了,这就有问题,你带着鞘,就有时间问题,你不带着鞘就是伤自己的问题,所以它理论上都是通不过的。

孟广美:所以咱们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因为像我们拍武侠戏的时候。

窦文涛:李莫愁嘛。

孟广美:对。我们一练就是先练单剑,然后双剑,感觉上剑是特别重要的,不是吗?

马未都:不,在兵器里,在实用当中,剑是最没用的一个东西。

窦文涛:它在中国文学里剑就是最重要的。

马未都:剑胆琴心啊,你比如诗歌里也是,李白的诗,拔剑四顾心茫然,它漂亮。

孟广美:对。

马未都:因为为什么呢?剑在历史上是一个礼仪兵器,你比如越王勾践的剑,它都是一个礼仪兵器,它不是真正来用它去做,或者直接使用它。剑,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怎么能拿这个剑让我毙命,对你来说你怎么弄,你肯定是刺,对吧?

窦文涛:对。

马未都:刺是最重要的,但刺是方向感极强的一个动作,非常容易回避,你想想对不对?你冲着我。

窦文涛:你一闪。

马未都:我就闪了。

窦文涛:他一下刺空了,回不来了。

马未都:就刺空了,但是你击打的时候,你回避的时候,就是你受的轻重,你比如说你躲了一下,你可能躲去了80%的力,你还受了20%的力,你横刀砍下来的时候,你怎么躲,就是说本来这刀应该砍到我这儿,但是我一挡我这胳膊也是挨一刀,但剑可不是,剑一定是刺,剑在横击中,就是抡打当中是最没有力量的,它轻,它没有力量。

窦文涛:而且过去咱们讲什么三尺龙泉剑,我就发现真的实用的这个兵器,它好像比咱们小说里看的那个描写都短。

马未都:对。

窦文涛:这个长短有什么奥秘?

马未都:长兵器,过去就是说一分长一分强,一分短一分险,那么你看他说的很清楚,长所谓强,是我们在一定距离当中,但是人的移动速度是非常快的,你拿一把长剑,你拿一短的,估计你是干不过我,我往前一冲,你就顿时使不上劲了,而且越长方位感越强,对吧?

窦文涛:没错。

马未都:你拐不过弯来,我越短我拿个匕首都很安全,你拿一个大长剑,你在马路上你试试,你拿一个三尺长的长剑,根本弯都拐不过来,根本就没用。

孟广美:我们一项看电影的时候常常看到那种欧洲的武士,穿着一身的盔甲,然后拿着长枪骑在马上,就这么对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