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曾拒千万美金合约 要拍“有劲”电影
2007年08月30日 14:45凤凰网专稿  【

声明:独家稿件 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洪晃:我们做那杂志要拍一个片子,需要就是他出场一下,每次我给他打电话,行,行,什么时候?行,行,好,就这么着。唯一一次不干的,我给他发一个短信,那时候我在旅游卫视,半夜三更模仿你,假装弄一个,想当窦文涛,没当成。没穿马甲,没戴眼镜,这都是错误的,老穿裙子,这不对。然后给他发一个短信,说我这儿做一个电视节目,谈话的,你能不能上来谈一次话,因为我们编导说,你赶快让姜文来,姜文来,咱们这儿收视率能上去,他没理我,没收到,又发一次,还没理我,再要发的时候,他打一电话来,磕磕巴巴地说,姐,这事是对你特别重要吗?就不爱上电视。

窦文涛:这么怕上电视,今天都来了,看来这个电影啊,真是。酒壮耸人胆,你觉得拧巴不拧巴?就是现在为了发行这个电影,得忽悠,甚至得吹自己,得上电视。

姜文:我觉得不拧巴。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备不住我羡慕半天,没准就能成。

窦文涛:你说一般人也有这个感觉啊?就像你拍完《阳关灿烂的日子》,隔了那么多年,拍一《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命运也不好。然后一直影响了不少年,到现在又拍第三部,我想知道这中间你都干什么了?是郁闷了呢?还是想不出拍什么东西呢?还是玩去了?

姜文:没有。

洪晃:生孩子来着。

姜文:对,生孩子了。有一个孩子是之前生的,你别忘了,我还是演员,我在这中间演了五部电影,导了一部戏剧,行了,节奏够快了。

窦文涛:你这些年有人找你拍过所谓的商业片吗?

姜文:有,一个叫皮特的,他就找过我,是澳洲人写的一个美国的制作片,制作电影叫《孙子》。他很崇拜《孙子》,是一个橄榄球的运动员的教练,他是用“孙子”的方式来训练这些队员的,据说很成功。然后他退休之后写剧本,后来就好象有美国人投资,皮特来找我,但是好像也挺贵的,有上千万美金呢,不过后来我发现,我应该负责任地说,我认为我不能导这个戏。

因为他不是我想象的“孙子”。虽然我还能挣很多钱,虽然可能还能造一个事,但是这个事不来劲,可能有别人做更来劲,但是我做,我首先得拍一个,是那么一个意思的“孙子”,但他是一个橄榄球,所以我觉得他的理解比较片面。

窦文涛:现在我也听有的导演讲,即便说你拍的票房好,人家下一个投资商一般来找你,往往就问,有没有明星啊?打不打啊?飞不飞啊?这些玩意儿你是不是觉得你操作不了,还是你觉得你不屑于干这个?

姜文:刚才咱说了,就是说打架我用六个人骑自行车,《阳光灿烂的日子》打架,打得惊心动魄,我干吗非得弄上几千人在那儿假装打仗呢?我觉得那不是特别来劲。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本身是个观众,我想你也是,咱们不是说有一天当了导演了,从此我就是导演了,我就以导演的眼光看一切,我觉得那是吹牛。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就是一个观众,我看着来劲的就是来劲,我看窦文涛我就觉得来劲,或者我看一电影,比如《小兵张嘎》就是来劲,哪怕是叫什么《变形金刚》你也觉得来劲。

您不能说,我假装说我那个大片,我假装弄一帮明星,他不来劲这不成,对不对?什么东西就得先得来劲,观众才能喜欢,观众喜欢了,这事才能有意思,我以前是学戏剧的,我最早就听到这么一个概念,就是说什么叫戏剧啊?不是说有剧本,有演员这就叫做戏剧,你有演出,有演员、有剧场、有观众这三个东西产生了这个联系,这叫戏剧。

您没互动,您叫什么联系啊,这叫什么戏剧啊,都不是。所以我从拍第一个电影、第二个到第三个,我更多的是想观众的心,我的心和他的心能够跳到一起,这是很重要的,这事也没那么悬。无论是从电影,还是从社会,还是从什么,很多时候是可以跳在一起的,比如说文革时期就跳在一起了。

你甭管这事办得怎么样,但是能办成,一个呼吸、一个跳动,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可能这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品,在一个影院里面,让导演和作品和观众的心一个节奏的跳,这很好啊,很来劲啊。

这个时候就,什么商业片、艺术片不重要,其实最终是看这个东西能不能有更多人去看,更多人看了才能有钱,才能有票房。

窦文涛:就是,不能直接奔着人的钱包去。

姜文:那成小偷了。

窦文涛:还是得奔着人家的心去。

姜文:你直接奔钱包去,逮了,手给折了。

   编辑: 石冰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