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人对于萨翁的崇拜和好感曾经达到了顶峰。但是在1993年9月23日那个夜晚,经由他的口宣布,2000年奥运会花落悉尼而非北京,又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失落。
但实际上,早在第一次申奥的时候,萨马兰奇就已经站在了北京这一边。1993年5月,在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确定前夕,萨马兰奇应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会开幕式,并且在第二天赶赴北京与当时的奥申委领导会面。就在那一天下午,萨马兰奇突发奇想,他向工作人员要求,给他提供一辆自行车,他要亲自来感受裹身于中国首都市民自行车洪流的独特感觉。于是乎我们看到,在北京最繁华的大街上,一位国际体坛的最高领导,骑着自行车融入了普通北京市民车轮滚滚的汪洋大海。
许戈辉:当然获胜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参与。这是您一直在强调的。参与。这是不是您多年来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原因呢?因为您相信奥运会确实应该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
萨:是的,我想我们应该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举办。如你所知,我们尝试让北京在2000年举办,但是最后是在2008年。但是我想,在2000年和2008年之间,八年的区别,但是在中国八年会是非常关键的。但是这八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显著的,因为这些年来你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我想中国在2008年组织奥运会比在2000年要容易很多。
1997年萨马兰奇在上海参观第八届全运会时,曾对何振梁说:国际奥委会没有把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是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初,萨马兰奇甚至动员了他的好朋友、巴塞罗那申办奥运会的功臣罗德斯在全世界为北京奔走拉票。
许戈辉:在莫斯科那次会议最后一轮的投票中,在您宣布之前,当您拿着信封走向台前时,您是不是已经知道结果了?
萨:没有,事实上我不知道最后的决定,但是我猜想,北京应该是胜利者
许戈辉:所以那个时候您就非常有信心。
萨:是的,非常有信心。因为,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北京是第一位。而最终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欢笑和喜悦,我们也因此而高兴。
许戈辉:是的,我想您真应该在那个晚上到北京来。如果您在北京,您会感觉到巨大的喜悦,而我相信您也会得到很多的亲吻和拥抱,因为人们真的很爱您。
萨:我记得那个时候,中国的主席在莫斯科。就在那天晚上,作为一个惊喜,我和国际奥委会执委,我们去了中国大使馆,去祝贺你们的主席。
许戈辉:去庆祝。
萨:对。
2001年7月13号,当萨马兰奇打开那个密封着的信封,读出“北京”的那个瞬间,整个中国都沸腾了。而萨马兰奇的脸上也挂着欣慰的笑容。三天后,完成了在任期间最大心愿的萨马兰奇宣布卸任。
2008年9月,在亲赴北京观看了这届被评论界誉为“空前绝后”的奥运会之后,萨翁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文中他这样写道:三十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
萨翁走了。他把半生的风云留在了身后,把他所热爱的奥林匹克事业留在了身后,把没有为家乡马德里带来一届奥运会的遗憾留在了身后,也把与中国之间的缘分和友谊留在了身后。放下一生所承载的种种重负,安息于一片宁静的土地,一个传奇就此以一种最为云淡风清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他曾缔造了一个体育界的传奇、一个价值观的传奇、一个和平的传奇。
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导师和一位朋友。
再见萨翁,愿天堂也有奥林匹克。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