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许戈辉专访华裔诺奖得主高锟
2009年10月10日 17:1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2009年10月11日(周日)20:30 凤凰卫视中文台

许戈辉:得知高锟获奖是在10月7号的早晨,记得当时我刚刚挣开双眼,迷迷胡胡之中翻看手机新闻。当高锟诺贝尔奖几个字,印入眼帘的时候,我几乎一下就从床上蹦了起来,一股巨大的喜悦传遍了全身。所以我就忙不迭地给所有的朋友发送短信,分享这个好消息。这么兴奋,首先当然因为高锟是华裔科学家。不过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理由,那就是2002年,我在香港专访他的时候,恰恰提到了这个问题。要知道这是整整7年前的事情。

许戈辉:您发明光纤,发现光纤可以做传输介体的这个理论,您觉得这个是不是应该得诺贝尔奖呢?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得呢?

高锟:这事你要去问诺贝尔奖金的评判人。

许戈辉:但您自己心里怎么来评判?

高锟: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子的好运,能够做一件事是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这是一件非常…对我自己个人说,是一个,怎么样说,我很满足,我有这个机会来创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这光纤的生成,使得世界要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很满足。我拿到奖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说是没有甚么意思。

高锟

许戈辉:虽然高锟自己说,获不获诺贝尔奖对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然后他的获奖发明,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显然意义非比寻常。2002年专访他的时候,恰逢因特网兴起,朝气蓬勃。然而这位带着我们进入新纪元的光纤之父,却不像我们通常印象中,互联网人类,那么新潮,犀利,反倒更多的像一位传统的科学家,严谨、温和,甚至有点谦恭。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的主席,用一根光缆很形象的描述了高锟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他这样说到,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突破性的成就。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远距离传输,从而最终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由于光纤通讯,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说老实话在2002年采访高锟之前,我心里挺忐忑的。怕自己觉得这个外行和那么尖端领域的科学家,难以沟通。不想高锟非常的体谅,他使用的语言尽量深入浅出。但是现在回味起来,在那些静静的话语背后,却已经预见到未来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锟和太太黄美芸现在过着退休后的宁静生活,高锟在五年前被发现患有阿兹海默症,目前精神状态良好,只是语言表达受限制。好在贴心的妻子总是会帮他传达出心中想说的话。6号清晨3点,接到诺贝尔奖的电话通知后,夫妇两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兴奋得再也无法入睡。

我们得知今年12月底,高锟会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出席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礼,并且领奖。不过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表达已经有障碍的他,应该不会登台发表获奖感言,而是由他的夫人黄美芸来代为发表。而今年也正好是高锟夫妇结婚50周年的纪念,或许这个诺贝尔奖,是给他们金婚的最好礼物。

时间过得好快,7天前采访高锟的时候,知道他的人几乎寥寥无几。然而今年由于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记者采访高锟的家人,他的儿子表示一方面特别欣慰,他认为父亲的获奖是实至名归。而另外一方面,他也表达了遗憾,说这个奖项如果来的再早一点就更好了。的确如今的高锟或许无法像大多数人那样,去体会这个奖项,到底给他带来了多大的荣耀,而这一切不禁让人唏嘘感慨。但是我想说的是,时间或许是最无情的,它会残酷的夺走一些东西,但时间又是最有情的,它也会把一些东西永远留下。

名人面对面》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星期日 20:30-21:00

重播:星期一 04:20-04:50/13:30-14:05

>>>>>>点击查看《名人面对面》更多节目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预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