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悲情谢幕 寻访他们背后的故事
2010年02月05日 09: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提出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求各地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而在过去几年间,经过几轮的清退之后,目前全国还有31.1万人根据国家规定到2009年前后对剩余的代课老师进行最后清退,“代课老师”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凤凰卫视2月2日《冷暖人生》:“最后的代课老师背后的故事,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期末考试结束后,甘肃渭源黎家湾镇的几位代课教师,总要聚上一聚,这是他们在这个学期里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

晓楠:一段秦腔,一壶老酒,每年的这个时节,甘肃渭源黎家湾镇的代课教师们都会以他们特殊的方式来迎接寒假的到来。不过,像这样的相聚对于他们来讲,这一次有可能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了,因为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 ,他们将会被集体清退。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提出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求各地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而在过去几年间,经过几轮的清退之后,目前全国还有31.1万人根据国家规定到2009年前后对剩余的代课老师进行最后清退,“代课老师”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解说:昨夜的一场雪覆盖了张伟荣和张学峰回家的路,放学后两个人留宿在了同事苏汉伟的家中,今天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但寒假过后,三个人还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被学校清退。

解说:苏汉伟在卢家山小学代课已经有20年了,几天前他在省城里听到了有关清退代课教师的消息。
 
苏汉伟:哎呀,回来以后就心不踏实了,真的就不踏实了,心情就非常烦了,学校里面去了以后就是垂头丧气的一种。

解说:依然像往常一样六点起床,也依然走在这条羊肠小道上,但苏汉伟的脚步比往日沉重了许多,每每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清退,20年间这条小路上的种种情景一一呈现在眼前。

苏汉伟:第一天上课的感觉啊,怕羞,学生们也一下子笑开了,非常怕,连课都没备,我就看了一下书以后,跑进去给学生上课了。

解说:1990年,23岁的苏汉伟当上了村办小学的老师,那时他外出打工多年,对教科书已经有些陌生,虽然教的只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但他依然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苏汉伟:晚上我就把作业抱回来,抱回来作业在煤油灯下就一个一个的,边学边阅。

解说:一年下来,苏汉伟讲课的水平有了提高,但经济收入却比村子里同龄的伙伴们少了许多。

苏汉伟:和我同龄的一个人,他打工回来以后,抱着一瓶酒说,今年挣得还挺好的,说挣了五六千元,在喝酒当中他就给我说,别干了,别干了,那个东西说一天三四块钱,你花它干啥,跟我出去打工。

解说:当时苏汉伟的代课工资是每个月40元,听说外出打工一年能挣十年的钱,苏汉伟还是有过心动,不过除了算经济帐之外,苏汉伟还有另一个打算。

苏汉伟:家里面都几辈人都没有工作过,我说看当上老师以后,看能不能转正。

解说:经过几年的锻炼,苏汉伟成了卢家山小学一名优秀的代课教师,不过因为学历太低,转正几乎不太可能。2000年,为了转正,33岁的苏汉伟报考了渭源师专进修学校,因为学费太高,开学前妻子还提出过异议。

苏汉伟:我说你看我取上文凭以后啊,出来教师资格证一拿,以后可以和他们公派教师同工同酬,多拿一些钱,咱们的生活会变的好一点。

解说:听说进修后可能多挣些钱,妻子也就没再说什么。这年秋收过后,刘淑芳送丈夫进了县城。

苏汉伟:老婆把一个被子,还有洋芋,生活用品在一个牦牛身上驼上,就后面捎的一些,面,馍馍,这些东西,到渭源进修学校,我们的班主任他比我要小十岁,天天把我叫老苏 老苏,有时候学校里面的我们同班的和我一块进去的,他叫苏爷,苏爷这样,我们笑。

解说:马路沟距县城有一百多里山路,苏汉伟只能两周回家一次,看着田间地头上妻子忙碌的身影,苏汉伟总觉得亏欠了妻子。

苏汉伟:背上一袋洋芋以后,搭拉拉走在那个(田垅上)走不稳啊,因为力量小,她势必是女人啊,但是她也从无怨无悔,她从不说哎呀我背不动,这句话她也从不说。

解说:两年后苏汉伟拿到了中师文凭,毕业考试的作文还得了个满分,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妻子》。

苏汉伟:最后我就说,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要把这个中师文凭拿到,为什么呢,我说因为我身后站着一位支持我,关心我,爱我的女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妻子。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