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冷暖人生 > 正文 |
|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举着一份调查报告,这样问新华社记者,“现在,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了,可是,又有多少人关注他们因为外出打工而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亲生骨肉?”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们,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济、户籍与教育体制 让农村孩子进城难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和趋势。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继长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出台后,对提高农民工待遇、保障农民工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民工经济能力的限制和现行的一些社会管理制度,如户籍管理、教育衔接等的不配套,目前相当数量的农民工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尽管许多城市建了不少民工子弟学校,专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问题,但相比大量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农村孩子而言,民工子弟学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杭州、宁波等浙江绝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已对农民工子女开放,但这些学校首先要确保本学区的城市居民子女的入学,往往到了最后,学校已无力接纳农民工子女。”宁波奉化市萧王庙镇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代表来自基层农村,他为农村的父老乡亲打抱不平:“农民工赚的钱本来就不多,为了孩子能在城市里有书读,不得不以走读生的身份,另外交纳择校费换得‘一席之地’。没有钱的,只好让孩子继续留在农村老家。”
“教育的省际不衔接,也是导致许多孩子不得不当‘留守儿童’。”任继长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儿童最多读到初中毕业,之后只回到老家:“现在各省的教材都不一样,高考也由各省命题。不少农村孩子来自邻省,为了孩子未来能顺利地在户籍地考上大学,许多家长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回农村。”
“留守儿童”现状不容乐观
在浙江工业大学工作的汪晓村代表此次前来,带来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由他所在学校的学生在一次社会调查后形成的。它以翔实的调查数据揭示了目前我国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只有11.3% 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
同时,由于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或条件相当艰苦,使学龄“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集中寄宿,管护形成空档,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呈现较大差距。“我在浙江的一个邻省调研,发现一些农村学校的校舍仍然破旧,一个学校,甚至27个平方的房间里,同时住着20个学生!”任继长当时问学校的校长,如果发生火灾怎么办?“校长当时对我说,那他只好认命了,能逃出几个就逃出几个。”那位校长无奈的表情任继长代表至今仍历历在目。
与此同时,父母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汪晓村代表说,他持有的这份调查表明,不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闭锁,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逆反心理严重,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儿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2004年公安部有个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汪晓村对此忧心忡忡。
代表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逐步解决。”为此,汪晓村专门起草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议案。
他认为,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农民工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基本生活条件问题。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使农民工逐步具备带上子女进城的能力,以从根本上解决父母和子女分离的问题。
其次是要加快社会管理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汪晓村说。
任继长则呼吁加强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研究。他说,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适龄儿童少年只有在其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因此,目前还有多数城市规定,外出务工者如果带孩子进城就读,要缴纳一定的借读费和学杂费,许多无力负担的农民工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面对“留守儿童”这一新的实际问题,国家应该研究和制定更有利于《义务教育法》全面实施的政策,实行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转移,取消城市的借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基层代表傅企平则呼吁各界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实施的监督力度。他说,修订后的法律将在2007年6月1日实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监督,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其他代表则呼吁,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寄宿条件,建立和完善对寄宿学习的“留守儿童”的管理机制,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教育水平。“我们倡导以工带农,以城促乡。过去我们对农村教育的欠账太多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财政投向农村教育再多也不为过。”任继长大声疾呼。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