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怎么来的

2011年10月22日 15:16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今天的《开卷八分钟》继续介绍有关革命研究的著作。《从革命到共和》的作者陈建华先生,擅长使用一些现代的话语分析方法,尤其是借助福柯的灵感来重新研究“革命”这个概念在当的中国是怎样被使用的,用它的时候想表达什么。对于孙中山革命思想是怎么来的,作者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更有趣的话题。

凤凰卫视10月21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们在很多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著作,或者研究孙中山个人思想或者他成长的传记里面,大家常常会碰到一个,我们昨天在节目里面已经谈到的一个话题一个问题,那个问题就是孙中山他的革命思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开始讲革命呢,他到底是个真诚的革命派,从头到尾都革命,还是说他有改良主义的色彩,还是说他原来想改良后来变革命了。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有趣的说法。而这个说法不只是要谈孙中山或者要谈辛亥革命,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反省整个中国一百年来的种种的革命话语。

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么一本书《从革命到共和》,作者是陈建华,陈建华教授现在是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的教授。其实陈建华教授数年前的一部旧著,我大概在这个节目开头的头一年、半年就介绍过,那本书叫做《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他非常擅长使用一些现代的话语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借助福柯的灵感来重新研究几种不同的话语,特别是“革命”这个字,当时在中国是怎么被使用的,我们使用它的时候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样什么样的时机下面,大家去用它,然后又受到它的影响呢。他做了很多很详细的分析。

而这本书里面其中一篇文章,一篇论文我觉得特别重要,要值得给大家重点来谈的,就是《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辩》。那么这篇文章其实要处理的一个问题的起点就是在于一个很常见的说法,这个说法就是国民党的史学家冯自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革命”二字的由来》。就说到当时1895年广州广州暴动失败之后,陈少白就回忆,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和孙中山亡命日本,到了日本看到日本报纸上面说“中国革命党孙逸仙”这个字样。然后他们就有灵感了,这个灵感是什么呢?陈少白说,我们从前的心理以为要做皇帝才叫革命,我们的行动只算造反而已,自从见的这张报纸以后,就有“革命党”三个字印在脑中的。那么这时候好像才知道,原来自己干的不叫造反叫革命事业,是日本人有这个名词给他们借用回来。

但是这个说法我们知道后来又受到很多挑战,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有些学者考究,当时的报纸上面没有这样的一个标题。没有这样的标题为什么陈少白这么说呢,要不就是他说谎,要不就是他记错了。那么在这里陈建华教授就认为,他应该是记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其实有别的人也提供过类似的说法,第二他记错时间,应该是再晚个两三年,他才遭遇到有人称他们为革命党这样的一个讲法。

我们这里面要讨论的还不是这么一些烦琐的历史考据,而是要讨论一些更有趣的话题,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到底你当时想想看中国人一般中国人,我们怎么想“革命”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讲是个新观念吗,不是。为什么?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革命的讲法,像汤武革命。而孙中山很早的时候也就很仰慕过汤武革命,他的自述里面说到他小时候就很崇拜汤武革命。但是这个汤武革命跟后来我们讲的革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传统的这种中国人讲的革命也好造反也好,它都是在一个中国人想法下面的一个产物。这个想法讲,如果造反,就是好像天然的你就觉得是奴隶对主子的造反,有一个主奴的高下尊卑之分。而天命包括的是什么呢?天命就好像是一种有一个天命在,我这个天命无常,这个是孙中山宣传的时候常常用的字眼,早年他还没讲自己叫革命的时候,他就讲天命无常。

这个天命是无常的,他今天在满清皇帝身上,但是它也可能回到我们身上。但是如果你用这样的天命观的话,你就是取而代之当皇帝,而不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这样一个革命。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现代所知道的革命这样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说我们中文里面这个革命这个字是被改造过的,那在这个里面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了,就是孙中山他从来整个事业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要跟老外沟通。他怎么跟老外形容自己做的事呢,他有没有用过revolution这样的英语去跟别人讲自己做的事呢。

这里面陈建华就分析了,就是原来当时他在英国的时候也很谨慎在使用revolution这个字。为什么呢?尤其是在英国,我们要知道revolution这个字当时在欧洲语文里面也不是个意义很稳定的字眼,如果这个R是大写的话,值得就是那个革命,法国大革命。一讲法国大革命就包含了流血、暴乱种种不太好的印象。但是当时小写的时候在英国人的理解里面它也许是光荣革命,是一个不流血的,渐进的,改良的一种模型。那么所以孙中山在这里面用不用革命,什么时候说自己是revolution,什么时候说自己是造反,他就要考虑到当时的整个国际语境。所以在这里面真的就像另一学者刘禾教授所说的是一个跨语际音实践。

在这里面他就说到,当时孙中山反满宣传活动上面很大程度受到了一个语言环境的制约。这个制约是什么呢,就是在香港或者国际友人里面,大家在谈revolution和rebellion这些字眼的时候,好像有时候对这个字眼有很多模糊复杂的理解。所以它最初干脆就不说自己是革命,它对外宣传自己的时候用的英文叫reform,是改革跟改良。这点很重要,这让我们了解到原来当时孙中山他并不是一个所谓新里面一直想着革命,或者一直想着改革的想法。而是他其实也在想一个字眼来描述自己从事的事业,在概念上等的能够定位它,而这个概念,这个字眼出现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个宣传跟运动的利器。东部多那事后他那个利器还没有磨利。这个东西还非常准备定位下来。

那么这里面又说到,当时日本里面怎么用革命这两个字又有关系,这就说道了。陈少白当时他们在日本碰到有人形容他们是革命党,应该是再过三四年之后,用宫崎滔天,宫崎滔天现在大家中国人都很熟,都知道他是一个孙中山的老朋友。但宫崎滔天主动描述他们从事的是革命事业,或者是宫崎滔天的朋友们这么提出来。然后他们就用了这个字。

这个在日文的汉语里面,已经跟原来中文的革命非常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也包括整个体制的改变,像明治维新,他们也较明治革命,但是同时它又不是那么的不一定是暴力的,它可以是很稳定的。于是这样了字眼就被他们确然下来。再后来是大势所趋。当中国的革命军都出来之后,这时候孙中山才顺水推舟地用了“革命”。也就是说革命不是他先讲的,而是等到大势以成,“革命”都被中国人接受了,有一个日本的转化之后,他再顺水推舟,很聪明的,很识事物的的,很有力量的用了“革命”的字眼。

[责任编辑:宋诗清] 标签:孙中山 革命思想 建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