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心理:骗钱非直接偷钱
2009年10月30日 09:2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开卷八分钟] [梁文道]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0月29日《开卷八分钟》 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有时候我在香港看人家去买东西,会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知道很多名牌商店,他们都有一种廉价的货舱。这个货舱卖的东西,其实还是这个名牌的牌子底下生产出来的衣物,只不过可能是舱底的存货,或者是上一季的东西,现在用特别低的一个折扣拿出来卖。

然后我注意到有一些人,他是完全不愿意去这种地方买衣服的。因为他觉得第一,这些东西过时,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他们要赶潮流。可是有一点很怪,就是有时候这种廉价货舱里面卖的某些衣服,它是标准款式的,比如说白衬衫,并没有过时不过时的分别,甚至是这个牌子,它每一季都会重复推出的。但是很多人仍然不愿意去廉价货舱买这些其实是跟你在大商场的商店里面用正价买的衬衫一模一样的衣服。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根深蒂固,有一种想法,觉得一个东西它打折扣、减价、减的很厉害,它大概就不是好东西。与此相反,一样药品,一个东西,它如果卖的比别人贵,我们就会本能的觉得它一定比较好。

我今天继续给大家讲这个丹-艾瑞利的《谁说人是理性的》这本书,里面又提到了一个实验,不过这回这个实验,不是作者自己做的。而是一个医学家,一个医生做的。他就提到,其实以前在1950年代的时候,如果你感到胸口痛的话,当时有一种医生有一种手术,叫做内乳动脉结扎术,就是麻醉了你,然后在你的胸骨处切开胸腔,把内乳动脉绑起来。然后让这个心包隔动脉的压力增加,血流增强,这样子每个病人就会觉得胸口没有这么疼了。一直以来,大家都相信,这个手术有用。

直到后来有一位医生他做实验,非常大胆的实验。他把被实验的病人分两组,两组他都开胸,两组都跟他们说,我给你们做了这个手术。但其实有一组是根本没做,他只是开一开,又缝回去。结果两组病人回去都说自己果然好了,没事了。而且长期而言又都没有效,因为当时很多人就怀疑这个手术其实没效,因为过一阵子它又疼了。结果发现,你有做这个手术跟没做这个手术,双方两组病人都是短期内觉得自己舒服了。也就是说,你只要告诉病人我给你做了这个手术,他短期内也会觉得很好。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麻醉了,一种暗示了,然后这种暗示有时候是会到达价格的层面。

然后他就说到,他跟他的同事又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给一些他的学生们,比如说安排头痛药,给他们两个牌子的选择,一个可能一颗卖25美金,一个就卖1美金。结果其实那个药根本是一模一样的药,但是大家吃下去之后,每一个人都说吃25美元一颗的止痛药效果比较好。所以你看这也是一个心理暗示。

但是这本书我觉得最有趣的还不是谈这几天我们讲的这些我们消费的时候考虑的行为,而是关于我们偷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怎么讲?举一个我们香港人比较熟悉的例子,我想很多大陆观众也都听过,香港前一阵子不是有一种雷曼迷你债券这回事吗?这个东西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欺诈,就是骗了一帮退休的老人家的钱,跟他们讲说,你买的这个玩意儿,是一个非常保险的债券。但是其实它是迷你债券,完全不保险。当时去跟这些老头、哄他们去买这个东西的那些人,那些人其实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犯了欺诈。甚至你可以说他在偷他们的钱,但是同样这些人,我绝对不相信那些银行卖这些产品的人,他会莫名其妙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太太,钱包打开了,袋子开了就进去掏钱偷,更不会用棍子去敲昏那些老人抢他们的钱。

为什么他们不会直接去偷人的钱?但是会选择用一种几近欺诈的方法来拿人家的钱?我们这位作者就说到了,他说你觉得策划安隆弊案那些人,或者我们现在熟悉的美国马多夫骗案这些人,他们会从老妇人的皮包里偷钱吗?当然他们已经从很多的老妇人的退休金拿走数百万美元的钱,但是我觉得他们不会真的在人的钱包里面掏钱。那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去骗人呢?然后他就说到,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舍做过一个小实验,宿舍里头都有一个公用的冰箱,他在冰箱里头放了6罐可乐,每罐可乐比如说假设一美金放在那儿,结果过了几天,这个免费,他放在那儿的可乐也没有说贴标签说是谁的,果然给这个宿舍的学生偷偷摸摸的喝光了,拿光了。然后他又拿了一个小盘子,上头放了六块钱的美金,放在冰箱。隔了三天,没人动过。

其实拿六罐可乐的人,他其实也是偷了六块美元。但是为什么真的放六块美金在那儿的时候,他又不偷了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对于现今,有一种特别的看法,乃至于我们不大愿意直接去偷现金。但是我们愿意做很间接的诈骗,例如说他这里就提到另一个实验,也是很好玩的实验。比如说他就提到,曾经给他的学生分三组,一组就跟他们说,做一些20条问答题,答完之后然后就告诉这个监考员。比如说你每答对一题就可以得到5毛钱的美金,然后他们现在三组的人分别在哪里?就是第一组做完这个问答题之后,他让实验人员去计算他们的答对题数,每答对一题就给他5毛钱。第二组则被要求他撕掉自己的试卷,自己告诉那个实验人员我答对了多少题,他就相信你给你钱。第三组,是怎么样?第三组是最特别的,第三组也是一样,撕掉这些试卷。但是他不是直接拿现金,而是跑到二十英尺外的范围,去用代币换回这个现金。

结果这个实验出来,就是第一组的学生都很诚实,为什么?因为实验人员帮他计算他答对多少题。第二组学生比较不诚实,因为他是自己告诉人家我答对多少题,可以拿多少钱。第三组最不诚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我不是直接从你那骗现金我是骗代币,再用代币去换现金,由此可见为什么信用卡诈骗,为什么最近金融海啸里面那么多的诈骗会发生,因为他们都觉得他们不是在直接偷钱。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点击收看《开卷八分钟》更多节目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