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百年冥诞 台湾史上第一人
2009年04月16日 15:28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马英九] [蒋经国] [解码陈文茜]

宋楚瑜怀念恩公关怀备至

宋楚瑜在这段时间,很少接受访问。这一次为了蒋经国,他也接受访问了,宋楚瑜的访问今天特别为大家选出来。他回忆当时,他跟在蒋经国的身边,他也是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在马英九的前任,后来蒋经国栽培他当全台湾最年轻的新闻局局长,那也是宋楚瑜在台湾的政治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刻。宋楚瑜后来拿出了在电视台前面,拿出了蒋经国写给他的几个字条,还告诉大家,蒋经国留给他的教训,就是你要孝顺你的父亲。

解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当年于右任送给蒋经国这副对联中间,挂着就是从未曝光过的蒋经国作品水墨画,深浅交错的竹子,背后有教化意义。

宋楚瑜(现民进党主席):希望我们政府的官员,应该注重名节,一个人需要有一个操守,就像竹子的这种高风亮节,这种情操。

解说:坐在蒋经国与外宾中间,担任翻译、担任秘书,追随蒋经国14个年头,宋楚瑜曾经因为父亲重病得赴美就医,却不敢放下公务,但因为蒋经国一张便条纸,尽了孝道。

宋楚瑜:因为经国先生正在守灵,他平常的便条纸都是一个红框框的,你可以看的出来,经国先生的仔细,他自己用手自己去剪,把红框框剪掉,纸条交给我,你去看你的父亲。

解说:往事历历,宋楚瑜珍藏的不只是有形的文件,更有无限的回忆。

宋楚瑜:我父亲过去之后,经国先生跟妇夫人还亲自到我父亲的明堂去行礼,我感受非常深切。

解说:回顾往事,看的出来宋楚瑜情绪有了起伏,蒋经国晚年看文件相当吃力,党内同志为他准备放大版的讲稿,到十大建设,蒋经国积极推动铁路电气化文件,宋楚瑜的珍藏一叠又一叠,记录蒋经国的历史,因为他也是蒋经国学校毕业的学生。

宋美龄、蒋经国母慈子孝蒋介石用心良苦

陈文茜:蒋经国的百年冥诞在台湾各方都推出了纪录片,我今天特别为大家选择了其中有两段,各位凤凰的观众朋友们,恐怕看的比较少的,第一个是大家会很有兴趣的,蒋经国和他的继母蒋宋美龄之间的关系。当然她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这还不打紧,其实两个人的权力关系,也是相当奥妙的。

当时蒋介石在1949之前,蒋经国那个时候刚刚才从西伯利亚,从俄国回来,初期的时候并不特别得到父亲的喜爱,那是蒋夫人权力最高的时刻,后来到了1949年开始有了变化。

蒋介石到了台湾发现,他要回到大陆去,越来越困难,于是自己对权力的想法也慢慢淡了。几番几次想要动武,希望能够打回大陆,但是所有的国际局势,无论是韩战,还是在缅甸的战斗对蒋介石来讲,逐渐的他都认清了时不我予。我们后来在台湾到处看到很多蒋介石的行馆,就是当时整个历史背景,你也可以看出,这个曾经拥有大片山河的人,最后来到台湾的岛屿,他慢慢的知天命的过程。

这个时刻他把权力大部分的都交给了他的儿子,而蒋宋美龄和蒋经国之间的关系,说起来也在这种奥妙的权力关系里头,慢慢慢慢的发展,在1979年的时候,两个人还曾经摊牌过一次。蒋经国过世的时候,蒋宋美龄还曾经我将再起,这是蒋经国和蒋宋美龄至今非常复杂,也非常微妙的权力关系。两个人说闹翻,没有真正闹翻到什么地步,要说有,就是当年的在上海,差不多是发源金元券1947年打老虎的时刻,后来来了台湾,彼此并不喜欢,也相安无事。唯一一次最大的冲突是1979年,美国和中国大陆建交和台湾断交,这个时刻蒋经国和蒋宋美龄,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今天为大家选播的纪录片非常的难得,是台湾的国史馆,在这一次蒋经国的百年冥诞特别办的一个纪念展,我们非常谢谢台湾的国史馆,授权我们的节目播出其中部分的内容。

解说:在苏联过了十二年,蒋经国终于获准返国。身边带了一个妻子和一个儿子,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多了一位母亲,只是这两个字,当时叫不出口。

朱重圣(国史馆副馆长):见到蒋夫人,他的父亲就要经国叫蒋夫人,这是你母亲,叫她妈。但是经国先生拒绝。

解说:蒋宋美龄只比蒋经国大十一岁,再加上母亲毛夫人,在婚姻中所受的委屈,让蒋经国很难开口,再叫另一个女人为母亲。

朱重圣:做父亲的就说,你写信的时候,你写信给我的时候,你一定要父母亲大人膝下,一定要父母亲大人膝下。这个经国先生,因为白纸留黑字,写信,所以他,他很孝顺,他就听了。但是见面的时候,他绝对不开口。

解说:夹在妻子和儿子之间,最为难的是蒋中正,即使在繁忙的国事当中,蒋中正仍然没有放弃,拉近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他用心良苦,以当时在美国的宋美龄的名义,打了一封电报,问候人在赣南的蒋经国。

朱重圣:这件的原稿,是蒋介石自己亲笔写的,亲笔写的,写什么呢?是以蒋夫人的名义,向赣南发的电报,他由重新拟了这封信,然后把这封信发电到美国,然后由美国发电到赣南,然后蒋经国先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很意外,然后赶快又由赣南发电到重庆,绕了一大圈,原来是谁的杰作,是父亲的杰作。

解说:蒋经国宋美龄之间,根本关系的改善,是从1949年开始,当时蒋中正面临国共战争失利,政权危在旦夕,蒋中正几番催促宋美龄回国,但宋美龄坚持留在美国求援。蒋中正有些恼怒,这个时候蒋经国成了两人之间的桥梁。

朱重圣:三十八年这一年里头的往来电文,这个蒋夫人给经国的电文当中,她就隐隐约约的,也不敢全是,所以有的写还是美龄,但是中间就慢慢的有母字,自己署名是母字。干什么呢?主动的示好,主动的示好。

解说:善意从宋美龄这一边开始,一开始蒋经国没有积极回应,他一度仕途不顺,酗酒解闷。当时没人敢阻止,于是宋美龄亲自劝蒋经国改正酗酒恶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隔了十几年,蒋经国终于开口。

朱重圣:到了四十三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这个蒋经国开始改变对蒋夫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称母这个字,不再行诸于文字,开始由口中出现。

解说:蒋中正生前,多次叮嘱蒋经国,要像尊敬父亲,尊敬宋美龄这个母亲,因此重大决策之前,蒋经国都会咨询宋美龄的意见,两个人彼此尊重下,一直母慈子孝,相安无事。

1979年中美断交,宋美龄主张汉贼不两立,反对台湾关系法,她认为用美国国内法来处理中美关系是有辱国格,但蒋经国坚持实质外交,近一切努力维持美国的关系。宋美龄急的发电报给蒋经国,强调这是中华民国之存亡大关键,无可圆融,志不可夺。

蒋经国回电说,此为委屈并非屈服,然如不忍此一时之委屈,则势必面临根本决裂,必要时儿实不惜一死,以谢父亲在天之灵,以谢母亲耳提面命。宋美龄又立刻回电,措词更为严厉,电文中说:若同志仍不能挺身站起来消泯懦怯,则何以对总理及父亲耶,余亦夫复何言。

朱重圣:这封信完了以后,大概有四个月五个月不再写信。经国先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解释,解释,这个将夫人还是生气,后来派孝勇,就是蒋夫人最疼的一个孙子孝勇,就到奶奶身边去讲。

解说:为了维持跟美国的实质关系,以及台湾的安全,蒋经国违背了母亲宋美龄的训示,之后再慢慢取得宋美龄的原谅。蒋经国在国事与家事之间,自有一把尺。更多的蒋经国史料,在国父纪念馆的展出永续经国展览中,可以一览无遗。

蒋经国在台湾永续经营贡献重大

陈文茜:我们刚刚所看到的是非常珍贵的史料,这些史料是由台湾的国史馆珍藏。大家看到了蒋经国的笔迹,看到了宋美龄的笔迹不打紧,还看到了在1979年,当时美国卡特总统宣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和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的时刻,母子两个人书信的往来。到最后蒋经国甚至说,他不惜一死,这都是研究中国现代史里头,最珍贵的第一手治疗,今天在凤凰特别为大家播出,进一段广告,回来还要给大家再看另外一个也是很珍贵的资料,这个很珍贵的资料,是在1949之前,当时国民党的政府运了将近百万两的黄金到台湾来,而抢救这个百万两黄金的历史珍贵纪录片里头,显示出来他的主角人物,也是蒋经国,我们先进广告。

陈文茜:蒋经国在中国现代史里头有很多角色,其中1949年之前,蒋介石知道,他要退来台湾,除了著名的把故宫宝物有一大半,最精品的搬来台湾之外,就是要确定台湾的财政盈余,于是从上海滩,抢了将近百万两黄金,在枪林弹雨当中,他知道这批黄金不能交给外人,一定要交给自己的儿子。于是蒋经国就奉他的父亲蒋介石之命,在1949年之前,在上海从枪林弹雨中抢运了92万两的黄金来台湾。

这一次关于蒋经国的百年冥诞里头,台湾有一个很特别的纪念会,这个纪念会叫做“永续经国特展”,现在特展的地点是在台湾孙中山国父纪念馆里头,做特别展出。里头在这个展出内容里头,就有蒋经国抢运黄金的照片,今天为大家特别介绍。

解说:1949年,蒋中正下野之后,还特别下令给中央银行的于红军,责成蒋经国到上海,抢运黄金。

朱重圣:冒着生命危险,他就到上海,在上海沦陷之前,他就把中央银行的金子,库存的金子,就运到台湾来。

解说:根据中央银行的记载,1948到1949,运台黄金余存92万多两,这些黄金就是后来发行新台币的准备金,也是蒋经国对台湾的第一个重大贡献。从黄金运台开始,蒋经国一步一步的经营台湾。

林满红(国史馆馆长):经国即使是经邦治国,我觉得他一直是用,我们现在所谓的,永续经营的概念,乃经邦治国。

解说:而在这次展览当中,民众除了观看展出的史料之外,还特别可以利用影音设备来全民写史,让大家都能留下对蒋经国的留言。

林满红(国史馆馆长):他的生命中的80年,很多人跟他都有所往来。如果这些人可以来参与忆往,等于也为我们国史留下很多珍贵的资料。

解说:现场的互动,影音也播出国史馆制作的蒋经国台湾行旅纪录片,让你更了解蒋经国对台湾的永续经营。

陈文茜:今天我们的节目到此为止,非常谢谢,今天正好也是蒋经国百年冥诞的第二天,收看今天《解码陈文茜》的节目,我们下个礼拜见。

《解码陈文茜》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二) 19:20

重播:(周三) 06:10/11:25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