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独家稿件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华闻大直播》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19:00--19:45周六至周日19:00--19:15
重播:周二至周六08:00--08:45周日至下周一08:00--08:15
主持人:在星期四落幕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当中,中美双方在金融服务业领域达成了许多项共识,其中依据相关规定的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那么也允许符合条件上市的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同时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相关的金融产品,那么到底这一些新的政策和新的开放,这种金融市场开放的提速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北京现场请到了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来为我们分析,张先生您好。
张刚:亚芳你好。
主持人:我们刚刚提了很多个审慎的原则,同时要符合条件的情况之下,允许某一类的外资能够投资什么样的一个标的,那当然这中间似乎又是有很多限制的,不过这样的一个政策,这样的一个讯息出来,它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张刚:我觉得这个消息乍听起来的话,似乎令人十分担忧,因为内地股市的市场的市盈率以及这个首发的市盈率都远远高于境外其他主要市场的水平,这样的话大家担心可能外资会蜂拥来发行A股,但实际上的话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中国的内地股市对外开放,本身就有了相关的法律的依据,从2001年的11月份的时候,就针对外资企业发行A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从相应的规定来看的话,除了要符合一些外商的这些产业政策以外的话,还有上市以后外资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0%等等。总体看来的话,门槛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具体落实上,直到2004年才有了,依据这个法规,IPO,实施IPO上市的第一家外资公司就是一家日资的企业,由此可见,即便在相关法规公布了之后,在具体落实上的话,也是莘莘行事的,因此来看的话,大规模的外资来到中国,注册成立企业,并同时发行A股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当然,对外开放的方向是肯定的,我想可能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类似于这样的外资公司来加入上市公司的阵营。
主持人:对,开放的政策,开放的步伐是确定了但是这个日程到底有多长?这是我们要继续观察的,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今天网友有很多的回应,虽然你觉得对市场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但是还是吸引了投资人关注这个消息,我们来看有一个北京的观众就说,这个市场不好,人家还来发行什么A股啊,所以A股还是有希望的。另外深圳的观众则是说,支持,很支持,这下我们有好股票可以买了。这两个网友,这两个观众是属于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他们觉得这意味着A股市场健康稳健,所以人家才要来投资,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张刚:他们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来看待的,咱们假设一下,比如说如果是,比如说微软在中国设立一家子公司的话,作为内资的独立法人的话,它来发行A股,我想肯定会受到欢迎的,但实际上如果大量的外资企业来中国设立法人并发A股的话,就会造成它和内资企业抢夺上市资源的现象的出现,那么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在目前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之下,银根紧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行上市这块是成为他们,可以说唯一选择的一个融资渠道了,因为贷款越来越难了,所以说这样的话,如果外资和内资一块儿来抢夺资金的融资资源的话,恐怕对内资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换言之,也是不利于整体经济的一个健康发展的。所以说,我觉得光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的话,观点有失偏颇吧!
主持人:好,你这个观点也有很多观众是这么看的,我们来看有一位广州的观众就说,这可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利空消息,为什么是利空呢?另外一个上海观众说了,因为外资来中国,把中国人的钱都拿走了,这当然是利空消息。但是他们是以人民币计价债券,这个钱真的能够因此而流入出去吗?流入到中国市场以外的地方吗?你怎么看这样的一个观点?它真的会对股市造成冲击吗?
张刚:我觉得仅仅是一个抢夺融资渠道和上市资源的问题,你要说把钱卷走的话,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在目前的我国的外汇的制度上来看,对于资本项目上,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当然了经常项目下是可以进行自由兑换的,但是,作为外资它融完资以后,把如此巨额的资金以某种经常项目上的形式来转移到境外,我觉得也是受到严格监控的,这个可能性也并不大,因此从各方面监管的角度来看的话,像融来的大量资金转到境外去,采取这么一种方式运作的话,我觉得应该来讲是会被加以严格的限制的。
另外,本身人民币现在处于一种升值的趋势当中,我想它也没必要把人民币再换成外币再转出去,我说这是何苦呢?所以说,这种想像可能是一种不太现实的一种想法吧!
主持人:不过我们过去一直知道,中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上是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就像美国次级按揭问题,第一次爆发的时候,全球股市应声下跌,但是那个时候中国股市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但现在不论是能不能转出去?这个口子开了,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股市未来,中国的金融市场未来会和国际上接轨的情况是越来越紧密呢?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或者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以后会受到境外的消息,或者是境外的利好利空的影响的情况也加剧?
张刚:的确如此。尽管中国的,特别是股票市场,它的开放程度相对于其他的一些经济成分来看的话,开放程度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在投资这一块,就实施了一个QFII制度,但是,对外开放的方向应该是肯定了,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节奏和步伐上,还是要谨慎行事的,因为在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我觉得给中国的一个启示就是,尽管经济发展比较迅猛,大概整个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当中,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话,还是在对外开放上要保持一个审慎行事的态度,要避免东南亚金融危机那种事情的重演,所以说在相关的落实上的话,我觉得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对外开放还是应该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的。当然了,由于在整个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了WTO的一员,所以说在整个境外市场,如果经济出现下滑或者像次级债危机扩大化的话,对于中国的经济不可避免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股市上,一些出口导向型的行业,必然也会受到冲击。所以说中国股市现在已经,我觉得已经是很明显和境外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联动作用了。
主持人:就像你说的,现在要联动,一定得先做好自己的自身的建设,体制能够健康一点,体制能够好一点才能够应对外来的冲击。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开放其实对于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健发展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加速这个进程?
张刚:我觉得的确如此。比如说咱们就拿一些已经对外资完全开放的一些行业来讲,比如说像家电产业,比如说像汽车产业,他们的行业的加快的对外开放,都促成了本土企业的一些发展壮大,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个很强的竞争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金融行业来讲的话,由于它对外开放比较晚,但是也在逐步落实当中,因此,国内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形成一个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类的企业,我想条件现在来看的话还并不是很成熟,但是未来的话,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也一定会出现,而作为内地的股市,我想也会在整个亚太地区的股市上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目前在最的市值上也是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所以说对外开放是十分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的,但是如果在自身这个条件准备还没有做好的话,恐怕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具体在落实上,我认为还是要谨慎来看待。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