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基辛格:只有中美两国密切合作 世界才会真正进步

2012年02月23日 10:43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美国着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曾获197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71年的7月9号,当时担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于1972年2月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作为中国的好朋友,直到今天他仍然一直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且见证了中美关系40年历程的风风雨雨。

回忆破冰之旅、展望共同未来

阮次山: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风云对话》,我是阮次山。在将近41年以前,也就是1971年的7月9号,当时担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偷偷地、悄悄地借口说他因为食物中毒住院,其实他从巴基斯坦到北京来访问。那么这次悄悄的访问,7月9号他来,11号他走,打开了中国在近代史上跟美国交往的一个大门。当初这件事情曾经引起西方国家的轰动,也就因为这次,在联合国讨论中国政府重新入会的时候呢,我们成功地重新进入联合国。那么当初打开中国大门,变成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马前卒的基辛格博士,从此以后就成为中国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今年2月曾经庆祝尼克松访华40周年,事实上,他在1972年的2月21号访华的,那么我们庆祝访华40周年的时候呢,我们非常荣幸的能够邀请到中国跟美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基辛格博士,来再度在我们《风云对话》节目里面,跟我们谈一谈,当年他的感受,以及基辛格对于我们中美关系最近的发展,他自己的看法怎么样。我们认为,基辛格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尤其现在谈论中美关系最具权威性的一位人物。请看他跟我之间的第一段对谈。

解说:这已经是基辛格博士在四十多年间内,对中国的第70余次访问了。虽然已近89岁高龄,但基辛格走进录影间时,仍然步伐稳健。这位被国人所熟知的老朋友,每次来到中国,都必会为中美两国关系能够平稳发展献计献策。而近年来,每当人们褒扬他的卓着贡献时,他总是平淡地摆摆手。耄耋之年,基辛格不愿再耍沽名钓誉的把戏。面对四十年前自己初次访华的那段经历,他曾坦白地说道,“起初,我们对中国敞开大门仅仅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基辛格深知,他引导了一段史无前例的历史进程。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他愿为曾做过的一切担负责任。

阮次山:基辛格博士,回溯至1971年7月9日,您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访问,从此以后,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就被打开了。回顾过去40年来的经历,您如今有何感想?

基辛格:那是一次超乎寻常的进步。我当时并未预料到中国早在1971年就已经发展到如此水平,虽然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但在政治方面,我希望中美两国的关系能有所进步,并逐渐成为合作伙伴。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在经济方面,中国的进步十分神速。因此,如今两国的往来已经与过去的状况大不相同。

解说:1971年,基辛格时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那一时期,美国正深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而苏联已悄然在军事实力上超过了美国。为了扞卫美国的主导地位,尼克松政府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采取了“缓和战略”与“均势外交”的政策。而提出这一行动纲领的,正是基辛格。是年7月,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后,尼克松总统随即对外宣布将在来年初访问中国。这一消息顿时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美国一直顽固地反对新中国政府,从1950年起便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上都以“延期讨论”为名,否决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题,而突然向中国靠近的策略,动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向。1971年10月,新中国终于取得了恢复代表权之战的胜利,重返联合国。那一年,基辛格成功破冰,为中美邦交正常化叩开了大门。

阮次山:您提到“伙伴”这个词,我们现在是关系很好的伙伴了吗?

基辛格:我们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在一些领域里,由于中国的起步较美国稍晚,因此,中国不得不进入一个由其他人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所以双方总会有争执。但从双方交往的程度上看,我认为两国关系发展良好。

解说: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着“76年精神号”飞抵北京。从华盛顿到北京,正常的航行时间虽然只有十几个小时,但中美间的这次握手却酝酿了数年时间。在机场迎接时,周总理说,“您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与我握手”;尼克松回应道,“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在短短七天的正式访问最后,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已由周总理和基辛格商榷起草好的《联合公报》,为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夯实基础。

阮次山:几年前,一些学者曾说过:中国与美国应当成为两股领导世界的力量,您认同这种看法吗?

基辛格:不,我认为两个国家并不能领导全世界。中美两国应当更加紧密地合作,更频繁地交流,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拥有和我们实力旗鼓相当的国家,比如印度和巴西,就不会听从美国和中国的指示。但我认为,中美两国间的往来的确应当更密切、更频繁。

阮次山:中美两国究竟能走得多近呢?

基辛格:这是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社会。美国的作风十分务实,倾向致力于解决当前的问题。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并认为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都是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开端。因此中国更习惯于从理论和概念上去看待问题,而美国却更务实。这就意味着两国的往来有时会较为复杂。但整体来说,我相信两国关系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双方也都清楚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解说:2011年5月,基辛格发表了他的新着《论中国》,书中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还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事件的重要细节记录在案。基辛格着述等身,他记录过自己的白宫生涯,海量阐述过外交思想、策略,而唯独这次,他更像是一位学者,用学术的眼光去阅读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他谈到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在书中告诫美国政府:“真正的蠢事是跟中国对着干”。

剖析中美差异、提出深刻建议

阮次山:欢迎回来。我们刚才和今年89岁、从我们中国人的立场来讲,中国的习惯来讲,他将近90岁的人了,跟这位中国近代史上面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基辛格博士来谈一下,他回忆过去四十多年以来,他从促进了中美关系,跟现在的发展,我们大家也许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基辛格博士在最近这么多年以来,对中国的感情跟他对中国的了解是大家所认可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请他就目前中美关系所碰到的各种磕磕碰碰的问题,我们请教他。

阮次山:中美两国在经济和政治体制上都有区别,那么美国社会与政府是否仍然因为中美两国的不同之处而感到困扰呢?

基辛格: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于:美国人认为全世界应当是这个样子,因此美国人具备着某种传道士式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则认为,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不是中国人,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中国人。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缺少类似的观念。这就是两国思维方式的差异。但双方都必须认识到另一方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只要你了解一下两国所处理的问题的严重性,我认为两国还是正在朝积极的方向迈进的。

阮次山:我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因此许多美国政客就说:我们怎么能从中国这样的共产主义国家借钱呢?这样的政客只是少数人吗?

基辛格:不是。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我们的民主体制应该延伸至全球所有国家。因此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从共产主义国家借钱”这种问题还是可能的。但其实我们并不只是在借钱,这些钱确实帮助了我们。但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这并非主流观点。

解说:基辛格对中国的认知,正如一位美国网友在最受赞同的评论中所说:当你读到《论中国》这本书时,“你会比98%居住在中国的人,以及9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个数据或许有点夸张,却最好地诠释出了,基辛格是最有资格引导人们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阮次山:那么从您的观点来看,您自然是最有资格对此发表评论的人,您认为中美两国在未来的相互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基辛格:我们两国需要尊重对方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认为人们每时每刻都要遵从我们自己的观念,而是应当做好准备做出让步。我们需要共同警惕突发性国际事件,因为这样的事件很可能在发生时并未牵扯到两国中的任何一方,但却仍然能从根本上影响到我们,乃至未来全世界的和平。因此中美两国能经常就事态多发地区的问题进行交流十分重要,其次,我们还需要时刻准备着利用能带来建设性进步的机会。比如在能源领域,如今我们得知了新型能源开发领域的存在,如果中美两国能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那么我们对某些地区的石油需求就会减少,这样一来这些地区的动荡局势也就不会再有如今这样的全球性影响。环境问题也是另一议题。所以今后还会面对许多机遇。

解说:今年年初,美国财长盖特纳专程到访中日两国,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目的便是,游说中日这两大伊朗石油进口国制裁伊朗。去年12月31日,为达到所谓“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奥巴马签署了制裁伊朗的新法案,美国试图通过限制其石油收入来制约伊朗政府。

阮次山:那么基辛格博士,当您提到“合作”时,但如果两国有不同的意见,比如这次盖特纳前来试图说服中国与美国合作,对伊朗实施制裁。但两国间在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又会如何看待对方呢?

基辛格:这种局面是不可避免的。在某些问题上,中美两国的观点会有所不同。两国可以选择让步,或是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同。即便在普通人的家庭中,也不是人人都能达成一致的。因此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忘记更为远大的目标,因为只有中美两国能密切合作,世界才会真正进步,永久和平。

阮次山:作为美国与中国建交的发起人,您要如何就现在的中美关系的问题向两国的政客们提出建议?

基辛格:我如今已经接触过了四代中国领导人,并且开始与第五代领导人接触。在某种意义上,我也为十位美国总统效过力,有时是以全职身份,有时则只是传达讯息。但我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深信不疑,因此我甚至会帮助不同党派的总统。在大选过程当中,我并非奥巴马总统的支持者,但我相信每个人都看到了,我正在为加强这种关系而尽量提供帮助。因此在这一基础上,由于我了解很多中美双方的领导人,所以我会试图从双方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当我能提供帮助时,我会提出我的建议,不过我并不会不经他们的同意。但每当我来中国时,中方领导人都会接见我,而当我需要与华盛顿的领导人见面的时候,他们也会为我抽出足够的时间。

解说:基辛格是极少数能够直接会见美国总统的人物之一,他获得了由福特总统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并被称赞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尼克松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基辛格帮他完成的与中国的外交,是尼克松本人个人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毋庸置疑,中美两国无论是在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理念抑或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在两国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两个大国已平稳走上了对话的轨道。

阮次山:我们今天和基辛格博士这段的交谈,是我们《风云对话》第四次邀请他到我们节目里面来跟我们谈。那么,看到基辛格博士目前虽然有快90岁的高龄,他仍然风尘仆仆于中美两国之间,为促进中国跟美国的关系而尽力。尤其是他具有时代领袖影响力的、还有他的思维的基辛格,他对于中美关系十分了解。他了解美国的需要,了解中国的需要,了解历史,了解进程。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他所珍惜的是这一段由他所牵线的中美关系,不要因为任何的彼此之间的磕磕碰碰而受到影响,所以他告诉我们,在过去中美关系当中,我们必须要彼此了解,我们有我们的不同,可是我们也有我们彼此的需要。所以他这次到中国来庆祝尼克松访华40周年,他带给我们的讯息,应该不只是他在以“第二管道”的身份带给中国政府的谏言,也同时以“第二管道”的身份,把我们中国的社会、我们的政治领袖、对于中美关系的理解带回去,供奥巴马政府参考。所以我们今天非常开心,能够在这么一种中美关系碰到非常关键时刻的时候呢,再度邀请基辛格博士到我们节目里面来,以他的高龄,我们但愿他长寿,但愿中美关系有这么一位长者来做两国之间政府、民间的桥梁。感谢您收看今天的《风云对话》,我们七天之后,再见。

《风云对话》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阮次山【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日10:00-10:30

重播时间:星期日17:50-18:2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孔庆瑞] 标签:基辛 辛格 尼克松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