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烧书参军 驻扎朝鲜军营长达十年
2010年03月04日 10: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解说:众所周知,袁世凯是清末民初开办新学重要的发起人,他对待教育的态度非常认真,他的子女们聘请的家庭教师,竟然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严修。

秦燕春:严修他是真正的南开鼻祖,在张伯苓先生之前,严修先做了这个工作,天津的大学、中学、小学很多教育都跟他有关系,严修是个一心致力民间办学的人。

解说:严修与袁世凯感情深厚,有这么一件事足以证明,有人前往天津游说,请他担任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严修只是摇头一笑,并不接受,而落魄人物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解决子女的求学问题,严修则痛快答应,没有半点推辞。

秦燕春:袁世凯在这方面对他是言行计从,他的男孩子长大一点,都是送到南开中学这边,就是送到严修这里,选择学校念书,选择老师乃至安排课程,都是严修来亲自过问。

张华腾:后来孩子长大之后,包括老五、老六、老七,都是袁世凯就指派严修,把他们送到英国去留学。

解说:1909年春天,袁世凯在仕途上栽了跟头,回到河南老家,严修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亲自到车站给袁世凯送行的人。严修一生不爱做官,民国之初,袁世凯当了大总统,权势如日中天,屡次三番以财政部长、直隶总督、教育总长等职请他出山,严修不为所动。袁世凯筹谋帝制,严修是个铁杆反对派。

张华腾:严修劝说之后,这个帝制曾经中止一段,但是袁克定不答应,袁克定听说是严修,给他父亲出的主意非常气恼,他当时在北京小汤山,当时拿着拐棍,把柜子上的玻璃都打烂了,而且还对严修进行威胁,这时候严修也害怕了,就从北京到了天津。

解说:袁世凯死后,严修进京吊唁,长叹一声道,项城此去,可谓大解脱。话语之间不难察觉严修深知袁世凯当时的艰难处境。

秦燕春:袁世凯去世,因为帝制失败怒羞交加,(袁世凯)去世之后,首先进京奔丧扶棺而哭的就是严修,因为严修原来就在日记中发过誓,(袁世凯)称帝他就再不进新华宫了,这一点我觉得严修先生蛮难得的。中国人对公众人物很看重这样一种修养,因为这样一种修养才能够避免一种私情私欲,对一个公务的干扰吧。但是遗憾的就是,这样清正的君子,恰恰拒绝加入政治生活。

解说:对待妻妾和子女,袁世凯还算上尽职尽责,那么他自己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袁世凯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他每天早上六时起床,洗毕便开始吃早点,总是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条,吃罢早饭下楼办公,午饭安排在十一点半。袁世凯最爱吃清蒸鸭子,每顿都有鸭子这一道菜,位置还必须摆在桌子的中央,多年以来没有改变。

袁晓林:袁静雪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的父亲袁世凯》,说我父亲吃饭的时候就用这个手,吃完了就这样擦一下,所以后来好多影视剧,就出现凡是袁世凯吃饭吃完饭都擦一下,后来袁家人都感到很反感,说偶尔一次嘛,哪能回回都那样弄呢,袁静雪一句话,弄得凡是出现袁世凯的地方,都是用袖子擦嘴,其实不是那回事。

陈晓楠:鲁迅曾经说,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利。我们回想一下,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袁氏当政期间所面临的文人简直是五花八门,革命如章太炎,守旧如王闿运,保皇如康有为,善变如梁启超,颓废如严复,个人野心如杨度,以上诸公无一不是文明震天下的狂放之士,性情各异,政见相左。而袁世凯呢,都能包容优待并为己所用,这种气派和手腕的确是后起者,如段祺瑞、蒋介石之辈望尘莫及的。其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还是他与章太炎的过招。

解说:章太炎,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思想家、革命者,在乱世中国,端着枪杆子纵横政坛的人不在少数,但端着笔杆子横扫天下的人只有一个章太炎。

张华腾:浙江是出学问家的地方,章太炎也有家学渊源,也是非常好的,章太炎最初是一个改良派的人,参加了戊戌变法。结果戊戌变法的失败,促使章太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通过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解说:1913年,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大获全胜,新婚不久的章太炎顾不上蜜月,扔下新婚妻子,从上海跑到北京找袁世凯算帐。关于当时的情形,章太炎的学生鲁迅,在《太炎先生二三事》有过描述。当时正值冬天,章太炎足磴破棉靴,手摇折扇,扇下坠吊着一枚景泰蓝大勋章,直闯总统府。

张华腾:(章太炎)要求要见总统,当然总统府新华门有卫兵,不让他进,他就倚老卖老,包括说话、言语、动作,包括把新华门卫兵室的东西,他都敢打破这些东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孔繁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