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1875年5月底,朝廷批准建立南洋、北洋两支水师,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由此步入正轨。在李鸿章的鼓吹下,大清国一下子刮起了购买外国军舰的旋风。1880年,李鸿章又从德国订造了“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巨型铁甲舰。然而思想保守的清廷信奉防御战略,在小有所成后便裹足不前。与此同时,腐朽的封建体制也不断侵蚀着看似强大的舰队。面对实力不断增强的日本海军,北洋海军还有胜算吗?
凤凰卫视2月1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早春的威海,凉风习习。海滨昂首静泊的这艘巨舰龙旗猎猎,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抢眼,它就是威海市港务局斥巨资、按原貌复制出的“定远”舰。历史上的“定远”舰是北洋海军的旗舰,有着“亚洲第一巨舰”、“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舰”的美誉。在那场撼天动地的黄海大战中,它又因其顽强不屈的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姜鸣(近代史学者):“定远”舰是1880年李鸿章向德国订购的中国第一艘铁甲舰,这艘军舰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铁甲舰“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的铁甲舰“萨克森”号两舰的优点。比如,我们知道,它的舰体是仿照德国军舰,炮台的那种对角布局是仿效英国军舰,这种布局射击的扇面比较大,正面的火力很威猛。
解说:“定远”舰是北洋海军的象征,它见证了大清帝国一段辉煌的海上往事。曾几何时,以“定远”、“镇远”为代表的北洋海军纵横驰骋,风光之极。舰队两度访日,让日本人为之惊叹、羡慕乃至愤懑、仇视。从此,一定要打败“定远”,成了日本海军军人的梦想。
号称东亚一流的北洋海军在它正式成军后的第七年,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着实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灭顶之灾呢?
窦文涛:《凤凰大视野》,19世纪中叶的中国有海军,但那是落后的旧式水师,谈不到近代意义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1874年5月,日本借着琉球船民事件出动三艘军舰,兵犯台湾,当时这朝野上下极大震动。恭亲王奕上了一道著名的奏疏,这个奏疏引起一场海防大讨论,讨论了半年之久。
在这场大讨论当中,王公大臣、疆臣督抚们,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说未来中国海军的这个战略怎么办?我们的主要假想敌是谁?最后还取得共识。用李鸿章的原话说,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就是西方你强,但离咱们远。日本则近在户闼,日本就在咱门口,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丁日昌更是一语中的,说什么?日本倾国之力购造数号铁甲船,技痒欲试。就是说他们手痒痒,即使日本能受羁縻,二三年内不南犯台湾,必将北图高丽。
1875年5月底,朝廷批准建立南洋、北洋两支水师,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由此算步入了正轨。
解说:伴随着那场海防大讨论的热烈气氛,大清国一下子刮起了购买外国军舰的旋风。已经担任清廷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再次“出谋献策”,经他的大力推荐,起初对军舰并不在行的李鸿章向英国订购了首批四艘小型军舰。
姜鸣:李鸿章那个时候最初买的这批军舰,我们称之为是一种叫做“伦道尔”的炮艇。那么,这种军舰是在很小的舰体上装载巨炮,当时人称之为“蚊子船”。这种军舰主要的作用是作为水上炮台,进行港口防御的。因为船小而炮大,射击的时候,它还需要调整船身来瞄准目标,所以是不适合于进行海上作战的。
解说:这一时期,在李鸿章的鼓吹下,沿海各省相继购买了一批“蚊子船”和“快碰船”。一时间,“镇北”、“镇南”、“镇西”、“镇东”等炮艇和“超勇”、“扬威”号巡洋舰,纷纷从英伦三岛驶往中土。令人不解的是,李中堂一向对铁甲巨舰眼馋不已,情有独钟,此时的他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翁飞(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李鸿章可能还有一层考虑,因为相比较而言,南洋水师起步比较早,当时已经初具规模,有那么十几艘国产的兵轮。而北洋舰队这时还是草创,没有什么舰船,如果一开始就买重型铁甲舰,李鸿章担心有可能就被并入南洋系统去了。
解说:门户之见,派系之争,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这个没落的王朝。李鸿章不愿好处落入他人手中,自己却从来就没有忘记过铁甲舰。沈葆桢作古后,南洋海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时候,吃一堑、长一智的他早已绕过赫德,开始和新兴的德国眉来眼去,打得火热了。1880年,李鸿章授意淮系官员、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订造了先进的“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这两艘庞大的姊妹舰虽说算不上世界之最,在远东却是无与匹敌,清政府为此一掷就是近340万两白银。
1884年8月的中法马江海战,使整个福州船政局所属的兵轮毁于一旦。中法战争结束后,朝廷痛定思痛,决定以北洋为主,“大治水师”。此后三年,清政府像模像样地采取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措。1885年10月,一个史所未有的新机构海军衙门宣告成立。1887年11月,李鸿章向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新型巡洋舰驶回中国。至此,北洋海军已拥有大小战舰25艘,规模相当可观,实力不可低估。1888年9月,《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实行,它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跻身于大清王朝国家经制军的行列。
苏小东(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北洋海军在成军的时候,应该说实力上已经在远东地区是一流的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清政府在整个的战略上出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说它完全是一种内向型的、防御型的,所以一旦北洋海军稍有所成,所以它就停步不前了。
刘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这样的话就与当时西方咄咄逼人的海上进攻、夺取制海权的这种思想相比,仍然显得极为落后。
解说:刘公岛,东临烟波浩淼的黄海,背接湛蓝恬静的威海湾,面积3.15平方公里。它是北洋海军重要的舰队聚泊和补给之所,与旅顺军港遥遥相对,互为犄角,成为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甲午战争的浓浓硝烟已经逝去一个多世纪了,但北洋海军留下的诸多印记仍然历历在目,成为国人心中一段美好而又揪心的回忆。想当年,北洋海军横空出世,何等风光。在大清皇朝的最后一线余辉里,它仿佛就是斜阳沉落之前的那抹晚霞,有着回光返照般的瑰丽。不过,这毕竟只是个美丽的梦幻,打碎这个美梦、让中国人从梦中惊醒的便是那个一水相隔的狭长岛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