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而衰转捩点
2010年01月02日 17:3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卫视2010年1月1日《凤凰大视野》节目,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的1856年,既是大清帝国的咸丰六年,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这一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正是一派繁华景象,随着天国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42岁的洪秀全,原本可以在奢华的天王宫殿里继续享受他的荣华富贵,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天京事变这一箫墙之祸恰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的发生了,孙中山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太平天国何以终归失败呢?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一帮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太平天国的势力便由此大衰。

解说:东王逼天王,天王就要北王杀东王,翼王又要杀北王,王杀王,杀了个血流成河。这就是1856年天京城内发生的事,史称天京事变。

崔之清(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会长):应该说天京事变在我们史学界也是共同的结论,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解说:其实这结论并不新鲜,只要学过历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轮廓,但真正的细节在哪里,事件的最本质冲突又在哪里,恐怕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在天府之国的诸王中,东王杨秀清号称九千岁,天王洪秀全自然就是万岁,九千岁要当万岁,这事就不好办了。东王杨秀清原本只是广西紫荆山上的一名普通烧炭工,大字不识几个,自从跟了洪秀全起义后,他便一跃成为了太平天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他是如何发家的呢?说来不可思议。

张铁宝(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这个拜上帝教创立以后呢,洪秀全乃至于冯云山在广东传教失利以后,就深入到广西的山区进行传教。

李庚其(历史学者):1847年的时候,王作新当地的一个地主头,就把冯云山给抓了,送到官府,冯云山被抓的时候洪秀全在广州,没有在紫荆山。

张铁宝:拜上帝教虽然由洪秀全创立,但实际上是靠冯云山发展的,所以冯云山被抓了以后呢,当时可以说是拜上帝教是群龙无首,处于一片混乱。

解说:1847年的太平天国尚在襁褓之中,冯云山被抓,若干教众人心思动,就在此时,烧炭工杨秀清力挽狂澜,他挽救太平天国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复制的,剑走偏锋,棋行险招。

李庚其:那时候在广西的民间,特别是在贫困农民中间,非常相信这个附身的说法,就是死掉的人,或者某一个仙人会附在某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在他附身的时候,他就成了那个人了,就不是自己了,那么杨秀清就用群众中一种迷信的概念,所以他就忽然间附身了,天父耶和华附身了,附身以后,他这样就来传言,传上帝的旨意,用这个办法把会众团结起来。

饶任坤(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这个时候那个三千多将崩溃的,分崩离析的会众三千多,一下子马上大家就团结起来了,并且的话,大家都信仰杨秀清,所以这下子他的才能就显现出来了。

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当然杨秀清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一个人,就是说认识几个字,但是仍然是个文盲,但在这方面非常发达,他觉得我要是当了上帝,以上帝的名义下凡,那么洪秀全也得听我的。

解说:洪秀全说自己是天父之子,杨秀清索性便说自己就是天父本身,当洪秀全从广州回来时,木已成舟,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一朝是天父,便终身是天父,洪秀全哑口无言了。

张铁宝:那么洪秀全也是在当时不得已,非常时期不得已采取这种承认他们两人,具有代天父天兄下凡传旨这种特权,如果他不这样子做他很难在权利争夺之中,很难对拜上帝教进行全面的掌控,这也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支持的一个过程。正是这种过程,最后形成了拜上帝教内部的二元体制,这种二元体制也导致了后来发生内讧,埋下了伏笔。

解说:永安封王时,杨秀清晋爵东王,称九千岁,拥有节制诸王的权利,执掌军事最高指挥权,成为了太平天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张铁宝:杨秀清作为洪秀全的臣子,称九千岁,又封左府正军师东王,总揽朝纲,杨秀清本身很有才干,也有组织能力,所以治国治军,军令严正,赏罚分明、深得民心。

李庚其:当时清朝方面有的记载说,洪秀全没这个人,只是个土偶木梗,是个胎,泥胎,并不存在这个人是个假的。所以就是说明洪秀全在实战中,在群众中,没有什么人见过他,也没有什么威望,反而是大家都是听杨秀清的。

解说:在杨秀清主政的三年时间里,他充分展露出了天才的军事,政治才干,与此同时杨秀清也暴露出了自己更多的政治野心,据史料记载,从1848年至1856年8月,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传言共有二十五次以上。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