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军对决朝鲜上空 中国空军所向披靡
2009年11月17日 14:2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战事爆发。美军仁川登陆后,金日成招架不住,只得求助于中国。当时毛泽东的态度是,苏联出空中部队,中国出地面部队。没有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持,中国不敢保证胜券在握。然而苏联一直态度犹疑。尽管如此,毛泽东依旧在没有空中援助的情况下出动了地面部队。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天天盼着空军的出现。这时的中国空军,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缺少武器装备、缺少训练、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他们将如何上场迎敌?

凤凰卫视11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中国空军成立六十年前夕,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来到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机前,在这个亚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馆中,王海的战机在朝鲜战争陈列部分拥有着最显著的位置。

王海(原空三师九团大队长):这就是三门炮,就这个。

记者:这就是您那架飞机,是吗?

王海:对。

记者:当时您说,您有一次中了20多枪,都打到哪了?

王海:都打到这个机器上,机翼上。他只要不打到发动机,不打到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它有那个连杆,一打断了,飞行员没有办法操作,打到发动机,发动机停止了,只要打的不是要害没有问题。我那个僚机有一次中了29发都飞回来了。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得勇敢。

解说:58年前,年轻的王海和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朝鲜半岛上空与世界最强大的美国空军,曾经展开过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对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82天后,7万美军仁川登陆,战火一路北上,很快烧到鸭绿江畔。10月19日,数十万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在没有任何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连续发起两次战役,将美军推回至三八线附近。但是他们的对手美军拥有世界最强实力的空中力量,在朝鲜半岛如入无人之地,对人民志愿军一方的地面设施和运输线发起地毯式的狂轰烂炸。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要求将战事停下来,“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部队各种后勤物资已“均不能按时接济”。而这时的中国空军犹如刚刚破壳而出的雏鹰,强大的对手很可能给这只雏鹰以灭顶式的打击。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一场现代战争技术与勇气的较量,即将在朝鲜半岛上空拉开帷幕。

曾瀞漪: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据说金日成曾经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的态度是希望朝鲜不要急于发动进攻,而应该等到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再采取行动,以便能得到中国的军事援助。这时候在毛泽东心中完成统一大业才是重点,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在权衡是否要出兵朝鲜,他担心的是苏联和中国的军事干涉。麦克阿瑟认为,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很小,最多派个五六万人进入朝鲜,但是他们没有空军。麦克阿瑟的判断其实未见得武断,当时的中国空军的确是刚刚成立不到一年,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支队伍还仅仅算得上是一支预备役。他们缺少先进的武器装备,缺少训练,更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远没有做好和世界头号空中强敌,美国空军展开对决的准备,而他们的目标本应该是解放台湾。

解说:1949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到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和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组建空军的想法已经在毛泽东心中酝酿很久了。就在这时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南下去武汉,他突然接到命令,让他火速前往中南海,面见毛泽东。

翟云英(刘亚楼夫人):去了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就说,说我们要建空军,组建空军,要请苏联老大哥来帮助,叫他们援助,要得到他们的援助。

解说:让刘亚楼来干空军主帅是毛泽东亲点的,刘亚楼曾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指挥过地面部队大兵团作战,又因为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而精通俄语。在毛泽东心中,刘亚楼是组建空军最合适的人选,可刘亚楼却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空军与陆军不同,没有专业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组建空军谈何容易,但毛泽东决意已定,命刘亚楼火速前往苏联与正在访苏的刘少奇会合,商谈苏联援助组建空军的事宜。

王明亮(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苏联老大哥,当时在航空方面实力是很强的,苏联空军的空军在二次大战中,也是创造了丰功伟业,打得非常好。所以理所当然,我们要组建空军,靠自己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没有航空工业,没有自己的航校,经济实力又不行,你只能去靠外援,你要找外援,当时只能找苏联。

解说:饱经战乱的新中国,几近崩溃的经济基础,一直是阻碍航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1938年,第一批共产党的航空人才在新疆开始学习飞行。1946年,共产党人的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在吉林成立,然而形成一支具备战斗能力的空军部队,对于刚刚站稳脚跟的共产党人而言,还相去甚远。出于战略考虑,毛泽东决定不再拖延空军的组建,1949年8月1日,刘亚楼一行出发,在苏联赤塔换乘飞机赶赴莫斯科。

翟云英:那有一个苏联的运输机,也是小型的运输机。我记不得了,听说是什么C47什么,我又记不清,就坐这个飞机就去莫斯科。我们坐上这个飞机后,这个没有多久这个天气,气压剧变,哎呦,这个左右摇摆,上下这么摆动。这飞机上,这几个人都是吐的一塌糊涂,就是很狼狈。这样子的话,在这个天空折腾的大体上有三天吧,后来才到达莫斯科。

解说:谈判还没开始,飞机的颠簸就给了刘亚楼一个下马威,后来毛泽东曾笑谈,“海军司令晕船,空军司令晕机,这就对了”。这个晕机的空军司令员带到莫斯科的任务十分艰巨。

王明亮:要在1949年及1950年间,争取组建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可以说提出的目标任务是空军,标准能够使用,时间表1949年,实际上是可能还包括1950年,它是个时间段。

解说:组建空军不能没有飞机,而当时中共拥有的飞机寥寥无几,多数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其中最具战斗力的机型,也不过是从国民党空军起义过来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P-51野马战机。组建空军也不能没有专业的空地勤人员,而当时中共航空人才的储备,仅限于一所东北老航校中的百十来人,为了达到在一年内具备战斗力的目标。中方代表团向苏联提出要求,希望购买一定数量的战机,并希望苏方帮助培养空地勤人员。

王明亮:苏联在有些问题上还是有些特殊的,有保留的地方。有些真实的东西还并不肯完全告诉我们。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价格上,当然这个价格可能现在还是没有完全解密的一个情况。但是我们当时提出来就是请他参照国际通用价格给我们援建,当然他可不都,不是无偿的,是让我们买,当时买是通过贷款的形式买,所以这里就是有个价格问题。我们是希望他按照国际通用价格提出来,他也答应,但是实际上这个话是空话,什么是国际通用价格?当时也没有这个很明确的这个行市。后来我们看,可能它实际上跟我们要的钱有些方面可能不完全合理,当然这是一些枝节。总体上看,应该看到当时的苏联政府,苏联空军,苏联红军对我们人民空军的组建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说:谈判过程中难免隔阂和猜疑,但共产同盟中的两个战友很快就达成了协议。苏方同意向中国出售437架战机,并派遣专家和顾问878名,帮助开办6所航校。刘亚楼回国后火速招兵买马。1949年11月11日,中国空军正式成立。12月1日,第一批航校开学,学员们要在短时间内经过速成训练,具备战斗能力奔赴沙场。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