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其实早在宴会结束后,曾克林就已连夜,将俘获林弥一郎这支飞行部队的消息,报告给了当时的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此时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正在为缺乏飞行教员,无法建立航校而发愁,收到曾克林的报告后林彪大喜过望。他指出如果能将林弥一郎这支部队争取过来,将会对建立航校有巨大的帮助。于是在宴会结束的第三天,林弥一郎又收到了一份邀请,这一次他要去的是沈阳,而接见他的将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
李东红:这幢房子是汤公馆,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1945年的时候,这个地方曾经做过,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就设在这。当时的总司令是林彪,当年和林弥一郎的谈判也就是在这个房子里进行的。
解说:为了尽最大的可能争取林弥一郎的部队,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东北局书记彭真以及参谋长伍修权,一同接见了林弥一郎。双方见面后,彭真首先向林弥一郎介绍关于在东北筹建航校的想法,然后提出希望林弥一郎和他的部队留下来,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航空事业。
张开帙:林当时没答应,说我回去要跟我的部下商量,看看他们怎么样,他们要同意了以后,那我再同意。但是他提出来好几个条件呢,第一个,当教官的时候,不能当成俘虏看待,因为当教官的时候,学员要上飞机的时候,要先敬教官要敬礼。
李东红:日本当时的精神就是武士道,如果说他的下属或他的学生,在他看来敬礼都不标准的话,那是不允许的,而且还得要重敬。
张开帙:我们那个学员过去都跟日本人打仗的,家里面的人甚至被日本人杀了的,叫给日本人敬礼,不好说的。
李东红:林弥一郎实际上来讲,也是在试探我们,到底是有多少诚意来用他们,到底这种合作能不能大家都彼此愉快,而且能合作到一种什么程度?实际上讲他就是以守为攻,实际上我觉得他是采取的以守为攻的这么一种方式。
张开帙:中央派人到东北,要在东北办航校,这个没有这一批,没有这一批教员,我们那个原来学航空的,都多少年都没摸飞机了,所以这个我们这批人去办这个航校,办飞行的就困难多了,有他们这一批人我们就容易得多了。我看了有个材料,林彪当时说,这些人一个也不能他走,所以他们提的条件都答应了。
解说:当所有条件都得到满足后,林弥一郎并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向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提出一个让当场所有人都震惊的要求。
吴光裕(原东北老航校三期飞行学员):林弥一郎呢,他看到他挂了一支,别了一支小手枪,就是德国的叫勃朗宁这样的手枪,他说你说的是不是真话?当然是真话,你真话能不能把这个送给我,这个就考验我们中国人了。
李东红:因为刚刚缴械,而且又要提出要手枪,在任何人眼里,在日本人,就在林弥一郎看来他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吴光裕:他假如给,拿了以后一下子,一枪不是把我们那个大干部打了。这个伍修权就是有魄力、有胆识,拿出来以后就给他了,他就非常激动,激动得简直感觉到几乎就要流泪了。
李东红:因为这支手枪,伍修权同志还有一个什么舍不得的呢,因为从长征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走到1945年,所以说它也是他自己革命的一个象征,一个纪念物品。但是当时他也是,忍痛割爱送给了林弥一郎。当时林弥一郎拿手枪的那一瞬间,他就觉得特别大特别大的荣耀,和特别特别大的一个信任。
林弥一郎(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我看着他的眼睛,让我感觉他相信我的样子。
李东红:我觉得他对共产党的信任,对共产党人的信任,我觉得他对中国人的尊敬,是从伍修权赠枪的那一刻起,就建立起来了。
解说:回到部队以后,林弥一郎向部下征求意见,是否愿意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航校,出乎他的意料,除了一些没有技术的人要求离开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留下来。
佐藤靖夫:剩下来的我们的林保毅(林弥一郎)部队,每个成员都是搞技术的,以一些开飞机为首吧。一想到那个飞机,那就什么也不考虑,哎呀,想飞想飞想飞,我想开,因为什么战后嘛,所以打仗结束了,再也不会有机会开飞机了。那时候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失望感吧,所以么,还能飞能修理,大家都高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