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湘西民风彪悍 农民当土匪才能活
2009年10月09日 13:2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0月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开展于1950年前后的剿匪斗争,其范围涉及整个中国,而湘西剿匪名声最大。其中,既有湘西民风彪悍,匪性顽强的因素,也有这里民匪不分,匪情复杂的原因。很多乡民为生活和环境所迫,不得不扛起了枪。在湘西各地,也都有人因为不愿从匪而惨遭灭门之祸。为此,解放军的剿匪政策,从来都是军事和政治双攻的。

记者:那当年剿匪的时候您多大?1950年?

张行:17岁多吧,18岁左右。我在大同腊担任区长的时候,我那个房东就说,我要回湘西去了,他要找我,他说我要找我们那个小孩子区长。人家问他说你找谁,他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就叫小孩子区长。

记者:那时候您做区长啊?

张行(时任一三九师四一七团文化教员、《武陵山下》作者):1950年代理区长。当时湘西有种很普遍的说法,你当上土匪才是红人,你不当土匪是黑人。就是说你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都没有,人家要打死你,干死你,没有地方去申冤,所以说农民是为了生存,为了能活下去,不得不拿起枪来当土匪。

解说:在湘西,土匪又被叫做“抢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抢犯”几乎已经半职业化,险恶的环境迫使男子们凭借强悍的武力去求得生存。

周明阜(吉首文史学者):农村里很多人,他实际上并不是绿林中的那些好汉,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他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让土匪在抢劫的时候,就随便一吼的时候,就大家跟着去了。

向宏庆(辰溪文史学者):那个时候一到晚上,从麻阳那边过来的土匪,有的晚上扛着那个木棍,有的用那些鸟铳,还有那些长矛,他都把脸上用锅底灰涂黑,这个为什么要涂黑呢?这就是说我们辰溪跟麻阳山水相连,是吧。因为白天在一起,大家都认识,是吧。他抹黑了,人家就不认识了。

解说:村村有匪,户户有枪,在湘西,谁的枪多人多,就可以称霸一方。土生土长的村民,白天种地,晚上盗抢。拿起枪来当土匪,放下枪就是普通百姓。

李凤君(时任一四零师宣传队队员):在湖南来说,那个时候呢,土匪特别的厉害,是吧,民匪不分,是吧。你看他有的时候拿着好像一个镰刀,是上山砍柴了,实际他有的这里头也有土匪。

翟兰庭(时任一四零师四二零团侦察连指导员):这个村子你刚一走,不知哪里就打黑枪,枪就打来了,你得赶快去搜,搜都是老百姓。那个时候我们有个论调就是老百姓和土匪分不清。他把枪往里一藏,他变成老百姓了,他拿起枪来又当土匪了。那个土匪太多了,他是啥呢?有些是被逼的当土匪,这一个村子要有10多家人家,至少一半以上家里都有土匪。

张行:我记得我在大同腊,在路南的时候,我成立农会,组织农会的时候,就很发愁。当地老百姓基本上都当过土匪,选一个农会主席选不出来,农会主席当土匪出身不好啊,就是选不出来。

解说:有山就有匪,土匪多如牛毛,解放初期,湘西22县土匪多达数百股,总人数号称十万有余。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不少匪兵是被裹挟而去的普通百姓。在湘西人看来,扛枪当土匪,虽然不值得在人前炫耀,却也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有钱的人家可以花钱买人替自己扛枪,穷人们则是家家户户轮流为匪首当差。

周明阜:他就用的是转转兵,一个村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兵,为什么都是他的兵呢?你这一家人一个寨子大概有三十家人,这十家人你就跟着他一起跑,这十家人隔了几个月以后,回来以后,没事干了,这十家人又去跟着他去。所以说他的兵,可以算全民皆兵了。

郑波:土匪这个兵啊,实际上都是各家的老百姓嘛,他当时,你要说起湘西土匪,谁当过土匪,那人家说都当过,只要到了一定年龄都当过,因为你在这轮流的去转,所以叫转转兵嘛,轮流的当嘛。

解说:当年在湘西参军的青年,有不少是曾经和解放军打过仗的土匪,47军结束剿匪离开湖南时,也从芷江、沅陵等地的学习班里,带走了一批罪行轻、表现好的土匪。当时,他们被编在各师的补充团里,人数大约在1000人左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在先后入朝的几支部队里,都有一些来自湘西的土匪兵。这些特殊的战士在战场上为自己正名,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