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998年,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连任,原先民进党十分期待,走本土路线的李登辉能跟四年前一样,再次暗助陈水扁。未料这一次,李登辉有了不同的选择。
李登辉:马英九先生啊,你是哪里的人啊?你跟我说一下吧。
马英九:报告“总统”,我是台湾人,我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新台湾人,我是台北艋舺长大的,正港的台北人。
邹景雯(李登辉传记作者):来自民间的这些他的朋友都反对,他过度地为马英九加持或站台,那认为应该让一个本土出来的陈水扁,能够有继续的连任机会。但是考虑到他党内的一个要求,以及他作为党主席,所有的党员都在看他怎么样有没有公正,为党的利益捍卫的时候,他必须要有所割舍,那时候他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心情下,决定要力挺马英九。
解说:其实李登辉的心理,并不认同这个在香港出生的外省人第二代,但是面对国民党失去台北市四年执政权的压力,他势必得力挺形象清新的马英九。于是在1998年底,陈水扁面临了政治生涯上的一大挫败。
陈水扁:今天的结果会让我停下脚步,稍作停留,好好地醒思,调整脚步,重新出发。
范可钦:选输的那一天,那时候已经八点了,没有一个便当,摆满了没有吃,没有吃的便当,没有人有心情吃,到处都是在哭泣的年轻人,伤心落泪,为他。他是那个时候那些年轻人心里面认为说是一个偶像,是一个,你怎么可以输,你怎么会输,你的市政做得这么的,民调这么高,大家觉得你这么努力,你怎么会输?
刘宝杰:第二天,我记得我在《中时晚报》服务,我们的头版头那是我写的,我们不是写阿扁败选,我们的头版头是阿扁选“总统”,支持者狂呼阿扁选“总统”,你看那个气势是爆开来的。
解说:在支持者的高度期待下,陈水扁听取妻子吴淑珍的建议,挥别挫败的阴影,走出家门,展开所谓的学习之旅。这段期间,他走访岛内外重要人士,足迹踏遍全台三百零九个乡镇。
陈水扁:我们一直在进行学习之旅,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有机会来向各界请益。
解说:陈水扁摆出低姿态和基层农工互动,成功制造话题,同时也占据台湾传媒的版面。他甚至还前往英国取经,改走中间路线,企图争取中间选民的选票。
胡忠信(时事评论员):有一次我跟他谈英国首相布莱尔,我说蛮值得研究这个人,他改造英国工党,他让英国工党起死回生到执政,一定有他的道理的。我注意到,布莱尔就是学习克林顿,用新中间路线,我就跟他谈了。过了几天以后,我突然发觉到他在媒体上说,他要走新中间路线。
解说:蜇伏两年后,陈水扁终于找回自己的舞台,他挟带高度的民意支持,想要代表民进党投入2000年台湾大选。但是,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民进党党纲规定,党员不得在四年内连续参选公职或党职的关卡。
许信良:你要选,我不反对,这个你决定要选,虽然你没有资格,但是你不可以改四年条款。所以我和黄信介讲,我反对要改四年条款,第二个就是,好了,当然阿扁说他不改四年条款,他怎么有资格选。
解说:最终民进党还是为了陈水扁废除这项条款,这个转折让当时已准备投入台湾大选的许信良,毅然决然退出民进党。
许信良:我们自己修改这个“党章”,只为一个人,为了你这个选举,修改党章,所以我觉得是不合理的,这个会伤害民进党的民主精神。所以我反对这一点,所以我在“党内”公开讲过,我反对,坚决反对修改“党章”。
陈文茜(时事评论员):陈水扁因为民进党自己为了要炒短线,要让这样的一个骗子崛起,就把他说成是一个神。结果最后就被这个神棍呢给绑架住了,这个庙就被这个神棍给占了,占领了以后,这整个庙里头的人,都要靠所有各个信徒来捐款,这个庙才能够维持下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