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文化记忆:从“伤痕文学”到“靡靡之音”
2008年11月25日 10:43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 【打印

春雨润无声--改革开放30年之文化记忆 第一集:

伤痕》一出 感动的眼泪流成河

1978年上半年的一天,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宿舍4号楼的拐角处,男男女女的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拥挤着,互相争看墙上贴着的小说。小说的名字叫《伤痕》,作者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为有了卢新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伤痕文学”。

1978年上半年的一天,卢新华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宿舍4号楼的拐角处,男男女女的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拥挤着,互相争看墙上贴着的小说。

这就是那年卢新华创作的小说《伤痕》。

小说内容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文革”时期,一个叫王晓华的女生,看到母亲被康生等人诬为女叛徒后,认为母亲是可耻的

,于是与母亲毅然决裂。为了改造自己,也为了能够脱离“叛徒”母亲,她选择了上山下乡,到渤海湾畔的一个农村扎下了根。只是,在她的改造过程中,尽管作了最大的努力,但始终不能融合到当时的主流的“上进”行列。

终于,一个原本朝气蓬勃,脸上还有些许红润的年轻女生,成为了一个“沉默寡言,表情近乎麻木”的年轻知青。母亲来信,讲述自己被“四人帮”陷害,已病入膏肓,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看女儿一面。但对组织充满崇拜的女儿怎会相信母亲的一纸信函,最终还是母亲单位通过公函形式,才使女儿走上了回家探望母亲之路。但一切都晚了,母亲走了,她至死也没有看到她深爱着的女儿。

小说《伤痕》自贴上宿舍楼的墙报后,中文系里就失去平静。其实,《伤痕》最初的名字叫《心伤》,卢新华曾经起过两个头,因为不甚满意,就没有再写下去。后来是在他未婚妻家的阁楼上,以一部缝纫机为案,从晚上六时许写到凌晨两点,最终以泪洗面,一气呵成的。

卢新华将写好的小说拿到学校去,想请老师推荐到杂志社发表。但老师认为,这篇小说与当时所提倡的小说理论相悖。而且,根据她曾在报社与编辑们打交道的经验,她认为,这篇文章是难以发表的。

听老师这样讲,原本充满希望的卢新华只好把小说随手放进了抽屉。一天,中文系墙报主编找卢新华,问他答应给他们写的小说啥时候给他们。这样,卢新华就把《伤痕》交给了他们。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冠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