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特区发展一波三折 改革者牺牲个人利益
2008年10月22日 15:51深圳乡情网 光明网 广州日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改革30年] [经济]

《龙的传人—改革开放30年纪事》之特区记忆 第五集:

特区的发展一波三折,先期的改革者们用勇气和才智大刀阔斧向前行,但是有时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换取改革的成就

任仲夷:摸着石头过河“仍然被砸”

走私事件之后,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下放给广东的外贸进出口权收了回去,内地一些省市也采取措施,把广东运往各地的许多物资当作走私物品扣压、冻结。广东的供销人员到外省市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也受到冷落,有的还被当作走私分子看待,轻者搜去证件,重者无理扣押,有些省市甚至明确表示不准供销人员去广东做生意……

全国各地的许多邮政部门对来自广东境内的邮品也格外虐待,随意拆封检查,在他们的意识里,广东就是全国黄货毒品的老巢,精神污染的源头。

这种现象也渗透到了意识形态领域。在那些年拍摄的电视和电影中,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大凡经济领域的反面人物都被刻画成了广东人,说一口粤语。这种现象甚至一直贻误到今天。

一段时间,北京曾有这样的传言,要将任仲夷撤职,开除出党。

经济特区的思路是邓小平提出的,但是几年来,他一直在观察,在思考,不否定,也没有肯定,他只是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

境外不少媒体就此大肆渲染,夸大中共高层的分歧,说深圳只是一个试验品,很可能是牺牲品,最后肯定还要斩马谡。

那些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正是全面探索时期,连国务院的官方文件中也表示“要摸着石头过河”。的确,在那个复杂的年代里,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处在那个敏感的位置上,任仲夷需要摸的石头太多了,不仅有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文化的,稍不小心,这些石头们就会突然飞起来,无情地砸破他的头。

他的秘书琚立明告诉我,年岁的逐渐增大,工作的极度繁忙,心理的重重压力,再加上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任仲夷的健康状况频频亮起红灯。他的牙齿早就全部脱落了,满口假货,吃东西很不方便,且极易损坏,常常要去看牙医。

1983年春天,任仲夷明显感到心律不齐,去医院检查,连医生的脸都白了:他的心跳竟然每天比正常人早搏3万次。劝他马上动手术,他笑一笑,说自己身体好能扛得住,拒绝了。又劝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可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怎么可能呢?

任仲夷的工作量之大让人难以想象。有一个细节可窥一斑,他在任期间极少乘坐轿车,他的专车就是一部12座的丰田面包。为什么?就是为了利用路途时间便于听取汇报和讨论开会。面包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办公室,而他就是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地高效地运转着……

驾驶着羸弱的身躯,背负着繁重的压力,任仲夷像一个无所畏惧的孤胆英雄,高擎着自己的灵魂之火,透支着全部的生命能量,义无反顾地行走在广袤的岭南大地上。他在探求着一条道路,他在追寻着一个梦想。

他的胆囊又开始隐隐作痛了,愈加剧烈,发展到腹胀,厌食,疼痛难忍。1984年元旦过后,他被送进了医院。胆囊结石,严重发炎,必须马上切除,否则,腹背受敌,危及生命。

手术开始了,所有的医生简直惊呆了,做了这么多例手术,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畸大的胆囊,畸大的胆囊被撑得鼓胀胀的,随时可能爆裂,像一个熟透的桃子。打开桃子,医生们更是叹为观止:里面塞满了16枚圆圆滚滚的结石,大的像鹌鹑蛋,小的似花生豆、黄豆、豇豆……

任仲夷退休的1985年,广东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位。岭南大地已经全面发酵,物阜民丰,而只有他自己萎缩了。他的体重比上任时减少了近30公斤,身材也矮小了5厘米,他瘦弱成了一个干巴巴、颤巍巍的岭南阿公……

下一页:吴南生:80年代初的一场风暴,差点要了我的命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