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仓库怎么成了纪念碑?
主持人:各位,今天又有一位以身殉国的抗战将领,进入咱们的视野。今天你去上海,在苏州河北岸,还是能看到那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筑四行仓库。为什么叫四行呢?当年它是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联营的仓库,叫四行仓库。到今天它仍然还是一座仓库,可同时它也是一座纪念碑,纪念淞沪会战中抗敌的不朽功勋。那回在世界眼中第一次有了中国军人舍生赴死、抗击外敌的形象。紧邻四行仓库有条路叫晋元路,这就是以当年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路。在那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造就了谢晋元和八百壮士?使这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筑,成为一座纪念碑呢?
蒋百里预言不幸成真 蒋介石命令"赶敌人下海"
解说:1923年,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坐车回北平,途经徐州,忽然若有所思,与同仁言:"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京汉两路必被日军占领,我们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蒋百里先生的意思是:一旦中日开战,日军沿平汉线南下,东南部的中国军队就会处于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如果吸引敌军由东向西仰攻,以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中国就可"以空间换时间",实行持久战,拖垮敌人。蒋百里先生此说出于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四年,当时被同仁引为笑谈。
解说: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对倭作战,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使敌处处陷于被动地位。这天,蒋介石正在陷入苦思。
解说:四天前,在上海发生了虹桥事件,8月9日下午5时,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士兵驾车强行突破中国的警卫线,冲向虹桥机场,中国保安人员当场击毙挑衅者。日军第三舰队借口事态恶化,增兵三千多人、九艘舰艇到上海,此时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达一万两千人。这是继一个月前发生卢沟桥事变后的又一突发事件。8月11日,有报告称日军第二舰队已经起航。在日本,动员令已经发给了预备役人员。此时,在中国北方,日军占领平津后包围南口,并向张家口攻击。十四年前,蒋百里先生的预言不幸将成为现实。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与日本人大打一场。
解说:在日本人得以从陆地上增援上海之前,中国军队有大约十天的时间,在这十天里,或消灭日军,或殊死一搏。在租界林立、华洋杂处的上海,在租界地、各国机构、记者眼中,此战将是中国向世界显示抗战决心的最佳时机。而此战更重要的深意,是将日军的主力吸引至长江沿线,实现蒋百里先生"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理论。8月13日,蒋介石给部队下达命令:"赶敌人下海!"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国际媒体称为"血肉磨坊"
解说:七十万中国军队调动了,从西南、华南、中原向上海集结;供应站启动了,长江沿线的移动灯标船和灯塔都接到了指示。长达百日的淞沪会战于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打响。
解说:淞沪战役开始时,陆军第八十八师被调往闸北八字桥,随军二六二旅参谋主任谢晋元当时还是个无名小卒,但仅仅两个月以后,他的名字就被世界记住了。谢晋元,字中民,1905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蕉岭县。黄埔四期政治科学员,曾参加北伐。七七事变前,谢晋元为赴战场,将夫人凌维诚及子女送回了广东家乡。他的儿子谢继民对当时的情况还有依稀印象。
谢继民:1936年的3月,我父亲就把我们送到广东的老家。因为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军队在上海几次挑起,挑起武装冲突。蒋介石命令八十八师,8月11日晚上就乘火车到上海。
解说:战争之初,中国军队投入淞沪战场总兵力约五万人,日军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日军在上海的陆战队虽已被我军包围,但火力猛烈,谢晋元所在的第五军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坚守闸北重要据点八字桥,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该旅第五二四团团副负重伤后,谢晋元奉调补任该团团副,率部驻防北火车站、天通庵一带阵地。
谢继民:前十天是我们进攻,8月13日到8月23日。我们这些部队,将八字桥占领了,从八字桥过去,一个叫坟山是片开阔地,然后,进攻它的海军司令部。
解说:8月15日,中国军队以八十七师在左,八十八师在右,向上海日军发动攻击,虽然我军在人数上占优,但敌人火力强劲,我军因增援部队没有到达,攻击受阻。8月23日,日军增援部队分别于吴淞、宝山、川沙口附近登陆,中国军队伤亡惨重。
解说:9月10日,会战进入第二阶段,日军发动全面攻击,以主力指向罗店附近,参加淞沪会战的一名日本士兵荻岛静夫在日记中写到:"从昨天到今天,我在小宅和曹宅里检视了二百多具尸体。请想象一下,这里发生过何等程度的激战!"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到10月中旬,日军兵力已增至六个师团,并有大量的空军重炮战车支援,10月26日,日军占领大场、庙行,有对中国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余子道:虽然我们全国人多,但我们火力不行,作战力不行,就是按照当时的火力、作战力来讲,日本的一个师团,中国起码要六个师,火力才能跟它相比。中国军队的士气,非常高涨。从人的士气、从人的数量,来同日本的火力进行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