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 “满州国”成为废墟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到了最后的阶段,尽管日本关东军司令一再对溥仪宣称:“满州国”军队和日本皇军正在"奋勇战斗",但是种种不利的消息还是陆续传来,根据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与美英盟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加紧了对日本作战的准备工作,在远东屯兵近180万人,而日本关东军的总兵力只有75万人。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震惊全世界,这些消息令溥仪坐立不定,寝食难安。终于在8月9日,溥仪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见证者:“8月9号那天呢,那么关东军就电话通知他,说是现在的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山,已经从大连(出发),正在飞机上,马上就要到长春,然后就要进宫和您相见,商量政府转移问题。”
溥仪最恐惧的不是苏联红军 而是关东军
1945年8月9日零晨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大兵压境,预计次日到达“首都”新京。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而此时的溥仪,心中最为恐惧的,竟然并非是苏联军队,而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日本关东军。
其实,与其说他怕苏联红军,不如说他更怕日本的关东军,因为他当时想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人在倒台灭亡之前,最后的一夜会把他杀掉,杀人灭口,这是他当时最防备的。
1945年8月11日晚,溥仪在"满州国"皇宫的日子走到了尽头,这个曾经寄托了他收复大清江山设计的复辟基地,如今也在苏联的炮火中,成为了一座废墟。
见证者:“就是那个伪皇宫里头啊,那汽车已经没有了,那司机全都走了,没有了,后来溥仪带那东西,那东西怎么运到车站去,日本关东军来的大卡车,当时出了伪满皇宫的院子,马上就看到身后燃起了一把大火,还有日本关东军来的日本兵,装车运走的,那伪皇宫那个伪宫内府内,什么车啊,司机全没有了,全完了。”
1935年 溥仪访日 天皇迎接 天皇之母亲切接见
在此整整十二年前的1935年4月7日,溥仪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天,这天,仅29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以"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开始了他的首次访日之行,对于这次访问,日本方面做出精心安排,派出多艘战舰,来迎接护航。溥仪登上日本军舰比睿号,检阅了日本海军编队后,向日本出发。
见证者:“日本当时的天皇是裕仁天皇,亲自到车站去迎接溥仪。到了各地呢,都是那种所谓夹道欢迎的这种场面,气氛比较热烈,“满洲国”也派过去一些留学人员,还是一些在日本工作人员也不少,这些人更是表现出来一种狂喜。裕仁天皇的母亲,还特意非常亲切的接见溥仪,表现的如同他的母亲一样,当时一切气氛都是中日之间亲如一体。”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其后两个月内,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确立了迎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至满洲成立国家的方案。而被赶出紫禁城后,一直流亡在天津的溥仪也主动给南次郎写信,要求前往东北执政。此时的溥仪,坚信自己可以利用"满洲国"的土地,和日本关东军的兵力,重整山河,恢复大清社稷。而首次访日的成功,更让他觉得自己离梦想的实现只有一步之遥。
爱新觉罗·溥任:“那时候溥仪几乎是每天亲自给我们做精神教育:‘那时候我不过是醇王府的一个爱新觉罗的普通宗室吧,我现在好像现在叫我入成大统了,接替同治,接替光绪皇帝,我现在做这个宣统皇帝,继承这个皇位,现在说虽然是国没有了,但是我们还有这个皇位在这儿呢。’”
爱新觉罗·溥任:“好像他的一些抱负可以实现了,在很大的程度上,觉着呢在‘满洲国’这个范围内,能够当一个所谓的真皇帝,能够说了算,雄心勃勃的表现出来,好像一个是所谓满日一体,一个就是要建立辉煌的国家。”
溥仪回国后不久,他的父亲醇亲王和弟弟爱新觉罗·溥任前来看望他,当时22岁的的溥任看到他的皇帝大哥时,觉得他野心勃勃,访日的余兴未尽。
爱新觉罗·溥任:“我记得他在那儿说了,说是明年这时候,咱们就不在这儿了,就到北京的宫里头去见,我父亲跟我说,当着他不敢说,说他还做梦呢,日本人能为你死多少人,花多少钱呢?”
溥仪雄心勃勃 在伪满皇宫中做着复辟梦
1937年,16岁的爱新觉罗·毓嶦,在父亲恭亲王去世后,来到长春的伪满皇宫投奔溥仪,第一次看到了建成不久的皇宫。
爱新觉罗·毓嶦:“那时候是俄国人盖的楼,盖的都是黑砖,那个墙这么厚,它一个房子结实,另外保温,那窗户都是两层窗户,咱这现在的窗户都是一层窗户,在东北(那时候)都是两层窗户,有往外开的,有往里开的,溥仪住在西半部,这东半部就是婉容住。”
1937年,当16岁的爱新觉罗·毓嶦,来到被改名为"新京"的"满州国"首府长春的时候,满目仓夷之外,坐落在城北的那座"皇宫"显得格外惹眼,虽然从规模和气势上来说,和北京的宽阔恢弘的紫禁城无法相比。就在这里,毓嶦见到的溥仪是踌躇满志的,是豪情万丈的,访日归来之后,他深信自己可以借助日本关东军的力量,再一次复辟大清。他曾经发誓说,要忍耐一切困苦,兢兢业业,恢复祖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甘休。
在次之前,溥仪曾经两次登基,也两次退位,大清的皇位对于他来说,似乎没有君临天下的气魄,也没有一统江山的豪迈,有的只是年幼时在惶恐中度日的那种无奈。而今天,在这个距离北京紫禁城,两千里之外的"新皇宫",溥仪相信自己已经迎来了人生当中最好的一个机会,此刻他唯一想到的就是"不能愧对列祖列宗",但这个梦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步伐,而迅速破灭了。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