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民问题 梁漱溟公开顶撞毛泽东
2008年10月28日 11:08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风范大国民] [马鼎盛] [梁漱溟]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农村的“乌托邦”

马鼎盛:1917年,24岁的梁漱溟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在五四运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坚持讲授佛学和儒学。1921年,梁漱溟写《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提出用中国传统文化治世救国的主张。

梁漱溟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人活着为什么。一个是社会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他说:“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博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在社会问题上,他认为应该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

1924年暑假,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想把救国救民的思想赋予实践。他到山东曹州试办中学高中部,之后到广东办乡治讲习所,到河南办村治学院。在军阀混战年代,这些试验都是秀才遇着兵。中原大战以后,梁漱溟带着河南村治学院一批骨干开赴山东邹平。

解说: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在邹平县成立,梁漱溟积极推行乡村教育,希望以教育的方式来改造农村人的思想和生活,让人们既可以吸收西方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又不丧失中华文化的优点。

梁培宽:他在邹平的实验,一个是说他希望能够把农民只顾自己,关门过日子的状况改变过来,所以他首先组织农民搞合作社,因为这有一个实际的利益在里头,你参加了合作社,就能得到很多方便很多好处,你卖出去的东西,可能集体去卖能卖个好价钱,你个人去卖很费事,耽误很多时间,还卖不上好价钱,因此农民对合作社,你要只说开会人们没兴趣,你说我们讨论怎么样可以创收,有厉害关系在里头,他的兴趣就来了,就参加了。参加了之后,比如说我们对合作社,谁来领导啊,就要大家讨论。有些重大的决策也要大家讨论,说我们这个东西怎么办,卖东西怎么卖,如此等等,都是从一方面贴近自己,切身利害,另一方面,在这种过程里面,大家的生活是一个集体生活,至少在经济这方面是这样的。这样的话,大家就慢慢地习惯了团体的生活,团体的生活也就是民主的政治的生活。

解说:梁漱溟满怀寄托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还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失败了。也因为这样,更加坚定了梁漱溟为国奔走的决心。

马鼎盛:梁漱溟不大愿意接受学者、哲学家这类称呼,他强调自己是有思想,是本着他的思想行动的人,一切学问都来自于实践。

下一页:梁漱溟老照片(组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