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鼎盛:江青促成妈妈红线女改口
2008年09月08日 10:44金羊网 】 【打印

难忘周总理叫我“马尾云”

马鼎盛,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和红线女的幼子。最近,他放下写惯军事评论的笔,遵母亲之命搞起“新意思”———出版了《朦胧的年代》,详述童年成长过程中的趣事心得。

在这本新书中,马鼎盛披露了他的“明星父母”不少鲜为人知的生活纪实,以及与周恩来总理等同时代名人交往的点滴。日前,马鼎盛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遵母命写儿时趣事

马鼎盛说,自己现在是一名“民间军事评论员”,但母亲红线女却另有一番见解:“时代兴讲和平、发展,你总不能成天评论打仗吧?”所以母亲指点:“试一下写写儿童文学,孩子需要看好书!”这才促成了他的新作。

马鼎盛兄弟没有继承父母衣钵,其实跟祖母有莫大关系。他的曾祖父曾在武汉“两湖书院”做掌教,祖母曾是民国初年第一批女性校长之一。虽然马师曾名闻遐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年入数十万大洋,但这些都不能让希望诗书传家的老人家开心。一旦有了孙子,她更是明确不允许他们学戏!马鼎盛笑说,自己偶尔会在卡拉OK里唱样板戏《红灯记》,却从不唱粤剧。

马鼎盛说,在“文化大革命”中偶然见到父亲一份履历,在“职业”中填的竟然是“编剧”二字!比起明星的名和利,编戏似乎微不足道,但马师曾更看重编剧的文人身份,他创作的剧本,至今还有300多个流传于世。在他的案头,始终有上刻“学而优”的一方闲章,让人不难体会到他始终不忘学子出身的情怀。

马鼎盛十多年前定居香港,算是三姐弟中离母亲最近的一个。但一年到头母子却见不了几次面,因为自己忙,老妈更忙。他笑说,“老人家有大大小小开不完的会,东南西北出不完的差,就算打通了长途电话,她老人家也未必有空长谈。妈妈的手机越换越新潮,却是永远的忙音或关机。”

江青促成妈妈改口

由于是外祖父的第三房妻室,小辈们都按旧习惯称马鼎盛的外祖母为“三姐”,甚至她亲生的三个孩子也不例外。真正开始改口,竟然还和江青有关。

那是“大跃进”年代,红线女一家搬入华侨新村不久,江青来看望,问候马鼎盛的外祖母:“老人家身体好呀?多大年龄啦?”马鼎盛回忆,那几年外婆也见过不少大首长,虽然不懂几句普通话,还是回答:“我今年才64岁……”红线女在旁补了一句,“阿姐比毛主席小一岁。”“阿姐?”江青的笑还挂在脸上,“你怎么还管母亲叫阿姐呢?”红线女愣了一下,恍然大悟地说:“妈妈,对,江青同志说得对,早该叫妈妈了。”母女俩眼睛都湿润了……

给周总理讲相声1960年,粤剧《关汉卿》要进中南海演出。本来有一位乐师因病不能去,正好可以叫11岁的马鼎盛补缺,但铁面无私的红线女妈妈没放行。马鼎盛只好带着情绪出去闲逛,在天桥听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名段《关公战秦琼》。回来时才知道周总理曾派过车来接他。

当他再次被邀请去中南海做客时,饭后的节目就是由马鼎盛给周总理夫妇讲相声。马鼎盛开始还有些怯场,后来却渐渐进入“情况”,说了《解学士》、《关公战秦琼》两段,连说带唱,赢得了满堂喝彩!总理的掌声、邓大姐慈祥的笑和妈妈兴奋的叫好,让他永生难忘。

周总理叫我“马尾云”

有一次,马鼎盛有机会同总理一起吃饭。原因是他的一位表姐考大学被北京师范学院录取了。她认为自己的高考分数完全够上清华、北大,因而想不通,央求红线女带她向总理反映。

总理说:“从什么时候起,师范只能收成绩低的考生了?都知道‘名师出高徒’嘛,你平均80多分不去教书,偏叫五六十分的去教,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总理的侄女周秉德正好在场。总理说,“你们秉德姐姐当年也是优等生,她主动要求读师范呢!”邓大姐也说,教书育人是大好事,“应该恭喜你呀,我当年第一份工作也是教书。”

临别时,总理再次和孩子们握手。轮到马鼎盛时,总理说:“明天是晴转多云,还是间有阵雨啊?你这个‘马尾云’!”原来,一年前随周总理去北戴河。马鼎盛和哥哥在月台上斗嘴,他说天上有“马尾云”,明天一定会下雨。哥哥不信。这番争论,被一旁散步的周总理听到了……周总理的好记性,让马鼎盛大吃一惊。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邓琼   编辑: 石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