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王子李云迪 和他必不可少的亲密伴侣
2008年07月29日 16:53 】 【打印
相关标签: [大剧院零距离] [李云迪]

难忘师恩

国与西方古典音乐绝缘了几十年后,从80年代成长起来了一批琴童,其中李云迪和郎朗是最早进入商业模式的典范,也是最突出的两个人。一个内敛、安静、含蓄,一个张扬、热烈、直白,成为这一时代中国乐坛的代表。回看世纪初,李云迪震惊世界的肖邦大赛,是什么使他获得成功?成功之后游走世界,他又怎样选择自己的道路?

随着出生在80年代的这批杰出的青年音乐人在世界上崭露头角,中国也成了亚洲乃至世界古典乐坛不容忽视的焦点。2008年的中国更是引得众多的西方著名音乐家和乐团纷至沓来,寻求在这块有广阔潜力的音乐市场占一席之地。而今天的这一切除了那些孩子们的天才和努力,还要归功于中国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8年前的肖邦比赛,但昭义老师给了李云迪无限的支持。

李云迪:我当年其实不太想去参加这个比赛,因为我之前那一年呢,我有参加过很多比赛,已经有点累。就是说好像没有那么大动力,那完了之后呢,马上又要过春节。那个时候那当时接到这个当然是文化部的这个通知,那当时我就和我的老师在讨论。我老师就说云迪你一定要去,这是很不容易的去参加这个波兰的肖邦国际大赛,当然那个时候,在所有的,应该说中国的钢琴界里面,还有这些钢琴学子里面的话,对肖邦国际比赛,还是觉得很高,而且不可及的一种概念。

那当时就考虑过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决定是否要去参加这个比赛。后来还是决定说,因为比赛是五年一次,所以说如果那一次我不去的话,可能就是,要再去参加就是我23岁的时候。因为当时,当年是我18岁的时候,所以觉得可能也不想错过那个机会吧。那一年呢我是没有过春节的,然后就天天不停地在练习,然后准备一个tape,这个录像,然后再继续波兰,正式地报名参加这个比赛。

记者:我去了波兰,在华沙,中国驻波兰大使馆里面有一个房间,那个房间里面像一个小剧院一样,有观众的座位,然后有一个钢琴,我们去参观的时候,那个大使亲自说我一定要隆重地为你们介绍下,这个琴就是李云迪当年来要进行比赛前,在这苦练的一部琴,也就是一段佳话。你知道,他们非常骄傲地告诉我这一段历史,所以我就觉得,原来你是在那么样的一个环境下,就一个人封在那个房间里面,你还记得吗?

李云迪:当然参加比赛是,比赛这种,你想,就像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我想所有的选手都在积极地这个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除了,当时我记得,除了练琴,休息然后听音乐,看谱就没有别的任何事情,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最好的状态。但老师跟我讲,不要跟别人比,先把自己的最好状态,做到自己的一百分,就足够了。

但昭义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从9岁开始为了追随但老师,李云迪从成都到重庆到深圳,甚至放弃了四川音乐学院这个平坦的求学之路,这在当时很多的琴童父母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记者:哇,今天我们非常难得在后台呢竟然碰到了李爸跟李妈,今天我很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后不后悔当初只生了一个?

李云迪父母:后悔,但是也没有办法,那个年代呢,它就是跟现在不一样。

谈起李云迪,同天下的父母一样,李川和张小鲁话语间充满了自豪但又很谦虚,他们对但老师的教育方法赞不绝口。

李云迪父母:如果说那个时候我想我们不去深圳的话,或许云迪就没有更多的去了解外面的机会,因为以前我们跟很多老师啊,他都会就是说夸这个小孩子特别特别地好啊,然后怎么怎么样啊,都会得到一些表扬。但是基本上在但老师那里,很少很少说云迪你特别棒,特别什么。没有,只是不断地从身上发掘你就说还有的东西。他永远不会就觉得你是满足的,新年音乐会的送给他的卡片上面写的,每一个小孩就是新年快乐呀,就是说,哎,希望你干什么,就讲的都是很好。但是给云迪讲的特别深刻的话,就是说,你要想到达一个艺术的顶点,你就要不懈地努力,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我希望你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到底。

李云迪:我一直都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但老师。

记者:但老师做过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感动?

李云迪:最感动的一次,他应该说每次其实都是。之前啊,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他都陪同我参加比赛,除了每天要照顾我的生活,我记得上一次在荷兰参加李斯特比赛的时候,因为我因为很不习惯那个食物,他亲自去找,去买这个,包饺子,然后他亲自动手。但老师厉害哦,手很巧,包饺子不是容易的事儿,他平时都没有做过,在家就是没有,但是只是希望,只是为了让我觉得能吃得舒服,然后能够把状态,能够把琴这个,发挥得更好,所以说我觉得真的是让我现在都还记忆非常深刻。

记者:原来你的秘诀就是吃饱了饺子就能弹好。

李云迪的但老师呢,据他的爸爸妈妈说是非常慈祥的,他在每一位学生要进行重要的考试或是上台演奏之前呢,都会给他们写一个条子,这个字条一定会写到学生的心坎儿里面,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特别的温馨。譬如说,但老师就在你身边一样的,不要忘记。让他们有最后的一种信心,然后上台的时候可以特别好的释放。

但是对于李云迪来说的话这招就没用。为什么呢?他每次给李云迪写个条,李云迪说OK好,塞在口袋里演奏完再看,所以他就没有办法给他最后一种老师可以给学生的那种特殊的安全感,所以怎么办呢?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赛,肖邦的那次国际音乐比赛之前,但老师动了一下脑,怎么办呢,他不看纸条,所以只好做了这么大的一个条子,贴在练琴室里,写出他想李云迪说的那句话,他想说的话就是说:“把你自己投入到音乐里面,忘掉自我。”那一切就好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李云迪确实呢也是用他的专注得到了那个大奖。

李云迪:当时参赛是来自30几个国家95个选手在现场参加比赛,一共有四轮比赛吧。最后一轮是六个选手这个进入,所以说其实过程有大概半个多月吧,很长。

记者:那后来你觉得在最后的那场里面你凭什么征服了他们?因为18岁的你对肖邦的理解肯定跟现在又有不同。

李云迪:我觉得是对音乐的一个专注和对音乐的热爱,这个我觉得这两点在我的演奏和我自己的一直以来的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是也是我最大的一个特点吧,应该说是很发自内心,很deep的一种投入吧。那这个从小的时候我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我老师就一直在重复这是我的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我最随时需要保持和发挥。

李云迪只要弹起琴来就极度投入,有一次他突然晕倒,没有人能够唤醒他,后来是妈妈的声音让他恢复了意识。第十四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李云迪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两届、长达15年的沉寂,夺得了金奖桂冠,成为开赛73年来最年轻的第一名。一时间他成为乐评和媒体的热点话题。

记者:我看了一篇文章,是NewYorker写的一个评论。比较了你跟另外一位中国钢琴家朗朗。说你们俩是两个极端?

李云迪:其实对于音乐的理解或者说个人的演奏风格,其实很多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讲,因为我希望把我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或者说我希望把这个作曲家的一个原貌---我认为的一个原貌、意境表达给大家。我相信音乐它自身的这个力量,就是说不是需要你去秀什么东西,因为它本身就已经非常美丽非常漂亮非常完美,你只需要把它该有的或者应该说是一个作曲家需要表达的东西,完美地或者说是非常正确地、真诚地、诚恳地去把它表达出来,那我想观众听到的也就是一种非常真实的音乐了。

下一页:坚持自己的音乐之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