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气候环保的“公地悲剧”逻辑
2010年01月25日 11:0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消费原本属于个人的私事,本不应作太多的干涉,但问题在于我们今天的物质消费影响的不仅是全人类的健康,还影响的地球的未来继而人类的子孙后代的福祉。人类社会所谓公地悲剧的概念指,若每个人都出于自身利益,不考虑别人,尽情消费的话,人类很快就会自取灭亡。但如果某人或某国不消费,却可能眼睁睁看着有限资源被其他人享有。这的确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大难题,但说到具体层面,其实点滴的环保行动很简单,你只需顾自己,不用管别人如何。

凤凰卫视2010年1月22日《财经正前方》节目:这个世界会好吗?

主持人:刘   芳

嘉   宾:国世平

刘芳:生活在北半球的你,是不是觉得今年冬天特别冷呢?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在抱怨,天气反常,气候变化,“生存还是毁灭?”连莎士比亚可能也没想到,哈姆雷特的问题历久弥新。众所周知,美国是全世界最不环保的国家,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资源。但世界上每个人都想像美国人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包括中国的13亿人。如果13亿中国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有人算了笔帐,以当下的发展模式,人类需要4,5个地球的资源。这么说当然并不是让中国不发展,这么说只是想指明,无论中国人高兴还是不高兴,在逼美国减排的同时,中国不可能像当初美国那样发展。中国需要低碳行业。随着环保议题的升温,低碳已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行业,低碳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在这个新兴行业带领人类扭转温室效应趋向之前,它已经开始成为经济领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解说:这里是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雪白晶莹的沙滩、倒映在水中婆娑的椰影、为数众多的珊瑚岛构成了马尔代夫的“动画”景观。然而,由于全球变暖,这个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的“人间天堂”,正面临“失乐园”的危机。

国世平(经济学家):气候的变暖,就是很多冰川的融化,人们生存已经受到了挑战。

解说:科学家预言,在100年内,马尔代夫将消失在印度洋中。类似马尔代夫这样受到气候威胁的国家,还有很多……

国世平:如果说仅仅是一个马尔代夫,没有人注意它,由于马尔代夫这个问题,人家会感觉到,人类将要遭到科技发展或者是对环境破坏的一种惩罚。

刘芳:刚才看到的画面您可能觉得有些眼熟,没错,它很像是好莱坞灾难电影《后天》、《2012》中的某些片断,但事实是,这些画面并非来自好莱坞的后期工作室,它们真的是日本一组超级电脑通过精密而科学的地球类比技术,预测出若干年后地球变暖的画面,也就是说,这些灾难已经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尽可能的环保,但问题是,在兼顾环保的同时,每个忙碌的人还要顾及效益,特别是经济成本。要让环保政策起到实际效果,就必须让环保与大众的经济利益相吻合。

解说: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困境,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

国世平:人们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们要不要过得舒服一点,我们的生活要不要更便利一点,但是你这个舒服和便利都对环境造成了一种污染,所以这样就是一个矛盾,很多人就认为,你发展低碳经济,实际上要降低你的生活质量。

解说:在贫穷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保持低碳状态相对容易;而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排放才有高生活质量,成为部分民众的意识和误区。

解说:还有人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要是没有钢铁、水泥、建筑材料,高速公路怎么建?摩天高楼哪里来?

国世平:现代化的东西,跟低碳经济发展是完全相悖的。因为我们知道,你要发展高速公路,你要水泥,你要有很多的施工,这样的话对环境有影响。比如说房子的建设,都会有影响,它对能源的耗费会很大。

国世平:中国人还是用汽车消费来炫耀自己的时候,所以全世界大排量的车全部卖到中国,中国是全世界大排放车最多的国家,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还没有过渡到这个阶段,现在中国的自行车就开始过渡,原来中国是自行车,如果是外国车,我们来比这个车,凤凰车,现在谁比呀,你开个宝马自行车也没人看你。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