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拟破格录取38岁三轮车夫读博士
2009年04月29日 11:2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总编辑时间] [吕宁思] [教育改革]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4月28日《总编辑时间》

吕宁思: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能够人尽其大才者,古往今来,毕竟是寥若晨星。

教育改革需推进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吕宁思:今年38岁,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蔡伟是个幸运儿,他创造了一个奇迹。8个月前,他还在老家辽宁的锦州登三轮车养家糊口,日前上海复旦大学已经正式将他列入博士生拟录取名单。仅以高中学历,没有经过硕士课程的培训而直接读博士者,蔡伟成为复旦百年校史第一人。

这一奇迹其实不是蔡伟创造的,这位东北人仅有高中文凭,凭着他在古文献研究方面的天赋和钻研精神,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裘锡圭教授,与校外两名教授联名推荐,敲开了复旦大学博士生考试的大门。所以应该说,裘教授等是伯乐。而伯乐的发挥作用,乃是由于复旦大学实行了申请考核博士招生多元化制度,于是让更多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

这一消息令我想起30年前,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全国恢复高考。那时候也不是全国统一考试,而且没有年龄、职业、学历等等的限制。可是当年呢,不拘一格降人才,造就出了历史上著名的77级、78级两届中国大学生的巍巍奇观。那时候是叔侄两代人同一教室,三教九流共为振兴中华而苦读。那两届中国大学生,还有研究生,构成了推进国家后来30年发展的中坚力量。可是现在看一看我们77级、78级生下来的这批后代们,他们有着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然而却难以再出现可以用优秀的一代人去称呼的一代学子。

有专家认为,我们教育长期以来,考试为唯一评估学生表现的方法,出现了许多的偏差。多年来,教育改革一直是难以明确方向。近来据说国家教育部参考香港的教改,以校本平和,来淡化一考定生死的现象,改由校方评估学生的,校内学术表现,个人表现以及课外活动。这突然让国人对教育感到有些希望,然而考试的形式改变,等同于正面的教育改革吗?我国教育界的弊端是否能够被连根拔起呢?教育乃是立国之本,教改乃是当务之急,让我们全民都来关注教育改革,我们要呼吁大中华,成长起整整一代有用之才,使我国不至于在21世纪剧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