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消息站 > 正文 |
|
播出时间:凤凰卫视中文台6月17日
首播:周日20:30-21:00
重播:周一13:25-13:55
他总将摄影镜头对向社会最底层。
李杨:是不是我永远会拍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我也不会,但有的时候需要用一种东西来当头棒喝一下。
《盲井》导演李杨,誓将“盲”系列电影进行到底。
他曾深入“盲井”,开掘出震人肺腑的人性;他曾抱回柏林电影节银熊大奖,但国内没一人在国内影院看过他的影片;4年徘徊在“地下”,在拍摄《盲井》中,李杨曾与死神擦肩而过。那天,摄影组拍完片出井,两小时后,井下塌方,造成两死四伤。现实结局与影片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矿工家属同意与矿主私了,他们拿了3万块钱,迅速消失。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现实中矿老板轻飘飘的一句话,被李杨糅进了剧本,格外令人震撼。
“生命越轻贱,人们的言行举止便会变得更加直接袒露。”李杨说。比如影片中矿工们肆无忌惮地讲黄段子、调戏女工、结伴召“30块钱打一炮”的小姐等情节,都是他4个月煤矿体验耳闻目睹的故事。“只有在贴近地狱的地方,才会形成这样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体系。”他说。
《盲井》之后,李杨游走各地,和农民工、建筑工聊天。他广读小说,构思剧本。他承认自己更加关注边缘人物和底层生活。“我并不想去展示整个中国。”李杨说,“我的电影不是一滴折射海洋的水。我只是想保持一种批判的姿态,这是艺术家的天职。”
年少时李杨就有“轻狂”的名声。1977年高中毕业后,他供职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由于不满舞台上“高大全”的角色,他发愤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读大二时,他梦想出国,但当时国家有规定:大学毕业生五年内不准出境,于是他果断退学,揣着凑来的400美元,飞赴德国,于1995年获科隆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导演系硕士学位。
李杨的这种“轻狂”,没少给他带来麻烦。《盲井》因“题材敏感”、“基调太灰”而沦入“地下”。但更让他恼怒的是,有人指责这部影片故意迎合西方人的需求。
“这些人正因为不自信,才会认为西方人只爱看中国的鸦片与小脚。”李杨提高了声调说,“《盲井》除了批判,其实更多的是对人性矛盾的反思。这完全是超越民族与国界的。”
“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李杨引伸着自己关于人性矛盾的看法,“在特定环境中,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会蹦出来控制他的主人。”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