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南京真相》
2007年12月07日 11:17 】 【打印

《1937·南京真相》,六集分别为:古都沦陷、血海金陵、国际救援、尸山记录、正义之剑、为了和平。《1937·南京真相》用四个小时的宏大容量展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历史场景,全片以客观的视角、独到的架构揭露了当年那场悲剧的真相,观后令人震撼这是迄今为止反映南京大屠杀篇幅最长、内容最为翔实的纪实影像作品,不少现场观看的幸存者都流下了眼泪。

该剧编导曹先生说:“我们在片中将不会有一个电视剧或者是电影中的镜头,全部用真实的纪录片,其中很多来源是我们从日本左翼的一些组织中得到的内容。我们的叙事风格也走了平实风格,除了大量残酷的事实,还采访了幸存的人们以及让专家进行点评。”而该剧也将采取每集一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以一本书、一个人的命运、一个独特的视角为主,从中西方目击证人的日记、中日学者的研究、中外社会活动家的调查、幸存者的采访等出发,穿插大量的其他资料为佐证,纯客观地叙述这场人类劫难。

6集电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中,首次全景展现了南京保卫战的始末,并第一次在电视片中讲述了部分当年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将领。在此之前,关于南京保卫战,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模糊介绍着,由此也出现了很多误传。此次,在《1937·南京真相》中,这段发生在南京大屠杀之前的重要历史、战役,终于以真实面目告诸天下。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举世瞩目的影视题材,新资料、新观点、新视角将是《1937·南京真相》迥异于其他已问世的纪实类影视作品的最大特色。

近年来,经过历史学家、幸存者家属、日本老兵、国际友人、目击证人等的不懈努力,一批从各个角度、各个立场反映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资料不断被发现,丰富了原有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史,也成为本片利用艺术手段升华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最好来源。该片曹海滨编导介绍说,这次片中的资料主要有几个来源,包括了从日本带回的十盘重要历史资料镜头、当年参与过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叙述,以及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到的很多新资料。譬如,他们在一本日本出版的名为《一亿人的昭和史》的书中发现了一张珍贵的日军在司法部门前,用坦克碾过中国人尸体的照片。曹导说,本片的观点就是不带自己的观点,用最客观的视角讲述当年的真相,因此片中基本都是客观叙述。

四易剧本定影片框架

曹海滨编导介绍说,早在两年前央视就希望他能拍个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纪录片,如今正值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8周年,受省委宣传部委托,南京电影制片厂从5月起开始了电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的筹备工作。

在接下去的五个月中,编导们走访了省内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权威专家,了解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最新成果,倾听专家们对本片拍摄的意见和建议,拍摄方案也从10集改为5集,以至最终的6集。这6集分别为:古都沦陷、血海金陵、国际救援、尸山记录、正义之剑、为了和平,从6个不同角度全面再现了这场人类劫难。同时,编导与央视社教节目中心编导取得联系。7月底,本片正式定名为《1937·南京真相》,分成3个摄制组,开始了紧张的拍摄。8月中旬前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答应出任该片总撰稿。8月19日,该片总撰稿之一、央视著名编导邓建永带着最新完成的剧本来宁,剧组召开了多次剧本论证会。会上,朱成山对原有剧本提出了大胆的修改意见,并希望增加“尸山记录”和“法庭定论”等两集内容。由于剧情的调整和增加,剧组重新吸纳了江苏广电总台富有经验的纪录片编导,形成了6个摄制组,加紧拍摄剪辑,终于在10月上旬完成了全片。

每一个镜头都是真实的

其中大量史实鲜为人知。

几小时——

南京人友善换来杀戮

据《1937·南京真相》总编导曹海滨告诉记者,在构思专题片时,如何开头曾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每天曹海滨都在堆积如山的各种资料、史料中寻找,希望能有一个给人灵魂震撼的发现。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本由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5月出版、日本大学教授笠原十九司著作的《难民区百日》一书,其中有个细节记录着1937年8月15日南京遭日军轰炸前几个小时,当时的南京政府为还留在南京的日本人所做的一件事:

1937年8月15日,为了让最后一批留在南京的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安全撤离,中国政府为他们准备了特别列车,并派出40名宪兵和2名外交部官员一路随同护卫。“列车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警戒之严密。开车后每次停车,我都注意观察,连一些小站都一样,真是非常周全。”

然而,就在这些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踏上火车,安全行驶在回家路上几个小时后,1937年8月15日下午2点50分到3点30分,日本20架96式攻击机穿过低垂的云层,对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弹,从这时候开始,连续三个月,南京日夜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煎熬。

1937年8月16日,日军首次轰炸南京的第二天,还在回家路上的日本侨民们得知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越洋轰炸南京的消息时,“车厢里不由地发出了庆幸的欢呼声”。

看到这个细节,曹海滨坐不住了。这个小小的细节,对比出在中日关系不断走向战争、恶化的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还是用人道的、宽容的方式来对待日本。和平友善的南京人,用和平与友善的方式友好地对待着日本的人民,可换来的,却是日军残酷、残忍的杀戮。“那些坐在火车里的日本侨民们当然可以为自己脱离战火而高兴欢呼,但中国南京市民的噩梦与痛苦才刚刚开始。”

电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就从这里开始记述。

2年——

难以置信的历史重合

1937年8月14日23时30分,日本海军航空队下达了一道紧急作战命令,要求20架轰炸机第二天从本土长崎基地起飞,袭击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1937年8月15日上午9点10分,20架96式攻击机从长崎起飞。对于这一史实,当时的《中央日报》曾误报轰炸机是从台湾起飞。《1937·南京真相》摄制组从日本防卫厅找到确凿资料,上面显示:日军对南京的轰炸原定于8月14日开始,但因为遇到台风而推迟。8月15日这天,乌云低沉,20架96攻击机以500米高度飞向南京。

事实上,在此之前,当时的中国最高军事当局早就预感到,如果中日战事一旦爆发,日军占领上海之后,必然会沿着京杭国道,由东向西攻击南京。于是,早在1935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下拟制了一份《首都要塞计划》,就是以日军侵略中国为背景的。

在这个防御计划的指导下,当年的12月2日到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南京地区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按照当时制定的这个《首都要塞计划》,南京保卫战不应该在距离南京这样近的地方打响,而日军也绝不会这么快就兵临城下。

可是由于淞沪抗战的仓促撤退,整个打乱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既定作战部署。国防线完全没有起到作用。部队的仓促撤退,很快地就靠近南京城边。接下来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重合,1937年12月2日至8日,日军完全按着2年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的军事演习的路线,攻打南京。

惨烈——

誓死不投降

“12月8日,日本的军队完全地占领了南京的外围阵地,就在这一天,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把外围的中国军队撤退到南京复廓阵地上来,他准备以南京的城垣为依托,同日本军队进行最后的较量。”

12月9日,日军兵临城下,日军飞机向南京城撒下由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签署的《劝降书》,以最后通牒的口吻,规定中国军队必须于12月10日中午,派代表到中山门外句容道的警戒线上,谈判投降;否则,“日本军对负隅顽抗的人将格杀勿论。”然而,12月10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塚田攻等来的却是一场空。12月10日午后1点,恼羞成怒的松井石根下令全线向南京发起总攻。

12月10日和11日,南京温暖如春,但南京城周围却是铁与血的殊死拼杀。然而,南京作为一座孤城,被日三路大军包围,想要坚守,长期坚守,是不可能的。南京保卫战幸存老兵蔡炽甫回忆说:“雨花台是先失守,到后来呢中华门、光华门吃紧,攻守都反复了好多次,拉锯战的样子。敌人呢死伤也不少,我们的兵呢也死伤不少,这都是肉搏战,所以是相当惨烈的。”

恪尽职守——

流尽最后一滴血

战事最为惨烈的,要数雨花台、紫金山和光华门这几个地方。

当谷寿夫率领的日军第6师团攻打到雨花台阵地的时候,他们的对手是刚从淞沪战场转战到这里的第88师和第51师。朱赤,88师262旅少将旅长,当战斗进行到最后关头,朱赤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将导火索串连起来,使冲到阵地前沿的日军血肉横飞。最后,守军弹尽援绝,朱赤和大部官兵都已为国捐躯。在将军的口袋里还放着结婚照片和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攻击紫金山的日军,是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12月12日下午6时,紫金山第二制高点被日军占领。在连续3天的激战中,这里已经成为一片焦土,山坡上布满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此时,虽然南京卫戍军总部已经下达了撤退令,但是坚守在紫金山一号高地的教导总队官兵仍在与敌人做最后的拼杀,誓与阵地共存亡。

在光华门阵地,83军156师的敢死队员,系着绳子翻下城墙歼灭日军,但完成任务后,这些敢死队队员却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他们拒绝再次返回城楼上的阵地,破釜沉舟,直接向日军发起攻击?徐勇这样评价南京保卫战:“最重要的正面意义,首先中国政府在这个地方,实行了抵抗,这显示了中华民族、中国政府不投降,坚持抗战的政治上的一种决心。而留守在南京地区的中国军队,十几万人,经过三个多月的淞沪血战,已经是伤残累累。用伤残累累的部队,来继续进行这样的抵抗,担负这样一个沉重任务的中国军队,确确实实,是恪尽职守,尽了自己最大的决心。”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孙艳娜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