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眼中的朱镕基
2008年02月28日 11:24凤凰网专稿 】 【打印

闾丘露薇 写于 2003年06月27日18:18

第一次跟随朱镕基外访,是在1998年他出访美国和加拿大的时候,当时我记得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面,我们跟着他跑了十四个城市。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白宫的南草坪上面,柯林顿在那里举行欢迎仪式,朱镕基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还记得他的开头是说蓝天多么的美丽。之后,过了两年我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聊起,才知道当时他的讲话是完全没有稿子的,他只是之前一天晚上看了一些背景资料,然后当场发挥,而在场其它的陪同工作人员当时心里面都捏了一把汗。

脱稿即性发挥是他的一个特点,也是在美国的这一次,他在出席一个会议的时候,对着讲稿念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放下稿子,对在场的人说,稿子大家都有了,我就不念了,然后就哗哗哗讲了半个小时。最令我佩服的是,没有稿子,他也能够把各种数据讲的清清楚楚。

在我的眼里面,朱镕基是一个对传媒非常亲和的人,从98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几乎每次他的外访我都会跟随采访,渐渐得大家变的熟悉起来,加上他只要有时间,就会看我们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所以很快他就能够叫上我的名字。每次外访,要采访他,我们的策略是在他每次进出酒店的时候,或者是进出会场的时候,在他经过的地方等他。只要他每天有多少场的活动,他就会在进出的时候看到我们等在那里。每次他总是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只要我们提问,而他有足够的时间,他都会停下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到了后来,有时候我们也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一天之内已经问了他好几次,所以他经过的时候就不太好意思开口,看到我们没有出声,他干脆走过来问我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他的亲和也表现在他周围的工作人员身上,因为保安的原因,有的时候我们在采访的时候冲在太前面,会让他身边的警卫人员紧张,这个时候,他总是提醒身边的警卫人员不要阻挡我们,渐渐的,我们也很自觉得保持一个非常适当的距离来进行采访。还记得有一次,应该是在土耳其,因为我在楼上等他,但是其它的传媒在楼下等,结果他先在楼下回答了其它记者的提问,看到我在楼上,他马上说,刚才你错了一个机会,要不要现在我再给你,这让我在喜出望外的同时,马上伸出了我的话筒。

对于传媒亲和,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非常重视传媒的意见。因为他相信,从传媒的批评,可以看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而很多的政府政策,需要通过和传媒的配合来传递到民间。正是因为这样,他总是乐意回答我们的提问,但是他对于所提的问题也非常的挑剔,如果有记者的问题问的不到点的话,他就会一笑带过。但是如果问到点上,越是尖锐,越是能够激发他的思路,回答的越精采。到现在我还记着,在2002年,我在比利时问他有关是否退休的问题,他充满感情的回答:长江前浪推后浪。我也记得说,要成为中国产品的推销员。

虽然在传媒面前,他总是那样的亲切,但是我也确实看到过他严肃的一面。记得是在法国的时候,原本安排他要和使馆的工作人员合影,但是突然有工作要处理,他需要接听北京的电话,这个时候我明显可以感受到当时紧张严肃的气氛,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个个也变的行色匆匆。还有一次,他出席完了双边会谈之后,走出门外和部长不知道谈什么问题,结果我终于看到了“朱铁面”的样子,他的神情,让站在一边的我都觉得有点战战兢兢。

虽然工作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时候他有严肃的一面,但是对于我来说,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非常关心我们的人。记得当我从阿富汗采访回来,跟随他到孟加拉,一看到我,他就走上来说,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然后清晰地描绘处我当时穿的什么衣服,在哪里在做什么。紧接着几天,看到我他都要打听当时的情况,结果我终于忍不住说,不如我们不要讲这些,你来回答我的提问吧,结果他马上说,“其实我就是不想回答问题”,说完他就用手掩起嘴巴哈哈大笑,显得非常的可爱。

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有点老顽童的样子,特别是在镜头下面和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每次跟随领导人出访,因为他们的行程非常的紧凑,所以我们要坐民航机跟随的时候,非常的辛苦,因为要比他们早到,迟走,结果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睡觉,朱镕基每次看到我们总是这样的辛苦,终于有一次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坐领导人的专机,我们说因为这是”一国两制’,他马上说,”一国两制,并没有说要“一国两机”。对于他的好意我们心领,但是我们告诉他,我们希望能够保持自己采访的一定的自由度,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现在的安排,是最好的。

上一次近距离采访朱镕基,是在去年他到香港出席会计师年会,由于香港方面的保安非常的严密,因此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采访。直到最后一天他离开的时候,在香港国际机场,当他的车子到了专机下面,而我们被安排在二百米以外的地方,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所以当他向我们招手道别的时候,我拼命挥动双手,结果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我,然后向他耳语了几句,他点点头,真的走了过来。当时我们所有记者站在三米高的高台上,他走到我们下面,我只能够大声喊,希望能够盖过飞机的噪音,还好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在他耳边转述我的提问,就这样,隔着三米高的高台,他仰着头,在专机下我们完成了最后一次近距离的访问。

现在我正在北京采访两会,但是只能够远距离看到他在主席台上。当他做完报告,在掌声中走回自己的座位的时候,我想,这个掌声,就是对他的评价,虽然我是记者,我不能够和大家一起鼓掌,但是我在心里面,我为他喝采。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闾丘露薇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