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温度——2010凤凰卫视特别行动
2010年02月11日 20: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2010地球的温度》电视行动行程: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进行,行程主要包括

一、哥本哈根大会:2009年12月7日--18日

这本是一场联合国气候协定签署国的部长级会议,却衍变成全球瞩目、各国首脑云集的政治峰会。在全球唯一具法律约束效力的《京都协定书》即将界满之时,哥本哈根会议被称作是拯救人类於气候灾难的最後一次机会。随着宣布出席会议的元首越来越多,哥本哈根会议已成为了各国家集团较力、博弈的舞台。但无论它成果如何,2010年都将是全球携手、共同解救地球於暖化危机的"行动之年"。

二、丹麦-北极:2010年2月18--28日

丹麦:

哥本哈根会议能获得今天这种轰动局面,与丹麦政府的外交努力密不可分。将围绕哥本哈根会议的组织、推动问题,解密会议背後的外交角力。丹麦在过去17年中,创造了GDP增长45%,能源消耗仅增长7%,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削减13%的奇迹。丹麦的发展模式证明:节能减排非但不是负担,反可助推经济发展。摄制组将对此实地探访,同时探讨该模式是否适用於中国。

北极-斯瓦巴德群岛(Svalbard Archipelago):

斯瓦巴群岛位处北极圈内,是地球上有人类聚居的最北端岛屿。北极冰层对维持地球的气候稳定有极重要的意义,同时这块地方也极为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到破坏。中国从2000年开始在这个岛上设立科考站,研究冰川和全球气候变化。

斯瓦巴德群岛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欧洲人为了探寻去往中国的新航道中,才发现了这个冰天雪地的小岛。1920年,斯瓦尔巴德条约签订,使得该岛成为国际共有的地区。而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也是该条约的签署国之一。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关注北极的历史,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早得多。

三、南太平洋-赤道:2010年2月

澳大利亚

悉尼和布里斯班。采访澳大利亚因气候变化面对的种种危机,沿海城市陆沉、山区大火不绝;澳洲作为一个发达工业国家,他在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这两方面将如何平衡。

图瓦卢。

位处南太平洋,将是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亡国的国家。当地受海水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渔民失业、农民失地、国家领土渐渐消失。2001年图瓦卢政府宣布"对抗海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开始有步骤地迁移国民。

斐济

位处南太平洋,是该地区影响力比较大的岛国,官方和学者对於如何拯救即将消失的国度,有深入的研究和清晰的理念。要求国际间必须在2020年之前做好规划、2050年之前把南太平洋十多个岛国的居民全部撤走。

新西兰

新西兰目前是接收图瓦鲁生态难民最多的国家;它同时也是世界主要的畜牧业国家;很多科学研究指出牲畜养殖也是地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牲畜养殖这一古老的产业,面对气候变化,将何去何从?

四、中国:2010年1月

北京

采访中央部委官员及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教授,深入探讨中国在全球暖化的过程中遭受的种种危害及当局的对策。范围涵盖极端旱、涝、雪、风暴问题、海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陆沉问题、细菌病毒突变增加传染病问题、经济发展布局和人民生活应对问题。

天津、上海

实地探寻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海水侵蚀的沿海土地,长江水质的变化,探访被迫迁离海岸的当地居民。

四川

大渡河造林项目已获得联合国CDM认证,经由香港的代理公司售卖。预计20年里可以吸引45万吨二氧化碳。以每吨 150元港币计算,造林项目将给刚刚遭受大地震创伤的羌族人民带来新的经济资助,改善社区的生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赵佶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