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变迁60年
2009年08月26日 15:52中国宁波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后,婚姻登记手续变得更加简化:我国内地居民申请结婚只需持户口本、身份证及当场宣读一份签字声明(即单身和非近亲声明)后即可领到结婚证。新的婚姻登记手续着重于简洁人性,娶嫁自主,告别“跑证”年代,取消单位或居委会证明,对婚检不再做硬性规定,如果一方隐瞒疾病结婚的,即使结了婚法律也将宣布这个婚姻无效。同时,它还明确传递一个强烈的讯号:结婚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不登记就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关系,将无法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此外,婚姻登记过程中“搭车收费”、“乱收费”都要受惩罚。

纵观我国近60年来婚姻的变迁,我们觉察到婚姻登记手续变得愈来愈简洁、方便、人性、自由、尊重、民主,结婚已完全变成是个人的事。

为了将婚姻登记手续的变迁历程讲述清楚轻松,表达得生动有趣,记者特意采访了众多甬城各个年代的人们,请他们讲述当时经历过的婚姻年代……

20世纪40年代婚姻登记类型:父母包办型

【上海十六铺见证婚礼】

讲述者:李广昌先生(83岁),史文声女士(84岁)

上个世纪30时代初,当我们还曾是十多岁的中学生时,家长就交换了我们的照片。因为家庭条件比较相配,就把亲事暂时定了下来。按照当时习俗,男方要给女方送上“四色”定亲大礼:金手链、金戒指、糕饼、油包子四种物品。礼金送到,所有的定亲手续才算全部完成,所有程序都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进行。这种定亲便是今天的婚姻登记,之后便该是谈婚论嫁了。

1941年,家长觉得已经到了我们结婚的年龄,于是选择在上海十六铺码头举办婚礼。而其实一直到举行婚礼的前一刻,我们都没有见过面,家长包办了婚事的所有工作。当时上海已在流行男士穿西服、女士穿旗袍举办婚礼,婚礼前在照相馆拍照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碍于当时风俗,男女双方在洞房花烛之前都不能仔细看对方的相貌,即便在一起拍了结婚照,羞答答的男女双方都没有看过对方的长相。

当时,在十六铺码头摆了30桌酒席,场面非常大。酒席开始前有个证婚仪式,结婚证书也是在仪式上交给双方家长的。结婚证书由当时有威望的人代写,内容主要是结婚男女双方名字、证婚人等等。其实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正式看过当时的结婚证书,因为那都是家长们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婚姻登记类型:组织决定型

【一峰骆驼迎娶新娘】

讲述者:欧邦先生(75岁)

1959年4月,在青海大草原农场工作的我和贫下中农的女儿李燕结合了。

当时,我是农场一个作业站的副站长。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我可没少花心思,每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愿。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当时一个地主家庭出身的姨表妹写信给我表达爱意,我一本正经向农场支书汇报情况,要求单位出示证明登记结婚时,支书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组织发展的对象,为什么要找个剥削阶级姑娘结合呢?”后来在农场领导的帮助下,我认识了农场拖拉机手的妹妹也就是我现在的老伴李燕。双方相处了一年左右,彼此都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双方顺利地拿到了单位证明,并到青海格尔木市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领回了大红的结婚证书。

举行婚礼那天,农场借给我一峰骆驼迎娶新娘,农场的管理员想法子弄来了两朵红绸花,还准备了两斤甜菜糖块作为喜糖。晚上,农场的同志们簇拥着我们到会议室,婚礼在一片欢乐声中结束。第二天,还和往常一样,热火朝天地在农场努力干活。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蒋菡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