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冯骥才:为了我的文化母亲
2010年01月06日 16:5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冯骥才,一位在当代中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涉猎广泛,在文学、绘画、书法、收藏、艺术理论和中西文化比较学等多领域、多学科均有独到建树和深厚造诣。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他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文化良心和社会责任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系统、科学地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卖画无数只为“救母”

“我们身处一个巨大的深刻的急速的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本土文化部受到空前的根本性的挑战。对于我们这个东方的文化大国、文明古国,这种感受就来得分外的强烈。”

1991年,冯骥才在上海美术馆办画展,随后与友人一起到周庄。偶遇雾天,远看朦胧水乡,一处古建如画般优美。当地人告诉冯骥才,这就是早年柳亚子做"南社"的迷楼。然而,令冯骥才颇为震惊的是,承载了如此多历史和传说的迷楼正面临拆除。由于年久失修、硬件设施不好,当地农民正在拆迁,打算到村子外盖新房。

冯骥才听后,觉得实在太可惜,就暗下决心要把迷楼保下。此前,冯骥才办画展从不卖画,但在上海却开了先例。"文人无用,只能卖字卖画",当冯骥才捧着三万块钱找到房主时,对方却把价格提到五万。无奈,冯骥才只得又返回画展再卖掉一幅画,但似乎知道了其中"商机"的房主,却一路把价格涨到15万。尽管最终没能买下迷楼,冯骥才的义举轰动一时,也保住了这座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冯骥才,在全国各地的走访中,他的内心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撕裂感:"我们的文化财富正在土崩瓦解,不仅是原有的民间艺术产业迅速寥落,很多地方的年轻人甚至连对这些民间文化的记忆都没有了。"

2004年,冯骥才决心筹备民间文化基金会,在北京举行义卖,对28幅画作进行拍卖。友人赵文瑄听说后深受感动,主动提出捐助100万。为确保当天能够筹足另外的100万元启动资金,冯骥才狠了狠心,拿出原本打算永久珍藏的画作《高江急峡》和《树之光》。

为了筹款保护民间文化,冯骥才如今已记不清那些年自己究竟卖了多少幅画。"其实卖画不是什么事儿,我们从小受文化的养育,文化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我们的知识、精神、审美都是中国文化给的。如果母亲受到危难,我没钱不是也得卖画?这就跟救自己的母亲一样。"

保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全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与此同时,中国知识界敏感地意识到非遗保护对发展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予以了极大的扶持,全社会对非遗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在冯骥才和其他知识分子的热烈呼吁下,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近年来,冯骥才非常明显地感觉到社会对非遗的认识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以前跟很多地方政府讲,他不懂,他觉得没有地方搞经济重要。现在真是反过来了,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主动要求你帮他做"。

当然,良好的社会氛围仅仅是个开端,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已经确认的一千多个非遗项目后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没有专家进行专门研究的。而对于非遗这样的"活态"文化,它蕴藏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如果没有有一整套制度、法律、学术理论和专家队伍作为支持,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在积极推动为非遗保护立法的同时,冯骥才开始致力于非遗的理论研究和数据库的建设。2009年6月,我国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文献数据库,首次与中外学人见面。同时,冯骥才希望力争在三年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列为国家学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是中华民族文化信心的源泉。"我们生活在文化遗产之中,并且深受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民族的独特创造,民族的精神、情感方式和终极价值观,也是我们中国人独特文化身份的表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异于保卫和呵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