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晓刚:心理承受的痛苦转化为艺术 从桎梏中领悟到幸福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要:知名画家张晓刚说他的艺术角度永远是浮在半空中,青春时曾有过执着固执的一面,活在一个好像非现实的状态。云南是他的福地,每一次重要的改变,新的作品诞生,都跟云南有关系。凤凰卫视5月11日《鲁豫有

核心提要:知名画家张晓刚说他的艺术角度永远是浮在半空中,青春时曾有过执着固执的一面,活在一个好像非现实的状态。云南是他的福地,每一次重要的改变,新的作品诞生,都跟云南有关系。

凤凰卫视5月11日《鲁豫有约》,以下为文字实录:

八十年代突破迷茫 从挫折中领悟生命本质

解说:上期节目中,张晓刚在回顾了他艺术之路的初始,大学时代之余,亦回溯了他与昆明好友,毛旭辉、潘德海等艺术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自费举办的新具象画展始末,这场画展作为八十年代西南艺术群体的开端,在新潮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场艺术家们为自己的发声,其实以是对时代的见证,八十年代是一个属于理想的年代,在那场十年政治运动之后,思想上人们百废待兴,而改革开放的提出,使国人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过往创伤的反思,对当下的苦闷,对未来的迷茫,混合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身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焦虑,使得年轻的昆明艺术家们,在画布之外,更多的将目光投注到,内心世界的探索上。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在青春岁月里遭遇的一次一次的尝试与挫折,正是对艺术的丰沛滋养。

陈鲁豫:你看当年你们一帮年轻人,拿着自己的画,那么沉的画,就从川美千里迢迢运到上海,去办那个新具象展览,现在想想当年你们能够明白自己在干一个好像,会有一天载入美术史的一件事?

张晓刚:不可能,要知道了可能就干不了了。

陈鲁豫:那当时的那个动力是什么呢?

张晓刚:动力就是要表达,就是青春的一种表达的欲望,也是跟因为可能读了一些类似这样的一些书,当时我们有一句话叫,生命的本质就是要行动。

陈鲁豫:其实就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折腾,是这意思吧?

张晓刚:对,你要等是等不来的,什么都等不来,因为我们生活的很边缘,你在里边省美展都参加不了,没有任何展览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出版的机会,也没有人说来好好的,看看你的作品,一般来讲你的生活中间,其实是一个很小一个群,有那么几个人互相支撑着,就这么一个状态,然后唯一能够给自己,有一种安慰的就是,你看书,你看美术史里边,那些大师,你觉得他们跟你生活在一起,对你是一种鼓励,一种安慰,你在这个里边找到一种自信,这是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是合理的或者说,我不是说像社会这样,对我的一种看法,虽然我们是一小群,但是我们是一个跟文化史的,什么很多人都生活在一起,有这么一种幻觉,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一种互相的一种支撑,但同时也是在通过阅读,去验证自己的一些感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八十年代基本上处于,这么一个状态。

陈鲁豫:现在回想八十年代,你会觉得是那个年代是,什么色彩,如果用色彩来形容的话?

张晓刚:对我来讲可能更多还是一个,黑白的颜色感觉比较多,无论从视觉的效果来看,还是从心灵的感受来看,反正不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青春我觉得都是,但不是灰色的,灰色的都太浪漫了,我觉得黑白的感觉比较好,有黑有白,有惊喜有痛苦对比很强烈,然后呢有很执着的时候,有很坚决的时候,但也有很颓废的时候,就是好像都是很对比的,很强烈,黑白那种感觉,而且也有梦幻的时候,但没有很现实的时候,就活在一个好像非现实的状态,半精神病的状态,就对现实有一种排斥,有一种对抗。然后对不喜欢的东西,有一种把它放大的批判,对喜欢的东西,或者是人容易把它神化,是这么一个感觉。

陈鲁豫:我会觉得你们过得挺热火朝天的,好像在创造一个新时代的那个感觉?

张晓刚:现在来看中国这么多年的变化,现在看来我觉得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可能是,对文化来讲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一个是很开放很自由,大环境,一个是人的心态,相对单纯,没有这么多诱惑,然后呢有一种就像你讲的,想开创一个新的时代的,一种愿望,然后呢有的人可能,还有某种宿命感,就觉得我一定要做一个什么好像。

陈鲁豫:你有这种宿命感吗?

张晓刚:有时候会有,因为毕竟,那个时代的氛围里边,你会对于过去的东西,很不满意,对自己的过去的历史那些,很不满意,就觉得好像,好像我们有某种使命,我们要去开始一个新的,什么时代或者创造一种新的价值,或者是要从艺术上来讲,我一应要画出跟我的老师,前辈不一样的东西,有这样的一个雄心大志的东西。

陈鲁豫:你现在会常常想到,就那个八十年代那时候的很多回忆吗?

张晓刚:可能年龄越大想得越多,就会回忆就会越清晰,你要是十年前,我可能都差不多要忘了,现在会慢慢慢慢,好多东西就慢慢就回来了。

陈鲁豫:这个就是你老说的,所谓时间的是有错位?

张晓刚:对。

陈鲁豫:你老是错位是,你说会有十年二十年那个感觉?你的意思就是我二十年以后,再回过头去看,二十年前我会看得更清晰,还是会觉得,当年的日子,没有想那么糟还是什么意思?

张晓刚:比方说现在大家觉得,你的艺术怎么怎么还可以,大家讨论你的艺术,但我感觉我们是在讨论,我二十年前的一个状态,包括我们现在的谈话。

陈鲁豫:你觉得谈二十年前的印象?

张晓刚:我印象我有要回到那个时空里要去想,我不可能在今天来谈这个过去,我觉得那是一种很假的一种感觉,但你要回到那种状态里边,你要穿越到那个时空里边,去想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有一个时差的感觉,就出来。但这个时差很有意思,实际上是把过去的岁月,都浪漫化了,而且你选取了一些,你喜欢的那部分再回忆再谈论,肯定还有很多你不愿意去回忆的东西,可能老了以后,写回忆录时候,可能就会去注意那部分,但现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更愿意去回忆这些,让你去留念的那些东西,可能会多一些,所以我说八十年代已经被描绘成,一个浪漫小说了已经。

陈鲁豫:是,从我角度看,我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旁观者,一个喜欢画的人,我会觉得,八十年代不仅是浪漫,还挺惊心动魄的?

张晓刚:对,就觉得好像他们有些人,现在有些人跟我们讨论,八十年代或者问那会的状况都说,你们那会太幸福太好玩了。

陈鲁豫:现在想想在那个时候,八十年代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处于这样一种,痛苦的殉道的要在找赎一个方式来救赎自己,还是只是你们这一些,特别地学艺术的年轻人,才会有这样的一个痛苦的状态?

张晓刚:别的人我不太了解,可能大概多多少少会,那个时代的一种氛围,有一个基本的氛围,就是要都要通过勤奋的学习,辛苦的工作去寻找,一个所谓的理想的未来也好,什么都好,但我们这一些小撮呢,因为可能比较极端一点,可能走得更彻底一点我觉得是这样,因为跟其他搞艺术接触,时候时候找不到共同语言,那当时也接触一些,像包括一些在学校工作的,很多一些画画画的不错的,人也不错的,但是就老就缺了一点什么,在一起交流,因为我们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不一样,就觉得还缺了点儿什么,缺什么,就是可能缺我说的,这种殉道的感觉,可能别人看我们也觉得半疯狂,不实际是吧,就觉得你这样做下去有前途吗?你包括我后来调回学校,我们学校的像领导,都是劝学生和其他的青年教师都是说,不要跟这种人来往,因为这样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他的画又不能卖,又不能参加展览有什么意思。

陈鲁豫:那时候的画也没有,多少人是卖的,就那个时候。

张晓刚:能卖了回到学校卖了,有,有。

陈鲁豫:那时候市场才有多小?

张晓刚:虽然小但是,解决生活问题没问题了,解决生活,因为学校它有专门的小卖部,它也经常有些什么,外国人台湾人经常会来,就你只要把画,画完了挂在那,总有人会来买,而且它还好像有的卖得还不错,卖得还挺好的,有的它还根据职称来定价,教授多少钱讲师多少钱,你要卖画的话,其实你下意识的,就会有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一个献媚的瞄准,你就是会去想,别人喜欢什么样的趣味。

陈鲁豫:会吗?

张晓刚:会,我觉得会,只要你想把画挂在那个小卖部去,你就会下意识就会画得漂亮一点,甜美一点,讨人喜欢一点。

 

《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鲁豫【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二至周五 10:35-11: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五 14:00-14:55

         周三至周六 01:55-02:45

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张晓刚——时差人生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5/11/3cef2eed-3f93-4f89-a346-0b4675c4b61e.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