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晓刚:有人哭着买走我的画 然后送拍赚钱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要:对艺术市场的看客而言,知道张晓刚的名字,大多是从他天价画家的身份开始的,近年来连续创出千万画作拍卖记录的他,早年也为金钱所恼,曾在补课班执教以维持创作。用画笔为国人描绘了艺术品市场繁荣,功成

核心提要:对艺术市场的看客而言,知道张晓刚的名字,大多是从他天价画家的身份开始的,近年来连续创出千万画作拍卖记录的他,早年也为金钱所恼,曾在补课班执教以维持创作。用画笔为国人描绘了艺术品市场繁荣,功成名就的张晓刚却自称不是超越一切的天才,反而觉得自己是个俗人。

凤凰卫视5月9日《鲁豫有约》,以下为文字实录:

这里是一座西南边疆文艺小城,这里有四位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罗旭,这里有很多过着文艺生活的斜杠青年,鲁豫来到这里云南昆明,探访昆明的艺术图景,感受小城的文艺气息,对话昆明的艺术大师,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鲁豫:因为当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所谓的天价画家了,所以从一开始,因为我从知道他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样的标签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接受的习惯。之前在别人的画展上,然后在美术界有一个,评论家的一个生日的饭局上,然后吃过一次饭,有过那么几次接触。

张晓刚:在这儿见到你没想到。

陈鲁豫:对啊。

对艺术市场的看客而言,知道张晓刚的名字,大多是从他天价画家的身份开始的,近年来连续创出千万画作拍卖记录的他,用画笔为国人描绘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而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也用画纸一一记录下,历史记忆与时代缩影,他与他的多年老友,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叶永青、毛旭辉、潘德海等一起,构筑了昆明的当代艺术版图,同时,他们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翘楚,鲁豫的采访,正是如今常居北京的张晓刚回到昆明老家,昆明这座地处偏远西南的小城,却走出了如他叶永青、毛旭辉、罗旭,杨丽萍等,无数耀眼而闪耀的当代艺术家,在张晓刚几乎与生命同龄的艺术之路中,他早期重要的蜇伏期,就在这座城市中度过,穿城而过的盘龙江,不仅如护城河一般孕育了世代昆明人,更是八十年代时,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艺术家们,幻想中的圣地塞纳河,他们当时经常集结在此,用青春来为艺术感怀。

张晓刚:这是我们原来老在这儿,出入的地方,那边有一条河叫盘龙江。

陈鲁豫:这就是盘龙江啊?

张晓刚:就是他们书写的什么护城河,后来我们几个年轻人,就把那个命名为什么那塞纳河。

陈鲁豫:那还真是左岸,就看你怎么看了,反正左岸右岸都行。

张晓刚:对,左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叫左岸的。

陈鲁豫:左岸有名呗。

张晓刚:对。

张晓刚的好友,同时也是艺术家的聂荣庆,将当年这些青葱浪子们,为艺术或苦闷或张扬的青春记忆付诸笔端,写就了《护城河的颜色》一书,书中写到那段往事时,总是无可避免的提到左岸宿舍,这是1982年时二十二岁的张晓刚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昆明当地的歌舞团为他分的,一间宿舍,张晓刚、叶永青、毛旭辉等几位日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艺术家们,不仅将这间宿舍当作了他们的据点,更以这几个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多达三四十人的现代文学艺术圈,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苦闷的年轻人们,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而这间见证了他们孤独迷茫的宿舍,却湮灭在城市的变迁中。

陈鲁豫:我们现在去看是你宿舍,原来就是那样子还是已经被拆了?

张晓刚:没有了,没有了。

陈鲁豫:就原来那个地方是吧?

张晓刚:地方还在,只能是看一眼,它这一小段基本上,保留了一点点,虽然这颜色很难看。

陈鲁豫:这个黄的。

张晓刚:原来是黄但不是这种黄,这种小楼,小房子以前老的昆明的房子,就是这个。

陈鲁豫:这种老楼挺好看的,我发现它砖房就好看。

张晓刚:对,原来昆明也是这一带是,属于像法租界一样,这你看房子都模仿法国的街市,现在都变老了,我们的宿舍也是被拆了,弄成一个花园了。

陈鲁豫:我发现当年全国的宿舍,都差不多,北京也当时各种就这样的。

张晓刚:就类似这样的楼。

陈鲁豫:这样的楼很多?

张晓刚:对,我原来不是在歌舞团吗,歌舞团就一个楼,然后有一个院子,那个楼大概有四层楼,一层二层是宿舍和办公室,三层是排练厅,四层是我们舞美的布景间。

陈鲁豫:歌舞团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张晓刚:不知道,主要是跑堂会吧,那什么金碧工商分局这个牌,就是我们原来的楼,现在变成一个花园了。

陈鲁豫:那环境很好?

张晓刚:还可以,环境还是挺好,其实我挺喜欢这条街的,如果能住这个街还最舒服的。

陈鲁豫:对,这如今要是拆迁的话,房价肯定特别贵,应该属于高尚住宅区。

张晓刚:然后就这儿,我的宿舍就在那有个电线杆,一楼是一个公共厕所,我的宿舍就在二楼。

陈鲁豫:你的那个宿舍区,我看有一个你的像。

张晓刚:有一张照片。

陈鲁豫:对,有一张照片,感觉还挺大的。

张晓刚:这个位置,准确来讲是这。

陈鲁豫:二楼。

张晓刚:这个门是我们原来另外,单位的另外一个门,你看这个院子就是,我们原来的院子。

陈鲁豫:那楼就也是这样的吗?是那种?

张晓刚:红颜色的楼。

陈鲁豫:是筒楼吗?就是筒子楼吗?我们叫?

张晓刚:不叫筒子楼,它是一个专门盖的一个,一层二层就是很长的过道,两边都是宿舍,到了三楼和四楼就打出一个很大的一个空间,大厅就是排练厅,排练厅和布景间它必须大。

陈鲁豫:感觉你的房间还挺大的,我看你的那个?

张晓刚:不大,那画的大。

陈鲁豫:多大,十五平米?

张晓刚:没有,大概有十二平米吧。

陈鲁豫:就是你每天人来人往的那个?

张晓刚:对。

陈鲁豫:你最多那房间能待多少人?就大家挤在那儿聊天的时候?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

张晓刚:十几个二十个人吧差不多。

陈鲁豫:然后就有一次,那个东西丢了以后你就关门,再也不让人进来了?

张晓刚:对对。

陈鲁豫:有好多好的画丢了吗?

张晓刚:画没丢,把我钱给偷光了,钱和什么饭票粮票什么,反正还有一个录音机。

陈鲁豫:但当时你的画作没有丢掉?

张晓刚:没人会喜欢我的画。

陈鲁豫:这小偷眼光不好。

张晓刚:就是这,环境就是这个环境。

陈鲁豫:现在看环境挺好的?

张晓刚:对,我那次回来拍,1998年还是哪一年,1997年,我来拍那次照片,我想我从来没拍过,拍完以后第二年我再来,就没有了。

陈鲁豫:那已经拆了十多年了?

张晓刚:对,就变成一片空地,变成一个停车场,现在又变成这样的了,就感觉像一个给当地社区的一个。

陈鲁豫:这应该就是这个小区。

张晓刚:休闲的一个。

陈鲁豫:还挺好的。

张晓刚:昆明原来是一条街和旁边两条街都是这样,而且是石板路。

陈鲁豫:以前是石板路?

张晓刚:对,后来都改了。

陈鲁豫:就你当年住的时候还是石板路?

张晓刚:我住的时候这个已经不是了,但是另外一,那条大街反而是石板路,后来就那一年,突然一下,一年把整个昆明给全拆掉,不到一年的时间。

陈鲁豫:可是怎么办呢?城市在发展那怎么?

张晓刚:另外找个地方发展。

陈鲁豫:所以你现在回来还能找到,当年感觉地方不多了?

张晓刚:没有了,我觉得基本没有了。

陈鲁豫:但你一年不是也得有,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会在?

张晓刚:现在越来越少,原来因为有女儿,女儿两个假期我得陪她,我就带她到昆明来,这样方便一些,所以我在这边也弄一个工作室。

陈鲁豫:你带她来昆明,是希望她别忘了家乡还是什么?小孩没有这种感觉?

张晓刚:她没有。

解说:重游当年的左岸宿舍之后,鲁豫跟随张晓刚的脚步,来到了他如今回昆明时,会光顾的大象书店,这里也是昆明的文艺地标之一,虽然如今越来越少回家乡,但昆明在张晓刚生命中的烙印却始终无法抹去,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盘龙江边的左岸宿舍里,一起聊梵高,谈塞尚的张晓刚和他的朋友们,经过二十余年的岁月沉淀,在艺术里面日臻成熟的时候,及时的遇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井喷期,并在市场的裹胁下,成为了媒体与大众瞩目的焦点艺术家,而回溯这一切的起点,左岸宿舍的那段彷徨与迷茫,也许正是日后,他们在艺术上磅礴创作力的积蓄。

陈鲁豫:您每天交流的话,都是跟画跟艺术有关的?

张晓刚:大多数是这样,不会开玩笑,不太爱说话其实那会。

陈鲁豫:喝完酒之后呢?

张晓刚:瞎胡闹呗反正,完酒就不太记得。

陈鲁豫:但是你现在回过头去看,就是你也以一个第三者的,特别冷静的身份去看当年那帮人在那样的生活,你觉得该怎么样形容他们的生活,是不是挺艺术的?

张晓刚:我觉得挺单纯其实是,实际上那会人不懂,也不懂什么是艺术,就对我们来讲,其实都处在一个,国家刚刚开放,然后呢你自己刚刚开始知道去,要去学习什么东西,大概有一个方向,朦朦胧胧觉得未来,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但是呢,对我们而言呢,又处于一个我们喜欢的东西,跟这个社会好像格格不入,而且不仅是格格入,而且是被社会所怀疑,所边缘化的一个东西,同时你也会面临一个,自信心的挑战,也会面临很多的迷茫,绝望等等这些情绪,因为你还不成熟,还在学习中间,所以我说当时我们买书,都没有方向性,哪有这么多好书那会,我发工资那天,到新华书店去,就看,就只有可能这么大一个书架。

陈鲁豫:就说只要有现代两个字你就买?

张晓刚:对,我就买,我就觉得我需要用这些东西,把自己给武装起来保护起来,然后我在这个城堡里边,我就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社会对我的种种的一种什么。

陈鲁豫:腐蚀?

张晓刚:腐蚀或者叫什么堕落,很多这种很强烈的词,就是我不能向社会妥协,我要保持住我们认为的,很纯洁的很高的这种东西,所以那会儿实际上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很纠结,很分裂的一种状态,一方面你是一个社会中,很普通的一个人,一个年轻人,一无所有的人,另外一方面又想去寻找,某种你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呢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没有人告诉你。

陈鲁豫:当年你们怎么作画呢?如今你的工作室要很大,你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才能够创作,那当年在那样的环境里面,你怎么创作呢?

张晓刚:再小都可以创作,画不在大小,我八十年代我所有作品都很小,都这么大,我当时的房间只有大概只有,八个平米还是六个平米,在美院的时候,什么都在一些床、桌子,什么有的沙发,没有了,空间就这么大,我的有一个我从知青带回来的,一个木箱放着我的一些,那些什么比较私秘的东西,完了上面放一块板子,就是我的吃饭的桌子,也是我画画的一个桌,就只有这么大,所以我只能画这么大纸上的东西,这样画了好多年,那会儿也没有一个概念说,要弄一个工作室,什么要大画室根本不敢想了,到后来慢慢慢慢不够用了,因为后来参加展览多了,那个房间不够用了,我就去借教室画画,也就二十多平米、三十平米,就很大了就觉得已经,可以还可以推开来看一看什么,就觉得很奢侈,那现在就觉得太过分了,真的就觉得太大了。

《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鲁豫【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二至周五 10:35-11: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五 14:00-14:55

         周三至周六 01:55-02:45

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张晓刚——天价画家背后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5/09/801c6ef4-b873-4331-975d-574caafa0b6e.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