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一新:武汉长江新城不会再让房地产开发搞掉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头说:“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在20世纪初期,武汉一度成为了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如今的武汉,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高校云集、产业基础雄厚,而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更是聚焦于此,大武汉的复兴之路也走上了新的征程。

核心提示: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头说:“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在20世纪初期,武汉一度成为了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如今的武汉,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高校云集、产业基础雄厚,而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更是聚焦于此,大武汉的复兴之路也走上了新的征程。

凤凰卫视4月14日《问答神州》,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头说:“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在20世纪初期,武汉一度成为了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汉”与“大上海”交相辉映,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座曾经被冠以“大”的城市。

如今的武汉,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高校云集、产业基础雄厚,而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更是聚焦于此,大武汉的复兴之路也走上了新的征程。

吴小莉:您知道要来武汉就职的时候,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做了交接,三天就成行。据说您成行之前,跟武汉的同事们说:带三样东西给您,一样是武汉的地图;一样是“十二五”规划已经完成的情况,“十三五”规划的草案;第三样是党代会的初稿。是这样吗? 为什么?

陈一新:为什么对地图这么看重?因为我对整个区域轮廓的了解非常重要,地图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一个区域。带“十二五”规划可以了解这个地区“十二五”时期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弱点,你就可以做一个整体宏观上的把握。

那么就“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就是说这一届的市委、市政府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他们是怎么思考的,这些思考你都要了解。

找出武汉最大的亮点

吴小莉: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您在问你们常委的班子,告诉我一下,武汉最亮点的是什么?大家想了想,报告书记,最亮点好像还不知道。但是,讲五六个亮点是可以的。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

陈一新:真有。我到武汉来履职,我首先看亮点,一个城市的发展,它在整个城市的这个功能布局以及产业,那么,你怎么了解,首先从亮点入手。然后慢慢扩展到难点,最后我们才能够提出重点,第一次调研就叫他们推荐一个能够代表武汉最高发展水平的城市建设区块,能够跟其他城市想媲美。他们说,找一个找不出来,找五六个可以。那这五六个也是蛮有水平的,但是与发达沿海城市比,它的城市的品位、规模、功能形象,还是有差距的。

吴小莉:您觉得为什么连自己人都觉得没有一个最亮点出来?                      

陈一新:一个就是他的城市布局是三镇组合,中间有长江,边上还有条汉江,所以两江分割了三镇,过去以来,长江就是一个天界,它影响了一个整体,各个区块都有亮点,这个可能是客观的原因;第二个,也有可能如何站在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更具前瞻性去统筹规划,制定这么样一个区域,作为精心打造的可能。

吴小莉:那么您希望武汉未来的最亮点是什么?                                         

陈一新:我到武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特别是来了20天,就要召开第13次党代会,这是对武汉未来五年描绘蓝图,作为主政方的的一把手,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能够提出带领一个班子成员,经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一个能够适合引领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在这里20天的工作非常辛苦,调研非常密集。

最后提出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发展蓝图,就是提出来要优化长江主轴,同时要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还要打造城市的生态绿心。

未来城市不能再让房地产开发搞掉 长江新城更多的是为后人打基础

吴小莉:继“中国光谷”、“中国车都”之后,武汉计划再打造一张世界级的“城市名片”,长江新城。这也是陈一新在履职武汉之后,第一次参加党代会时所提出,要以超前的理念,世界的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长江新城,有人说是对标浦东,还要高于浦东。             

陈一新:浦东新城新区的建设,它是30年前开始规划,那时候的规划,建设到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代表,中国开放的形象标杆,所以,它的发展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关注。那么,我们武汉是从现在才开始规划,它已经建设了30年,我们可以吸取它的优点,按照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新的潮流、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我们从现在开始规划,发扬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一种境界,就是一届一届的把它做好。我想再过三十年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个城市肯定起点很高。

吴小莉:未来城市样板就有很多想象空间,比如说一些新的科技,一些无人驾驶车、物联网、智能的城市,是不是都包括在内?我们现在有能力规划这些事情吗?

陈一新: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长江新城提出来,我们主要是面向未来,所以我做的工作,首先要把这个空间要预留起来,不能再这样房地产开发一片一片搞掉。

所以,现在武汉是有空间,我一来就发现有这个空间,但没有一种新的、站在未来30年发展的,再回过来看现在的这样一种概念。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长江新城更多的是为后人打基础,包括这个理念的提出,我心中是有底的,应该放什么地方。

但是我也避免决策盲目,因为来的时间短,所以我在决策过程,就留了一步,我只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提出一个要求:就是长江新城必须靠近长江,而且它目前的启动面积有20到40平方公里,未来还有很大的一个辐射空间,需要再进一步发展,它还有空间。

所以党代会报告里面就没有讲具体的地点,就提出了这么一个方向性的东西,然后会议一开完,我们把它交给政协,让政协主席来领衔,发动方方面面来调研,你们提出意见、建议,认为哪里能够真正有这样的空间,能代表武汉未来30年的发展。

打造成世界级的城市中轴景观带

吴小莉:纵观世界,一座伟大的城市,总有它独一无二的中轴线,比例说巴黎,有平行于塞纳河的城市主轴,伦敦有泰吾士河,柏林的中轴线东西走向60公里,横贯全城,北京的城中轴全长7.8公里,串连了天安门、故宫等标志性的建筑,而长江,自西南向东北穿过了武汉,形成了万里长江唯一跨江均衡发展的特大城市,在陈一新看来,长江,就是武汉天然的灵魂中轴线。 

陈一新:武汉的地形很特别,它像一个东南飞的蝴蝶,长江刚好是从它的西南角到东北角穿城而过,不是正东西向,也不是正南北向,它是斜的,所以它的城市布局,它的道路都是沿着长江,跟长江平行或垂直的,这样一个城市的建设,最后形成一个图,就是以长江为轴心,两边是一个对称发展,把五环外的武汉的规划区域沿长江折叠起来,刚好是重合的。

按照我们的建筑理论,一般不可能把一条江作为中轴,但我认为武汉,恰恰就是这条江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中轴,我们可能通过优化规划建设,把它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中轴景观带。

我是几乎利用每天晚上,每天走一段,我把长江一桥和二桥之间的两岸已经走完了,所以从图上看、从实地看,我感觉到,这个中轴如果打造出来,那将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世界第三大河流穿城而过,而且是居中的,这样的一种城市建设,而且它已经有基础了,所以我把它的亮点定义为:近期可启动,近期可抓的工程,它跟长江新城不一样,长江新城是为未来打基础做规划,这个是既要做规划也要做建设。

城市格局:不一定是第一,但要是唯一

吴小莉:与计划用30年到40年分布建设的长江新城不同。长江主轴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样板、三年初见效、五年成规模、十年基本建成”的阶段目标任务,有步骤地推进。而在长江主轴的规划上,武汉表示将会联合美国的顶级咨询机构,由丹麦、荷兰、美国、英国等顶级的设计事务所成立国际设计联盟,并且搭建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设计。     

原本长江穿武汉而过的时候,所有的城市建设也是沿着长江在建设的,那么我们用了长江主轴这样的想法以后,会有什么不同呢?    

陈一新: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格局,我认为这个城市的格局,就是你不一定是第一,但要是唯一。

武汉的唯一在哪里?就是长江,过去长江是一个天堑,现在我把它变成一个美丽的画轴,要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一个带动的支撑点,首先从交通先行,规划好了以后,要抓的第一项,我要打造两条新的交通主轴,一条叫做左岸大道,一条叫右岸大道,顺江而下,左手就叫左岸大道,右手就叫右岸大道。为什么讲这个名字呢?因为它这条江不是正南正北,也不是正东正西,所以说江南大道、江北大道是讲不清楚方位的,所以用左岸、右岸,无论你这个江怎么弯来弯去,这条道你永远能够讲清楚。左岸右岸交通主轴的建设,我想主要是利用我们现在的防洪堤,综合利用,在这个堤的基础上建两条快速通道,把市中心的车辆从这个通道输送到二环、三环、四环,所以形成一个互连互通,快速便捷的一个交通网络。

吴小莉:您是因为到了现场去考察以后,才有这个想法的吗?              

陈一新:对,是的,我去看过,在江上看,在防洪堤上看,在江滩上看,多看以后,我觉得它是有很大的建设空间的,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想法,如果在交通通道上再搞一个轻轨——空中轻轨,上下班时间疏解交通压力,高峰点过去就把它时速降为10-20公里,做观光的轻轨车。

第二个,我们想把这个主轴打造成一个生态轴,现在它已经做了一些建设,比如把江滩做成公园,做成人们休闲、健身的地方,大水来了,它可以疏洪,大水走了,它可以作为老百姓休闲的地方。所以我们从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上说,水上生态、岸上生态,而且这个生态它是根据空间结构立体布局的。

第三个,就是把它打造成一个城市的功能区,沿江两岸是最现代化、最有文化历史积淀的一个区域,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区,所以,沿着这样的资源打造,今后这里可以布局很多文创产业、金融产业,包括高端服务业,近五年内,我们还将建成39个200米以上的高楼,目前已经建到400米的这座高楼将是636米,号称中国第一高楼,我们现在还规划一座高楼是707米,所以今后长江沿线将是武汉现代化的象征。

还有另外一方面,我把它定义为休闲主轴,我们想借用城市阳台,我们不止到两江搞左岸大道和右岸大道,我把它们延伸出来,做成一个大的平台,平台上可以任意的想象,长江的宽既不是太宽也不是窄,146公里的阳台,上面的阳台,下面是停车场,而且到夏天,是一个很好的去处,而且这个城市阳是绿色的、信息化的,是给市民很好的一个大礼包。

吴小莉:一届政府5年,这样看起来,起码要三届、四届政府才能完成长江主轴的规划,担心不担心后面没有办法持续下去?

陈一新:我看随便哪个人来接任,看到这样一种地形地貌,这样一种城市的发展基础,特别是武汉要形成自己的亮点,他必须要这样干。

第二个,我们也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就是长江主轴,我们要把这个决策变为人民的意志。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充分酝酿、讨论,如果可以,我们就把它作为立法,那就一届一届接着干。

任何事情,现在一个大的、好的工程,一届是干不完的。如果一届干完,那这个工程是粗制滥造。所以我一提出这个事我就讲,我只是开一个头,未来的一届接着一届干。我相信未来也会把长江作为城市的亮点去打造。

水,这篇文章,将是一篇大文章

吴小莉:武汉又被称为江城,没有哪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关系如此的亲密无间,1000多年前,由于长江江水的冲刷与泥沙的淤积,逐渐形成了陆地洲滩,诞生了武汉的雏形,而后在长江灌溉出来的沃土上,“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了天下粮仓,也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对抗、争斗,不休不止。在武汉地方志的记载中,“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武汉一次,有着“百湖之城”的武汉在2016年7月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一时间“去武汉看海”成为了网络的热词。

第一次调研您就提出了“四水共治”,其实您在主政温州的时候提出“五水共治”。

陈一新:是基于我在浙江温州的治水经验,到武汉以后,武汉的水资源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所以一来一看,发现它最紧迫的问题是防洪防涝水,“到武汉看海”去年曾经成为媒体的热点,就是因为发生了涝水,南湖地区的十多万的老百姓深受其害。

第二就是防洪水的问题,防洪水,长江主干道防洪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许多地方都能够抵挡百年一遇的洪水,但是一些支流,一些小江小河防洪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一些水库的堤坝的加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以,防洪水也是武汉的一大任务。

更为艰难的是治污水。

吴小莉:其实我很讶异,就像您说的,水是武汉人的宝贝,而且武汉人的平均水资源高于全国的35倍,它其实是一个很珍贵的东西,怎么它的污水严重度,让您两次跟我提及“问题很大”?

陈一新:我们现在全市要加强重点监控的有89个湖,40%属于劣五类水和五类水,这其实是污染非常严重的,看似问题在水,实际上根子上岸,这些污水都是岸上流入湖里的,所以岸上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将是我们治污水的重中之重。

第四个,今年我到武汉以后,一些老的小区城区断水。

吴小莉:这跟大武汉的形象不太符。                                           

陈一新:这个也是许多城市的毛病,就是过去的城市供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比较小,现在高楼建起来了,要压力才压的出去,所以,那些管网都不适应,再加上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从这些方面来看,武汉确实要“四水共治”,我们提出要“系统治水、科学治水、要依法治水、要源头治水,还要全民治水。”真正护一城清水,绘两江画轴,显三镇灵秀,武汉可以做到。

所以,我们讲,水,这篇文章,将是一篇大文章。所以我给它概括为,“四水共治”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命,都是老百姓的呼声。

陈一新:东湖现在的一个工程就是东湖跟长江的连通工程,这个工程,总投资30个亿,主要的目的就是枯水季节把长江的水引到湖里来,风雨季节把水引到长江里去,起到一个江湖调水的功能,所以这个也是我们治水的一个重要工程。

吴小莉:马上6月份就开始到汛期了

陈一新:现在的进度要求是5月底基本这个渠要搞好,武汉的一个防水特点就是,进入5月底就进入汛期了,所以我们这些工程都要千方百计赶到5月底前完工,能够投放使用。

具体怎么搞,首先,我们就从抓排涝水入手,武汉排涝水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比较多,我们的排涝能力比较弱,经过有关专家的测算,我们的整个武汉需要的抽排能力要有2000个流量,现有的排涝能力只有1000个主方,1000个流量,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有14个工程,这些建成以后,我们的排涝能力至少提升50%以上,同时我们又各个区跟市都要配备一批机动的、能够移动的、车载的排涝能力,哪里有险情就集中开到哪里,这也要达到100个流量,所以这样加在一起,今年5月份之前我们就可以达到1600个流量,所以按照常规年份,我们只需要1600个流量就能够确保这个城市不涝水,不正常年份,大的要2000个流量,但我们想明年再抓一年,把那500个流量再补上,那我们到明年就有2100个流量,防涝的能力会大大的增强,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些工作,来实现我们治水的目标,确实是我们改善水生态,用好我们的资源,真正让水来造福百姓,变“水患”为“水益”。

《问答神州》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吴小莉【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五 19:20-19:50

重播时间:周六 06:25 11: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专访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上)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4/14/8c2ee8aa-2f9b-425e-a755-7a88d8cd144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