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季鸾弃“政”从“报” 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催化剂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他用手中的一支笔影响了一个年代,蒋介石称他为“一代论宗”,毛泽东说他“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国共两党同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无人比肩,他就是被周恩来誉为“报界宗师”的张季鸾。

蒋介石见张季鸾后对其好感日增 每日必看《大公报》

解说:自郑州一晤,蒋介石对张季鸾的好感日增,他每日必看《大公报》,并让人在办公室、公馆、餐厅随时准备最新一期的《大公报》,方便他翻看,然而张季鸾敢说敢言也常常引起国民政府的不满和抗议,为了安抚张季鸾,国府宣传部还曾试图用金钱收买他,在当时利益输送和买卖文章也常见于报端,为了顾及面子他们拟用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津贴”。

王润泽:张季鸾他对津贴他是反对的,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他曾经就是,国民党给他了一笔津贴,那么张季鸾拿到这笔津贴的时候呢,他在这个编辑部当中他就拿着这个汇票支票,他就跟大家讲他就说我们做报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说在金钱面前我们不能够不能够动摇,就说这个津贴呢在津贴方面我们一定要站得住脚,就给大家上了一堂课,他当时讲就是说民国的新闻界大家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大小而已。拿了津贴之后呢,那你的言论就不独立,谁给钱就说什么,我们当时整个中国的这个新闻界他是不满意的,当时不仅他不满意,很多有这个新闻的这种理想的人都不满意。

解说:1934年夏,蒋介石在南京大宴百官,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蒋的左边就坐的竟是一介布衣的报人张季鸾,两人谈笑风生,蒋介石还频频给张季鸾斟酒布菜。

张育仁:蒋介石呢他把他那个,就是他政府的一些很多官员都是看成了部下,但是唯有张季鸾是平起平坐,他把这个张季鸾称为是国士,就是忠心于国家,能够给他提出那些建设性意见的人,他非常尊重他。

解说:1937年年初,张季鸾夫人陈筱霞为他诞下一子,取名士基。当时有人发贺电称,公以文章报国,天以石鳞赐公。

重庆老报人张炳富,201510月刚刚度过他100岁的生日,老人一生都与报纸结缘,少年时曾是街头卖报的小报童。

张炳富(《大公报》老报人):那阵重庆的报纸的规矩是什么,就是说一块二角钱,你只交报社交十分之七,其余的三分再有那个邮资也是你的,那就是说一块二角钱,我可以每份报纸我可以得5毛,就是这样,我就是靠推销报纸来赚我的生活费。

解说:1940年张炳富被大公报重庆馆录用,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张炳富:我当时主要工作重点是在内江支馆,因为冯官在那里,冯玉祥搞县级运动,宣传抗日,在这些地方的师生捐资买飞机大炮,他来搞这个宣传运动的时候基本上我都跟他在一起。

解说:1938年到1943年间,日本对战时中华民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造成数万平民伤亡,超过两万幢房屋被毁,张炳富也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位处重庆嘉陵江畔的李子坝大公报馆,也多次遭受日军空袭。

方汉奇:我在重庆三年,就是大轰炸的时候,我就在重庆,这日本人欺负人,《大公报》是被炸掉,第一次被炸,它那个李子坝的工厂都被炸了,后来它搬,搬到这个嘉陵江边的一处继续办报,纸都是土纸,很粗糙的纸张,平版印刷机,每印一张要翻这么一下,那个老机器,字都是铅字,一颗一颗地要捡,要手头上排版,一个字一个字地捡,捡完了之后还回架,把这字回架,因为它没有铸字机。

张育仁:但因为那个时候呢,重庆因为经常遭空袭嘛,所以呢就到处都挖的有防空洞,所以呢这个实际上他们都做好两手准备,就是一有那个空袭警报拉响就朝防空洞跑,而且有些机器设备办公桌都在那个防空洞里边,所以实际上是长期处于这么两边跑的这么一个境地,关键是他们还要这个就是说比如说轰炸,他们往往是冒着轰炸的危险,要到这个底层民众当中去采访,所以经常都有受伤的这个情况。

抗战期间《大公报》6次迁馆 绝不在沦陷区下出版

解说:重庆大公报馆记者张炳富,这是一份民间报纸的抗战缩影,八年抗战期间《大公报》辗转沪、汉、渝、桂和香港六次迁馆,冒着隆隆炮火,也绝不在日寇沦陷区下出版一天,而身为《大公报》主笔的张季鸾他在抗战开始便定下明耻教战的报道宗旨。

方汉奇:从“九一八”开始,在张季鸾的这个指导下,《大公报》的这个文章,他那支笔主要是用来抗日的。

刘宪阁:当时很多人的回忆就是说,而季鸾先生的一支笔不下于克虏伯火炮,每当国家陷入为难,人心陷于动荡的时候,季鸾先生的文章一出来就有镇定人心之功效。

解说:在中国战场上除了战士,还有记者,许多《大公报》记者每每冲在一线发回珍贵电稿,张季鸾便及时审读,并连夜校对排版,每逢与报社同仁开会他便鼓励大家当好一名记者。

张育仁:过去的记者节是92号,就民国时期,张季鸾他对这个“记者节”他做了一个阐释,他说我以为记者节应该有两个内涵,一个就是记者的节日,另外一个更重要就是记者的节操。

解说:19415月《大公报》迎来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新闻服务奖”的殊荣,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该奖。

张育仁:在获奖的这一天,张季鸾呢他专门发表了一篇叫“致本报同人的声明”,他在这个当中写到他说中国的报纸有一点与各国报纸不同,就是很多国家的报纸作为一种大的实业经营,而中国报纸原则上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什么叫文人论政,就是文人要积极地参政,要引导政治文明的走向,同时要监督政府,引导民众由传统的臣民变成现代文明国家的公民。

解说:19418月,张季鸾病重,接替他主持《大公报》笔政的王芸生,曾到张在重庆郊区的住所看望他,当时正值日寇飞机对重庆日夜进行疲劳轰炸,张季鸾拥被而起,由张季鸾口述,王芸生执笔,写下了抗战名篇《我们在割稻子》。

方汉奇:我们在割稻子就是回答日本人,我们没有被你瘫痪,我们在割稻子,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还在生产,我们还在继续抗战。你拿我们怎么样,主要是对敌人的一种藐视。

刘宪阁:当我们找不到一个乐观的理由来鼓舞人心的时候,张季鸾就突然想到换一个角度,而站在一个比较空灵的一个角度,说我们在割稻子,我们割稻子下一步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就有稻子,我们有稻子就可以磨出像样的粮食来,那么我们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吃饭,我们就可以坚持,我们就可以把抗战更好地坚持下去。

张季鸾坟墓文革期间遭破坏 海外人士看后流泪

解说:然而遗憾的是张季鸾并没有等来抗战胜利便离开了人世,194196日一代报人张季鸾在重庆与世长辞,终年54岁。次年4月,张季鸾灵柩归陕,葬于西安。七十五年过去,张季鸾在西安郊区竹园村的陵墓已是碎瓦颓垣,满地荒草,竹园村70多岁的骆奶奶自上世纪六零年代嫁到竹园村,她亲眼目睹了陵墓的衰败。

骆奶奶(西安杜曲镇竹园村):那会呢咱也还小,那会呢咱二三十岁不知道啥,光知道这里埋了一个人,当时可怜得很,都没有人来看你,给你来送一些纸,你也一路平安,也没见过你的家人,这几年我不放羊了,老伴有病了,那几年在看羊是在这,那时我经常在这里祭拜,祈祷家人消灾消难,保护着一个小村子。

解说:张季鸾唯一的儿子张士基解放后参加高考没通过政审,后来当了一辈子的工人,“文革”期间张季鸾墓前的石供桌被造反派搬走,用作饲养牲口的食槽。

李赋英(张季鸾外甥女):张先生的这个坟,在那个时候就是那个坟头剩下半个了,周围都是荒草,人家台湾的,还有从那个美国回来的那些老人到这个坟上来,一看成了这个样子人家就是流着眼泪走的。

姜楠:2000年在倚靠张季鸾陵墓的南边,兴建了一家养猪场,臭气熏天,虽然张季鸾的后人一直抗议,但养猪场并没有停歇,直到2014年的10月经榆林  与西安市政府协商,张季鸾的陵墓终于迁回榆林,葬于东沙公园,一代报界宗师也终于在陕北的高山丘壑找回了根。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 00-09: 35

          周一至周五 16:15 – 16:5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顿雨婷 PV087]

责任编辑:顿雨婷 PV08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民国先生(上):第五集 张季鸾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4/07/ec2c93d9-53a1-4648-b84e-00fba61357d2.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