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女孩和老妇人都能做 这门手艺帮助深山苗寨脱贫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在国内有很多工艺精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产品,这些传统手工艺资源没能被充分推广,也没有与现实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现如今有一些地方的手工艺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且接受。

核心提示:在国内有很多工艺精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产品,这些传统手工艺资源没能被充分推广,也没有与现实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现如今有一些地方的手工艺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且接受。

凤凰卫视3月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男: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

男:穷的吃白米饭都吃不上。

黄大凤:说起这事人都要流眼泪了。

习近平:现在脱贫啊,不能胡子眉毛一把了啦,要精准,真正要扶真贫真扶贫,这也是我一直牵挂的事情

姜楠:我手中拿的这个银碗是青海湟中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手工打造的,除了银碗的制作,还有唐卡绘画,手工木雕等传统手工艺产品,这是当地政府为解决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而挖掘、打造的手工艺产业,培养了一批民间手工艺者。其实在国内有很多工艺精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产品,这些传统手工艺资源没能被充分推广,也没有与现实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现如今有一些地方的手工艺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且接受。

苗家刺绣绣出了美好生活

解说:这里是贵州省施秉县的黄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有百年历史的苗族古村落。黄古村地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仅有的平地都做了耕地。寨子里留守的主要以老弱妇幼为主,田里的农活都由妇女承担。

邰昌香(施秉县黄古村绣娘)一个人在家发秧苗、栽秧和收割谷子,别人在下雨的时候都跑回家来,而我在下雨的时候出门,我不怕天下雨,就在电闪雷鸣乌云黑的时候出去,淋着雨水来打田。我就想我的小孩,我吃饭都吃不下啦,小孩,妈妈我没有钱吃饭了,我就头痛啊,吃饭都吃不下。

邰冒福(施秉县黄古村绣娘):孩子们这么大要跟我,我带他们下地干农活,下田栽秧,想到这些觉得苦得很,我就自个儿哭,想起大的背动10斤化肥,可能是10斤化肥吧,就这丫(大娃苗名)背10斤化肥,我就拖他们去干活,辛苦得很,想到这些我就哭呦。

解说:黄古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单一,距施秉县城70多公里,过去去一趟县城往返就要一天的时间,偏僻、落后造成黄古村成为施秉县最贫困的村寨之一,过去人均收入不足六百元。

潘万英(施秉县黄古村村民):我们都是搞那些农田,没有什么收入,就搞那些农田,那米是可以拿来吃,就可以了,菜我们自己种点,不用钱去买了,收入一个月都没达到一两百。

解说:生活虽然贫困,但是苗族妇女在农闲休息的时候会开始打扮自己,在穿着的衣服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小到十来岁女孩,大到花甲老妇都能刺绣。

潘万英:在我们苗家很小的时候就教了,好像是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绣吧,以前我们都是绣来穿的。

解说:蒋秀菊从小就和母亲、奶奶学习刺绣,长大以后看着自己的绣品她常常在想这么好的绣品把它当成商品拿出大山,展示给世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刺绣艺术,同时也为当地苗家妇女增加一份收入。

蒋秀菊(施秉县苗绣产业发展人):她们在家里老是做刺绣的,然后觉得这个刺绣挺好,为什么不能让它走出大山呢,我就这么想。然后我嫂子也在做这个,我就慢慢地爱上了这个行业,然后我就想把它把这个传统刺绣变成钱,变成商品。后来我就慢慢地琢磨琢磨,我就不要工作跟我嫂子在做。

解说:2011年嫂子车祸身亡,蒋秀菊一人扛下公司的担子,从刺绣的品种、样式到疏通销售渠道,联络客户,每件事情蒋秀菊都亲力亲为,从来不敢放松。

蒋秀菊:我们去政府搭建的一些国际平台,我就,他们有一些也是交流,然后跟我有一点关系的,我就把他们的通讯信息全部留下来。然后过后以后我觉得他们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或者有可能成为我的合作伙伴,那我就去跟他们对接,打电话,后来打电话,就是电话有些东西始终说不清楚,我就带着我产品的样品去他们公司。

解说:为了让绣娘尽快与市场对接,蒋秀菊成立了小河村苗绣基地,专门邀请了四位有经验的老师对绣娘进行培训,培训后的绣娘可以在基地接单刺绣,也可以将绣品带回家,闲暇时间完成绣品制作。

蒋秀菊:她们这种刺绣基本上基础知识都会了,但是就我们要去就我们有订单,订单的一些新图案、花纹,然后就来这里培训她们,培训她们会了的话就发产品给她们做,她们把这个产品领回家,不会做她们又来这里相互交流和学习,就是那些培训的老师以及我就会不定期地在这里来指导她们,看看她们绣的那个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的重新再做、再学习。

蒋秀菊:每次接到新的订单蒋秀菊都会在苗绣基地对绣娘进行培训,及时将绣品的绣制要求告诉绣娘们。

蒋秀菊:通常就是我先做一个图形在这里,就照着做,不会,我再跟她说几针,数那个纱子嘛,一颗纱一颗纱的数,比如说第一针两颗纱,第三针四颗纱,然后就数,数到六颗纱又回来。

解说:绣品的质量决定价格,这是蒋秀菊一直坚持的原则,一块绣片按照绣得难易的程度和粗细水平来决定绣片的价格,对于完成好的绣娘也会有所奖励。

蒋秀菊:我对她们就是虽然在工艺上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在工资上面,工资发放的时候比较及时,就不像有些公司那样的,你的货发下去了没钱收,还是在拿来的时候要扣别人很多很多钱,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做的好奖励20块钱,我给她们之前都说好了的,就是说有,我公司要履行我的承诺,这么多年她们也,只要有产品拿下去,她们就是没有特殊情况她们就会接单了。

解说:除了小河村苗绣基地的这些绣娘按时完成订单任务以外,蒋秀菊每个月还要到一些偏远的苗寨,从其他的绣娘手中收一些好的绣片。

王瑾瑶(记者):哇,就是围在,围在腰上的。

蒋秀菊:你看看这个,这个挺美的。

王瑾瑶:哎呦,真是。

蒋秀菊:跟我这个配是不是很那个,很漂亮的。这次我们就是要收这些吧,她这个绣得挺好的,但是有这一件绣得不太,线有点长了,不过没关系,她这回去我用那个弄一下就行了。最难的锁绣她是做得最好的,最难的做得最好,但是她忽略了这种的,这种有点线有点拉松了一点点。

王瑾瑶:有点松。

蒋秀菊:下次紧一点点就行了,你看这个,你看她整体效果做得非常好,这个是一千块钱,这个一千块钱,因为这个是只袖子,全部是袖子,价格是一样的。

解说:潘万英是蒋秀菊三年前培训的学生,现在每天在家里刺绣,年收入有3到4万元。截至到2015年蒋秀菊在施秉县地区培训了700多名绣娘,一个中等技能的绣娘年均收入3万元,相当于贵州农民收入的5倍多,美丽脱贫逐渐变为现实。

小小竹编编成了四川支柱产业

解说:青神是中国唯一的竹编艺术之乡,陈云华从事竹编艺术的开发研究四十多年。陈云华的爷爷是一名竹编手艺人,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的他也学了这门手艺,1980年代初期陈云华在当地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候看着学校里一些没有考上学的学生每天在家无所事事,他萌生了开办竹编班教授孩子们手艺的想法。

陈云华(青神县竹编产业发展人):那个我的学生回到家里面,有些没考上高级学校的,比如没考上中学的,就在家里面到处乱跑,无所事事的,后来不是把土地下到户,集体所有制有所改变过后很多人都需要出来学手艺,所以我就把这些小学生组织起来,然后跟我一起学竹编。

解说: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陈云华与孩子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编出了各式各样的竹编用品。不久在一次学校的交流活动中,一位日本学者看到了陈云华巧手做出的竹编。

陈云华: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应该是扇子比较行销,电风扇很少,那个时候空调也很少,1980年代,所以有一个日本人他说你能不能够编我的首相,他把那个头像拿来,让我给他编在扇子上,很精美的那种扇子一样的,把这个头像编在上面。比如说把太皇后编在上面,就一把扇子,送给他,他很高兴的,这样子的。当时一把扇子我们只收20块钱最多,后来我卖了他100块钱,这个扇子很小,就是2分钱的竹子成本钱,卖了一百块钱。我就感到很高兴。

解说:一把竹扇竟然能有这么大的价值,这让陈云华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在他看来这项古老的技艺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所产生出的魅力,应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

陈云华:我心里有种感觉就觉得太好了,这个竹编能够和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它就有非常大的市场。编了这个过后我就发现这里面有很大一块商机,所以我就开始把中国的一百个皇帝,就现在我的博物馆里的一百个皇帝,叫中国百帝图,我把它拿来照着图把它编出来,编完之后1991年在台湾卖了四万八千美金,哎呀,这个真是不得了。

解说:陈云华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他要让中国的竹编文化走向世界,他决定在他生长的土地上开办合作社,带动整个竹编产业的发展。

陈云华:我们是1997年到2002年吧,这段时间筹备合作社的这个情况,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这个时候把这个钱拿回来,就全部换成了人民币,换了五十万左右,就现在这竹艺城,也就是说第一张画就是中国竹艺城的第一张画,就是这中国百帝图修起来的。所以我后来发现商机非常大,非常好,所以我就把,这个带来一个启示,就是只要把竹编这是民间的艺术,这个竹编艺术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它就有广阔的市场。

解说:其实早在1970年代陈云华就曾带领部分村民在村上办起了四川省青神县第一个竹编作坊,周边很多和他一样的篾匠手艺人都有了固定的劳动场所,成为职业竹编人,这也是青神竹编产业最初的起源。而如今陈云华的合作社已经有了五百多人的规模。

陈云华:我是想把农民全部组织起来,现在我们有差不多500户吧,500人吧,都在我们的合作社里面,他们非常好,这20多年来,这以前和我们以后,合作社是以后要求成立的,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把我的竹编,比如像这个竹编,这个竹编它只要一订货,我最多的时候一订就是十几万、二十多万,一年是三、四十万个,我自己肯定完不了,怎么办,我就把我的这个技术教给农民。

解说:陈云华希望竹编产业能够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1984年他在青神县南城乡举办了首期竹编艺术培训班,从此之后他就走上了培训竹编技术的道路,共举办培训班500多期,培训了数万人,带动竹农走上了竹编致富之路。

兰学红(青神县竹编手艺人):当时大概就这样想的,就如果我把这门手艺学会了,一个只卖一千块钱我就满足了,当时就这么想的。后来我就看了,他们有些在那里编我就看,看反正也不是很复杂,我就问那个工作人员,我说一般的情况多长时间能学会,那个工作人员就和我说,他说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一般就说,天天学,不懂就问,三个月就可以掌握最基本的,三个月就可以掌握最基本的编织方法。所以说我当时就暗暗下决心,就开始学习这个竹编。一个月不到两万块钱差不多,每年能有一二十万,就这样子。这个竹编改变自己的生活,编出了楼房,编出了摩托车,编出了小洋楼,编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

解说:一步步走来正是因为陈云华的带动和引领,竹编产业已经成为青神乃至四川的知名产业,而这些各式各类的产品也正销往世界各地。

陈云华:我下一步打算,我们省政府把这作为一个四川的五大支柱产业,竹编,青神竹编,青神竹编做产业,现在就想把这个竹艺城搞成三平方公里这么大一个规模,然后把这个竹编产业链延长,把它做大,而且现在我在做一个什么,把所有的家具一套全部编。米兰家具公司他们跟我说,他说他们现在的家具会很好卖,就一个马桶就是几千块钱,他说将来马桶都要是竹编编,编出来以后,它是非常新奇的一个东西,非常漂亮。所以这种情况下,那么我们的竹编就有很大的市场,如果真正把生产艺术和当代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它就是一个很长的生产链条,我觉得非常不错,农民会收益更大的。

解说:从贫困农民家庭的竹编小买卖,发展到成为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办合作社、产业园,陈云华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与经验,发展了竹编工艺品的市场,在他的眼中,竹编不仅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石阡苔茶:将传统饮茶习惯变为产业发展

解说:石阡人喜欢喝茶,爱泡澡,民间流传,石阡茶,温泉水,天天喝,九十八,但是石阡在过去茶叶种植面积不到万亩。从2006年开始,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石阡县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到目前为止,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2.5万亩,石阡也成为中国苔茶之乡。

皮贵怀(石阡县县委书记):高海拔,寡日照,多雾,茶叶一般是生在深山里面,长在山上,和树林为伴,长出来的芽比较粗,叶比较壮,节间比较长,香味比较浓厚,作为饮品非常适合,富含钾,对人体有抗疲劳的作用。石阡的老百姓都比较喜欢茶叶。第一轮退耕还林的时候,2009年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大规模种茶。

解说:龙塘镇大屯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农村,当村里推广种植茶叶时,世代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对于种茶很多人都不赞成。

周绍军(石阡县大屯村村支书):当时我们宣传种茶,他说种茶不能当饭吃,他就不想干,当时他的观点就是这样,种茶的时候很多人你在这里组织种,他在那边就骂人的,因为他这个年龄结构,这层年纪的人他没走出去过,他不知道什么,他只知道家里面每年种的我能够不能够受到饥荒的影响,他就怕这样子。

解说:龙塘镇是石阡苔茶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仍保留有700多亩的百年老茶园。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的地理环境也坚定了周绍军种茶的信心,他自掏腰包,流转300亩土地种植茶叶,但是对于周绍军来说,第一次种植茶叶没有任何经验。

周绍军:包括我自己什么都不懂,因为我以前是在广东打工,打了十多年之后回来这里,就是根据广东的经济理念怎样去干,但是对于市场,对于包装,对于品牌,什么都不懂的,包括这个茶叶的食品安全什么意识都不懂的。通过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得到政府相关的培训,技术培训、市场培训,所以逐步逐步地慢慢地成熟了。

解说:由于很多村民对种茶持怀疑态度,合作社成立之初全村只有14户加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周绍军组织村民多次到湄潭茶园参观学习,坚定大家种茶的信心。

周绍智(石阡县大屯村村民):村里面带我们去参观了,看人家是怎么个搞法。我当然愿意喽,我现在不是讲了吗,我一亩地,人家拿百块钱,他还不太想拿,我种茶叶,我请人家揉、掐一天就得750,你说种粮食那哪行哦。我就说我的茶叶,我每年有将近一万多块钱,加上国家也有补助,加起来将近两万,光是我们两个人能吃多少,一点点的粳米都吃不完。可以说生活就过好了嘛。

解说:周绍军在全村引入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了茶叶种植、管护、采摘、销售等一条龙式产业链,这样保证了茶叶种植管护的质量,同时又保证了销售的渠道,将产业致富落到了实处,合作社现在已有582户村民加入,茶园面积发展到了近万亩。

周绍军:我们专业合作社现在是农民拿土地进来,出劳力,其他成本就不是他的投入了,他就要占60%的分红,它就是这样。所以通过我们茶叶的种出去以后,占的品牌效应和分红的效益跟他们逐家逐户的宣传之后,他们慢慢通过,逐渐逐渐的市场效应接受,所以他们才全力参与的。

解说: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进行规范化管理,年底以合作社纯收入的60%分红给入股农户,这样减少了农村闲置土地,也确保了茶叶种植的管护,而贫困户在合作社里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游德喜(石阡县茶叶种植大户):精准扶贫户,我们对他们的帮助还要大一些,我们有可能达到10块钱,每斤茶青多付10块,不是精准扶贫户的,不是困难户的我们就5块。2015年脱贫的49户已经脱贫,现在还是精准扶贫户的还未脱贫的另外还有46户,还没有脱贫。2016年可能有二十几户脱贫,2017年、2018年就全部脱贫。

解说:柴家军准备将自己的两亩土地入股合作社种植茶叶。

周绍军:这就是第一页,这个就是哪个来了,就这里,每天负责人来没来要签字,哪个村的,哪个组的,全部按这个做,必须得本人签字。如果他没有来,你就不要签字,知道吧,一定都不能作假。

柴家军:那肯定的。

周绍军:一定要真实,因为我们办这个确确实实要办成资深产业,办成健康产业,我们还要把这个形成签字以后,还要形成公示栏,这个要做一个公示栏,你哪点做差了也给上,做好了也都要上公示栏,全面宣传下去。就是不刚说了你做差了,大家就会监督他。

柴家军:那肯定是。

周绍军:以后就是整个村子全民形成共同合力来干这个事情。

解说:作为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周绍智夫妇将自己七亩田地入股合作社种植茶叶,如今他的茶叶已经到了盛产期。

周绍智:七亩地不算多,平均要搞2500块钱左右一亩,我计划到一万五千多块钱的收入呢,他们给我剪了,秤一秤,写个条条给我。我们这个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搞的,现在90%的人都愿意(加入),高兴了。

解说:合作社每年将分红的20%纯收入注入村集体经济,这样不光是农户获利,更重要的是村集体经济壮大以后为村里每位老人都上了医疗和养老保险。如今大屯村90%以上的人家靠茶为生,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茶的情谊越来越深。以茶产业为依托,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的入股分红方式,经过七年的发展,大屯村人靠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

姜楠:施秉县的苗绣,青神县的竹编工艺,以及石阡县龙塘镇的苔茶种植,这些是提高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手工艺人收入的一种办法。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成立农村手工艺合作社,手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将传统技艺融入新锐设计,让中国的手工艺产品更具时代气息,不仅仅是保护和发掘民间手工艺,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人群改善贫困面貌,达到脱贫的目的。

钱建超(重庆市彭水县书记):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这就是我们全面奔向小康具体化的目标。

朱桂云(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区书记):让一方老百姓就是真正的从旅游发展当中来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姜宁(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书记):我们的乡村不再贫穷,都能够成为宜人宜居宜游的幸福家园。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 00-09: 35

          周一至周五 16:15 – 16:5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承诺2020——中国扶贫纪事(四)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3/09/e0ff6ab9-0f97-4c1e-bc33-b565075cec17.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