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18000人争夺故宫60个岗位 一流大学硕士才有戏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内容: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5年的单霁翔在任内进行了许多改革,包括故宫人迁出故宫,实行故宫限流,建立文物医院,组织人才队伍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建设单霁翔心中的未来故宫。

专访:

吴小莉:在故宫这样一个静静、安静的地方去做这样的一个可能是终身喜爱的一个职业,但是确实是日复一日的,一个比较枯燥的事业。所以现在故宫,您说很多人愿意来做这文物修复的工作,更容易招人了。但是据说在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故宫的这个招考员会说:你们确定要到故宫来吗,不是你们想象中的这么兴奋的事情,很多时候,是很枯燥的,很多考据,还要做一些重复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情况?

单霁翔:是的,因为反差太大。人们想到故宫,是观众熙熙攘攘的,每年接待上千万的观众。那么居然在故宫的一个部门。

吴小莉:一个小角落。

单霁翔:要在那里面静静地,面对着一件这个文物,要跟它对话,要好几个月。比如修一件漆器,我就看到我们的员工修一件漆器,过了好几个月,他还在修这那件漆器。我说要修多长时间,他说七个月。我说为什么要修七个月呢?他说北方,北京最暖和的季节,潮湿的时候,一天才能刷两道漆,平常一天只能刷一道漆。

吴小莉:它要自然风干?

单霁翔:对。他每天定时,他来刷这一道漆,然后一定要刷一百道漆以上,那个漆器要120道漆,才能把它损伤的部分刻画下去。所以这样的一个耐心,这样一种默默无闻,绝对是工匠精神。所以要事先跟这些年轻人要讲好,你从事的是这样的工作,并不是完全说像电影明星似的,在这个片子里面演的,要经常能够对亲友、对同学们展示,而是你是要默默无闻地来做。很多人都接受。

吴小莉:听说故宫文物部门,是不主张加班的,但是主张慢工出细活,就像您说的。那现代人,其实挺浮躁的,灰墙外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在这,咱们要静静地工作,这种落差,他们能平衡吗?

单霁翔:这个环境,他们窗户这边是红墙,这边是城墙,在里面做这样的修复工作、研究工作。他们是把文物视为有生命的,他们在跟文物对话,并且他们所对话的对象,都是过去杰出的工匠所留下的精彩的一些制品。所以他们在自己的责任和自己的使命,是有非常深的感受的。

解说:采访中,单霁翔说:尽管故宫文物医院的文保修复人员的编制已达200人,这要比大英博物馆或者卢浮宫文保科技部三四十人的规模大很多,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故宫文物修复的需求。而与文物修复相比,令他更为担忧的是:有关古建筑修复手艺的传承。

吴小莉:我记得我在2012年采访您的时候,您那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人才的青黄不接。尤其是在那个时候说:五六年后,大概有30%的故宫人,年龄到界了。也就是再过一两年,差不多就是这一批老的工匠或者老的这个手艺人,就要退休了。

单霁翔:对。

吴小莉:怎么办,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了没有?像刚才我们提到有些是返聘了老师,但有些老师就是退休了。

单霁翔:故宫的文物藏品和文物建筑,是两个门类。在文物藏品这块呢,这些年我们的梯队基本建立起来了。年轻人报名的也很多,愿意开始进入故宫医院的也很多。另一方面就是古建筑,今天的传承,我们还是比较担忧的。

吴小莉:怎么办呢?

单霁翔:那么古建筑就是我们申请国家特殊的政策。比如遇到了一些难题,就是故宫的古建筑修缮,要有传统的工艺技术支撑。但是呢,现在是招投标,招投标招标的公司并没有队伍,它只是管理部门。那么中标以后,它就会寻找队伍,用比较低的价格,找我们叫包工头,包工头去找社会上的一些价格比较低的这些工人。但这些工人往往没有修过古建筑。他只是按照管理者的,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手头他没工夫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第二个就是材料问题,过去修古建筑的材料,都有建材基地的。皇帝比如像苏州的这个金砖,比如门头沟的琉璃、山西的琉璃,这些今天基地都没有了。我们招标,政府采购来的材料,那么是货比三家,如果真是比价格的话,谁便宜谁中标的话,往往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材料。还有就是传统工匠,年轻人,真正学瓦匠,学木匠,像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年轻人不爱学。那么可能就是一些比如河北的、山西的、山东的一些年轻人学。学完以后没有北京户口,进不了北京。还有我们的老师傅,到年龄要退休。过去呢,身份不是干部身份就不能返聘,那么他们到点就离开了他的岗位。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遇到的难题。

解说:2002年,故宫启动“百年大修”规划,计划持续到2020年故宫的第一个600岁生日。然而这场持续数十年的修缮计划,因工程质量不过关,一度被故宫叫停一年多的时间。单霁翔说:“如果用这种方法修,修一栋会坏一栋。我们没法负这个历史责任。”

吴小莉:您当时发现的时候是怎么找到问题的?

单霁翔:因为2012年,我到故宫博物院来的时候,当时我们的这些,维持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修缮工程,还在按部就班地在进行。但实际上2010年,我们自己的队伍已经解散了。

吴小莉:当时为什么解散?

单霁翔:就是因为自己的工程,自己的单位不能投标,这是有法律规定的。那么只能外单位来投标。那么故宫的修缮工程,我们自己人都不能做的话。

吴小莉:没有生意做,没有工作做了。

单霁翔:我们没有生意做,我们自己没有工作做了,我们就解散了。到了2013年的时候,我们在院里面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些刚修过不久的古建筑,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呢,我们经过研究分析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古建筑修缮技艺的这些工人,他们在招投标以后进入了我们施工的工地。他们由于没有掌握这样的技术,所以修缮的质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吴小莉:您发现了什么问题?

单霁翔:比如刚刚修的这个瓦面,就开始出现了往外流失。这些建筑材料,因为他没有能够严丝合缝地按照传统工艺把它制作成。比如有一些墙面,出现了,刚刚修不久,就出现了裂纹,像这些问题。但是当时定的计划是一年修一个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修完修中和殿,中和殿修完修保和殿。如果按这种,这个施工方法进行下去,可能很多古建筑,可能要出现一些修缮方面的问题。于是我们叫停了。我们当时把工程停下来以后,那么应该说也很焦虑。正好在2015年的11月,全国政协,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我获得了一个(发言机会)。

吴小莉:发言的机会

单霁翔:八分钟的发言的机会。然后我几乎是哭诉,我就是说故宫今天遇到这个难题,我们束手无策,希望能够解决,然后写一个报告给国务院。我写成以后,很快得到批示,批示里边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要故宫的事要特事特办。于是很多相关的部门,比如文化部、财政部和人社部一些部门,也很重视。就是给国务院给予了回应:故宫的事,按照特事特办。

吴小莉:咱们来看特事特办。财政部,原因是因为像您提到,当时有一个要求,一年得要修一个宫殿。因为预算不用完就说要收回,所以财政部给予了特事特办。第二个您说,人社部,因为我们要工匠,需要返聘的问题,我们有外地工人要进来的问题,这部分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怎么特事特办的?

单霁翔:他们就同意我们当时有九个,就是已经到退休年龄的工匠,同意我们就留下返聘了。完了,没有北京户口的这些,已经学了三年零一节的一些徒弟们,也得以了留在故宫了,解决了户口问题。

吴小莉:但是这一批队伍,未来还是不能够再重新组建我们的修缮队伍。

单霁翔:那么我们希望在特事特办的这个进程中,慢慢再把我们的工匠汇集起来,把我们的这个师承制再重新恢复起来,组建一支故宫博物院自己的管理队伍。

《问答神州》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吴小莉【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五 19:20-19:50

重播时间:周六 06:25 11: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专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2/17/696c252a-bb97-4c56-9e40-61facfeb1dd6.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