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日本学者:宋朝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文化水平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中国在古代作为东亚地区最为强盛的一个国家,对东亚各国都有着很大的文化辐射,日本就是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而日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呈现了与中国学者完全不同的角度和思考。

核心提示:中国在古代作为东亚地区最为强盛的一个国家,对东亚各国都有着很大的文化辐射,日本就是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而日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呈现了与中国学者完全不同的角度和思考。

凤凰卫视2月13日《时事亮亮点》,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时事亮亮点》十周年专辑,中国和东亚。今天我们讲的是中日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认识,重点就是日本学者的中国历史观。我们知道,通常我们说大中华地区的学者或者是读者,我们读中国的历史通常都是读中国学者写的,当然这方面的两岸三地是有所不同的。比方说,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另外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是日本的历史学者他们怎么样的看,怎么样的写中国历史。

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研读那是不同的,如果说过去,中国内地因为是把中国历史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它分成比方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现代等等,但是日本的学者他们不会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历史。他们看中国古代历史跟中国的学者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只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宋朝,宋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作为一个国家,或者说作为一个帝国,他其实是最弱小的,他的版图是最小。但是宋朝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宋朝文明发展的程度却是在中国古代是最高的,这一方面最早就是日本的学者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说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疆土的广大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来说,生活的富足,文化的丰富那也是同样重要。我们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宋朝你说虽然它疆土是比较小,可是它对于今天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它其实是非常深远。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学者认为宋朝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文化水平,这样的一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再比如说日本学者,日本出版界他们编写的中国历史,最近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引用了一套研钵版(音)的十卷本的中国历史,这套历史我是觉得中国的,特别是青年读者们要了解中国历史也不妨看一看日本学者他们怎么学中国历史。首先这套书它本身它的版本就很有意思,它比较小便于携带,另外装帧非常精美。另外日本的学者他们介绍中国历史,它跟西方的学者不同,因为西方学者也写过一些中国的历史书。我们今天也有一些翻译成中文的比方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他们的学者写的中国历史,但是它要从外文翻译成中文,这个感觉就不一样。可是从日文翻译成中文的这些中国历史著作呢,因为它人名地名你是完全不需要翻译的,不同点只在于日本学者他们叙事的方式,他们理论跟中国学者不同。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呢,也会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再说我最近也接触到的,比方说日本的学者他们有一个这样的观点,认为我们说在东亚的历史的长河当中,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就是蒙古帝国,也就是后来在中国就是元朝。但我们知道蒙古帝国它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但是作为一种文明,作为一个帝国,它现在可能还有残存的一些,比方说内外蒙古,但是作为一个帝国它早就灰飞烟灭了,可是蒙古帝国他有没有继承者呢,日本学者认为蒙古帝国有继承者的,那就是隔代的继承就是大清。蒙古是游牧民族,大清他是游猎民族,我们看蒙古人生活方式有很多其实后来在满洲人身上实际上看到有一种传承的关系。另外从宗教的角度,比方说后来蒙古人是皈依了信奉了藏传佛教,满洲人后来也是这样的一种现象,满洲人他们最早是用的我们说是萨满教嘛,这很有意思就是。如果说是大清继承了蒙古帝国的话,谁继承了大清帝国呢,当然就是后来的中华民国,以至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说从日本学者的逻辑来看的话,从蒙古帝国到后来大清到现在的中国,它有一个一脉相承的这样的一种脉络。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中国,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包括在东北亚的地位,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嘛。

《时事亮亮点》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19:20--19:55 

重播时间:周二06:00--06:35  11:25--12:0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日本学者:宋朝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文化水平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2/13/35d56ebf-4687-4894-9b61-cd09047ad1d9.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