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青花瓷漂流世界 落魄而归 曹星原:要用创意去更新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中国的瓷器在海外大放异彩,青花瓷对欧洲影响很大,谁也不能够离开青花瓷,谁也离不开青花瓷,欧洲对青花瓷的需求越来越大。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相撞,相互照应、相互学习、相互沟通有无,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完

从西方艺术画作中寻找青花瓷的身影

曹星原:到了明代永乐期间、永乐年间,青花瓷的水平突然就高了,这可能和郑和下西洋有关,海上贸易的通畅,使来自阿拉伯地区的酥麻离青更容易获得。再加上制瓷业发展格外的兴盛,于是这两者加在一起,就产生了更好的产品,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环还不仅仅是贸易,还不仅仅是材料,还不仅仅是文化的融合,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行政力量的支持。明代皇帝喜欢,他有官窑,他要带到皇宫里用,这一下就不一样了。民间就争相竞争、闭门制造出官府要求的纹样,制造出官府要求的器型,官府要求的造型、色彩等等,最后就形成了最完整的最美的明代的青花瓷。可是,更重要的事还在后面,就是从十六世纪起,大家知道,十六世纪,也就是明代正德年间,葡萄牙人通过这个大航海时代,就是在大航海时代突然一跃而为海上霸主。作为一个海上霸主,它就留下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说在广州上川岛,就是一个重要的葡萄牙人活动的据点。在十六世纪,葡萄牙的船从海平面上出现了,出现了之后,就进入了中国的领海、领地,然后就开始走私也罢、明买也罢,中国是不跟外面通商的,在那个时候。于是,他们就通过中间人买到了中国的瓷器,还有很多瓷器就落在海里,碎了的瓷器,不太好的就直接丢到海里,在海滩上就慢慢形成了很多很多瓷器的碎片。潮水退去的时候,你看海滩上,金色的海滩上点缀着蓝白相间的瓷器,这个海滩于是就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华碗坪,很漂亮,花碗坪,听着就很漂亮,有花的碗留在海滩上。他们一次一次地来,不断地来,频繁地来,在这个不断的来的过程当中,你猜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居然发现了日本,于是日本和欧洲的商人又被吸引到了日本,日本有这么一张屏风画,就描述了荷兰人。在日本,荷兰传教士、荷兰商队、荷兰商人到日本,最后居然在日本形成了一个研究的学科,叫做蓝学。

那这个屏风画比较可笑地描绘了日本人眼中的荷兰人,刚刚你问到他们西方人研究中国是不是有偏见,一定有。日本人亲眼见到荷兰人,当他画荷兰人的时候,他不能画他眼睛见到的荷兰人,他画的是荷兰人都觉得不像荷兰人的荷兰人。所以,这又是另一个意思,你就看到这里面文化的误解很多。我们手不一定能画出眼睛看到的,我们的误解不是因为我们的手跟不上,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而常常是由于我们的偏见,我们不肯放弃我们的偏见,我们的手、我们的照相机不去找那个真实,我们找的真实是我认为的真实,而我认为的真实恰恰又是偏见。所以,文化偏见就是这么形成的。

你说里面有多少恶意,这也很难去这么说,但是,偏见就是慢慢形成了。荷兰人来了,一下就不得了了,荷兰取代了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葡萄牙、西班牙都被荷兰人征服了,荷兰人说这是我的天下,那么他就开始大量地把青花瓷带到欧洲。到了欧洲之后,青花瓷的坚硬、轻盈、透明、色泽晶莹都使一接触瓷器的西方人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狂喜。你知道他们见到青花瓷,他给瓷器叫的名字是什么,他不叫瓷器,他也不叫China,他叫白色的金子。因为瓷胎是白的,而西方的陶器它是用粘土烧制的,粘土的烧成的温度低,用的粘土里面的杂质也多,形不成这种白色的胎,所以最后只能是灰灰的。所以,他们见到中国的瓷器之后,真是太喜欢了,所以他们就开始仿制。比如说美迪奇时期的青花瓷,它竭尽了全部的自己的国力,下令我们来造,谁也制造不出来。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白色的玻璃,不透明的白玻璃地他们把玻璃打成粉,混在粘土里去烧,那烧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这个青花瓷非常脆,现在藏在意大利都林博物馆的一件器皿,就是现在我们在图上看到的,这个樑不能提,你见过中国青花瓷的樑不能提吗?这个不能。他们做出的茶壶把不能提,茶杯把不能拿,一拿器皿和把就断了。他们一共只成功地烧制了几十件,还不能摸、不能提,只能双手捧着,比捧鸡蛋还要小心,因为它这个内部不是高岭土,就不是瓷土,而用的是普通的粘土混上了碎玻璃粉,白色的玻璃粉,曾经他们实验的时候,还曾经放过深海鱼,白肉的深海鱼,还放过羊的,就这种羊,普通我们吃的羊肉。羊上挖出来的羊油,可能我猜想,可能咱们有一种玉叫羊脂玉,觉得羊脂玉这么白,他可能听错了,这个羊脂玉和真正的羊脂都是白色,就把羊的油混在这个粘土里,你想那个结果。还有他们不能解决非釉、缩釉,釉里面气泡的问题。我们看到下面一张图,你看如果放大了,这也是美迪奇时期做的一件瓷器,你看有些气泡,很粗劣。但是,粗劣也罢,好也罢,他也只做了几十件,最后Francisco,美迪奇觉得太累了,国力受不了,不做了。但是,在欧洲的影响已经造出去了,谁也不能够离开中国的青花瓷,谁也离不开青花瓷,青花瓷太漂亮了,对青花瓷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十六世纪初,乔凡尼·贝利尼的一件作品《众神的盛宴》,我们就可以看到,神仙用什么吃饭,不用金,也不用银,而是青花瓷,有点像羊肉泡馍那大碗。这个青花瓷要求越来越多,需求量越来越高,还有其他的原因,无论是金器,还是银器,贵族都可以使用。但是一旦到了战乱年代,一旦遇到战争,皇帝、国王会下令,征收所有的金器银器,于是你就没有办法了。我记得前一些年,韩国好像遇到一些经济危机,大家把耳环什么都拿下来了,那你家里的金银器首先要熔掉做武器。所以,当时西班牙有一个滑稽戏,滑稽戏里边的一个女王说,行,捐就捐吧,你就是让我在泥盘子里吃饭,为了国家我也要做到。但这句话不幸言重,从那之后她在泥盘子里吃饭,而这泥盘子是天底下最漂亮的一种器皿,而且有金属般的声音,就是青花瓷。

我在这个画里面见到这个青花瓷以后,一直觉得很好奇,我到哪儿能找到一件同样的造型,同样的花纹,我没找到。费很大大力气,我一直都没找到,所有的收藏,不能说所有的,我能看到的我都找了,没找到,最后找大一件相对接近的,这两件,相对接近的。这件是正德年间的一个青花瓷,它还有年号,在底子上有一个年号,而他手里拿的这个青花瓷这件作品是1510年,恰好跟正德年间吻合得上,所以这个相互印证,很有意思。从欧洲的作品上,你找到了中国青花瓷的出处,中国青花瓷当时的形制、当时的造型等等。当时最往欧洲带得多的青花瓷的国度当然是荷兰,包括很多画家,包括维米尔在内的很多欧洲画家,都被青花瓷所迷恋。像我们在图上看到的荷兰画家维米尔画的《多尔夫特船》。据一位学者研究,最右边的这只船很可能刚刚从日本或者是中国回到欧洲,正在卸船,从船上卸下来的是中国的东西。那么,我们知道荷兰的航海业是非常发达的,在多尔夫特,现在你还能找到一个复制的那条船的造型,你可以在那找得到。因此,荷兰也为青花瓷所颠覆,普通的老百姓家里也用青色的东西,尽管不是中国的青花瓷,但是对这种蓝青年的器皿的热爱不亚于贵族。当我们把正德瓷和同时期的作品,其实维米尔这件画上的这个此起彼正德年间的瓷器还要晚很久,晚一个世纪还要多。你把它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孰高孰低,在它的工业造型,在它的最后完成的效果上,那差别相当大了。所以,这个中国,有人说中国不是一个工业国,我觉得这个说法应该不对。中国在很早以前,它的工业就相当发达,比如说这两件,一个是苏丹的马穆鲁克王朝仿制的青花瓷和我们的明代的青花瓷放在一起,无论从它的线条,从它的造型,从它的工艺,从它的色彩,从它的釉色,从它的图案的最后的发色等等,一切无法相比。一个敲上去,铮铮的,像金属一般的声音,一个敲上去噗噗的像土一般的声音。那当你每天用的是这样的一个器皿,初遇这种器皿的时候,你那种欣喜之情,该是有多么强烈。所以,这个青花瓷整个是征服了欧洲,征服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征服了全世界。

青花瓷风靡欧洲 漂流世界

曹星原:前面我们看到,十六世纪初,有乔凡尼·贝利尼的一件作品,那到了十六世纪末,他画的就更精致,这种精致的日用瓷已经进入了老百姓的家,这个老百姓当然是高端的,而不是神仙。十六世纪初是神仙用中国的青花瓷,十六世纪末,贵族有中国的青花瓷,当青花瓷和金银器在一起的时候,那种相互辉映的色彩,那真是漂亮。再比如我们看这件作品,背后这有个小红点,大家看见,这是欧洲当时的陶,很粗劣,跟青花瓷无法比。所以,当你看到了青花瓷,就像当你第一次看到苹果手机,另一种手机就弱爆了。后来我找了很久,终於找到两件类似的器皿,和那个有点接近,但是你会说,在这个上面可能还镶了一个金的耳环和把手,和底下的金圈,其实这是符合欧洲人的习惯,他自己拿到之后也珍惜它,于是就给它镶上金。这样青花瓷被镶金戴银,在欧洲的收藏当中太多了,那么最后我们看到青花瓷在欧洲,我们就很快地看一些图片,快快地浏览一下欧洲的青花瓷究竟有多么风靡,有多么普遍。

西班牙马德里皇宫、西班牙阿兰胡埃斯瓷器屋,每一个皇宫里没有瓷器屋,没有一个装瓷器,中国去的瓷器,没有专门为中国瓷器达到的屋,你这不够皇宫。有一个住在葡萄牙的一个英格兰人,他疯狂地喜欢青花瓷,睡觉都不愿意放弃青花瓷,不愿意放手,最后干脆在他的卧室的穹隆顶上镶了250件青花瓷盘睡着,伴着他睡觉,眼看着这个穹隆。好,我看着我的青花瓷,我估计他还要数一数是不是够250件,都是明清的,这个是穹隆,这个是上面的一些局部。这种疯狂程度,拿波里的皇家住宅瓷器屋,那当青花瓷到了欧洲之后,我们这个洛可可风格就染上了中国风,就成为了所谓的法国话叫做(法国话),就成了这种装饰、矫饰风格的中国东西、中国风格。那柏林的夏洛邓堡,十八世纪哥本哈根的瓷器屋,也都是充满了中国的瓷器,以至于到美国,比如惠斯勒所画的公主身后也有青花瓷,大家可以看得见,身后远远的有一个方形的青花瓷瓶。这种中国风,那么爱德华·蒙克,二十世纪的画家画的餐桌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器皿,青花瓷,仍然是青花瓷。英国有一个作者曾经说,在我的小时候,儿童时代,就对中国具有非常清晰的想象,中国是什么,就是我们每天吃饭的青花瓷碗,给我们提供了中国风景的最初一幕。青花瓷几乎是每一个欧洲、美国人从小到老不得不接触,不可能不接触的一种来自中国的东西。它带有强烈的中国风,无论是好,还是坏,它风靡到了十八世纪,十八世纪之后,整个故事又不一样了,西方自己也研制出来了它们的瓷器,超越了中国,最后居然有鄙视中国瓷器的这种气氛。到了今天,我们已经不占有高端瓷器市场的这个优势了。所以,青花瓷漂流世界,漂了一圈之后回来了,有一点落魄,我们想今天青花瓷的问题在哪呢?一个词,创意。我们不能够用创意去更新青花瓷,而且我们的创意不能满足一代一代人的需求。谢谢各位!

观众:曹老师您好,我有一问题,就是刚才看咱们中国的青花瓷到欧洲这边,我想问一下他们对图案有没有要求?就是那种高端定制什么的,还是说我们给他们什么,他们就用什么,谢谢。

曹星原:这个问题非常精彩,当然不是。这一点我觉得就是我今天特别想说的,我期待有人能提这个问题,你提了,谢谢你。不是。他觉得你的欣赏口味,你的设计不合乎我的要求,不合乎我日常习惯。不像我们精装修的房子,一定要修得像欧洲人似的,那个沙发一定要做得那么大,你坐到上面,靠到后面腿就够不着了,是吧。我一定要按我的需要,我是核心,他们是高端定制、低端定制,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就起到了这种定制来回,在中间传输的这个功能。所以,澳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中转站,定制的定件的要求拿到了,然后传到中国,找到制作商,然后做好了以后运到澳门,再带走。最后,他们自己会做瓷器了,完全抛弃中国,不喜欢你的,你太难看,英国人就说,我最讨厌法国,法国那个中国洛可可太难看、才庸俗、太土。中国人那欣赏口味能用吗?我们要提倡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就从这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把洛可可给推走了,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冷静、制度、秩序、资本,就资本主义、资本社会,这是新古典主义兴起。谢谢你的问题。

田桐:非常感谢曹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关青花瓷历史深入浅出的讲解。作为华人,我们看到中国的瓷器在海外能够大放异彩,我们确实感到非常地自豪,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中国文明和工艺能够带着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感谢收看这一期的《世纪大讲堂》,你可以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来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互动,我们一周再见。

曹星原:谢谢你。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 1720—1800
重播:星期日 11:45 – 12:30 
       星期一 02:45–03:30 05:00–05:50
      星期二 01:55-02:35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6-11-19世纪大讲堂 青花瓷世界漂流记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11/19/6445e8ae-3caf-4690-bc5b-8278a3257a65.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