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人在传统观念上还是在家养老 不想花钱给养老机构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驱动中国经济奇迹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高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比值不断攀升,银发汹涌谁能给5亿人口勾勒一幅可期待的晚景。现在,新一轮养老制度改革已经拉开大幕,中国的养老保障体制从政府大包大揽的&ld

核心提示驱动中国经济奇迹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高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比值不断攀升,银发汹涌谁能给5亿人口勾勒一幅可期待的晚景。现在,新一轮养老制度改革已经拉开大幕,中国的养老保障体制从政府大包大揽的“天堂”逐渐掉落人间。

凤凰卫视10月8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视频片断:中国正在进一步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2015年耗尽。

解说:政令频出只为应对势不可当的老龄化浪潮。、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高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比值不断攀升

杜鹏:到2050年时候呢我们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接近5亿人,老年人口占的比例也会达到34%左右。

解说:驱动中国经济奇迹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高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比值不断攀升,银发汹涌谁能给5亿人口勾勒一幅可期待的晚景。

周永新:政府一定要是主动的地位,因为以前我们觉得家庭和个人责任比较大一点,但现在我就会说政府的责任是要占到50%。

王小龙:中国的国情来说你单靠政府不行,单靠市场不成熟,但靠居家功能已经很弱化了。

李杰:政府这块如何去鼓励他们采取一些措施,把这三者之间平衡好来解决问题,把社会资源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解说:举世瞩目的经济改革造就中国的复兴,盛世的建设者却多已垂暮,中国的养老体系改革能否让他们再次搭上便车。

程鹤麟:人口红利是驱动中国近30年来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乐观报告显示中国正加速步入高龄社会,并将在2050年成为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速度快,规模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未富先老的特点更加剧了中国老龄化的危机,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的阶段,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成为大国复兴的隐忧,而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在辛劳半生之后自己所服务的社会是否为他们的晚年做好了准备。

马丽:这边空气呀,环境呀,水质呀,包括各方面这个都比较好,最近的医院4公里就是北京老年医院。

解说:阳台山养老院是民政系统的直属福利机构,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传统公立养老院的特点,设施完备、人员稳定、医养结合,尤其在历经2012年的整修之后,硬件升级,许多老人趋之若鹜。

马丽(北京阳台山敬老院副院长):王老,来客人了。

王振民(北京阳台山敬老院入住长者):请进请进。

马丽:您看奥运会呢。

王振民:我们这套房间带这个小厨房是6000块才一个月,也不收押金,我们感觉不贵,再说咱们这儿是公办的养老院,人家提的是一切为老人服务,一切为老人着想,并且提出来视老人如同父母。

解说:和许多同时代的长者类似作为退休公务员的王先生对政府经营的机构具有天然信任,他最喜欢这里的一点是可以随时出入院,不会像封闭式养老院那样限制人身自由,但在王先生眼中畅通无阻的院所却拥有堵看不见的高墙,阳台山养老院本有300床位,因为一些老人希望能拥有独立空间,会租下同一间房内的另一张床,于是在收住了170位老人之后养老院已经满额,而在这170人中鲜有身体或经济条件欠佳的入住者。

马丽:公办的这个养老机构就是说这个职能上还没有一个,一个特别明确的这个要求啊定位啊,然后我们就是接收的这个社会老人比较多,这自理老人还是占多数,我们这个是一个差额的事业单位,我们这7名在编人员这个财政给我们50%的基本工资,然后其他的这个我们聘用人员是靠就是我们这个床位收入自给自足。

解说:政府为公立养老院分担了大量运营经费,而大部分入住者良好的身体与经济状况也极大地减少了照顾成本,阳台上养老院因此在北京郊外平稳地运作了15年。

王小龙:很多养老院实际上也在痛苦的挣扎,实际上不容易,特别是民营,因为民营养老院面临的挑战太多了,每天面临着生存和安全,你比如说房租、水电、人工的成本。

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来说 分健康性 护理型 临终关怀型

解说:王小龙是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的创始人,全国最佳养老机构全国养老运营示范样板单位,2011年开业至今寸草春晖已经盛誉满载。

王小龙(北京寸草春晖社区养老院创办人):我们是只护理型,正常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来说有健康性,护理型、临终关怀型,我们建设型比例很低,但是一般来说不收,因为他们更适合在家里居住,而且养老院资源很有限。

解说:寸草春晖的出色表现打破周边居民对民营养老机构的不信任,如今院内的100张床位全部住满,排队轮候人数达700多个,即便如此养老院却至今没有收回成本,而据王小龙计算寸草春晖的盈利至少在10年后才会到来。

王小龙:民办养老院机构愿意注册民办非盈利的资质,这两年是放开了盈利性的,当然盈利性实际上也有很多政策制约的,那么民办非盈利有个条件,不能融资,不能上市,不能分红,所以光靠你自己拿点资金去滚动实际上远远不够。

解说:接收护理型老人的投入成本远高于健康老人,但除了政府按照养老院入住人数对院舍给予每位老人300到500块人民币的补贴外王小龙必须承担所有运营压力。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所所长):公立养老院进行改革,这个改革是指什么呢,实际上民政部也在做这个,就是应该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它重新又有一个对养老机构的这个收费,谁给我社会承担的这个养老解决养老负担谁做的贡献大我就把钱补贴给谁,而不是按现在的体制,你是公办的,所以我就给你人员,营运的这些经费,民办的我可能只是给你一些补贴,这样大家才会去淡化它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才只是注意它里头对这个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什么样的照护,它的服务的质量怎么样,才能使养老服务,这个机构服务走上一个正常的发展的道路。

解说:截至2015年中国80岁以上人口超过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突破4000万,在这样巨大的养护刚需人群面临民办养老院所能容纳的人数显得杯水车薪。

李杰(北京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我们现在对整个公立养老院的服务群体和目标呢做了一个调整,它未来主要是承担政府的保障服务项目,保障群体主要你比如说是低收入群体,这个高龄孤寡、失能、失智、失独,他有的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你就该支付相应的服务的费用,那些没有条件的,你比如说低保,五保户,城市三无,这个是由政府来供养的。

于燕(北京清河敬老院护理人员):有的是年龄不够,有的是户口不符合,就是80岁以下的很少。

记者:(来问的不多)。

于燕:也有,也有,就是有的是肢体残疾,有的是那个智力残疾,就是有老年痴呆的老人。

解说:清河敬老院是2014年成立,具有公立背景的养老机构,入住者必须符合80岁以上本地居民,或缺乏自理能力的要求,筛选条件严格。

李杰:保基本兜底线,它属于这个功能当时我们就明确确定的,它260多张床,现在可能收住了130多人,那么后续有些不符合条件的我们是坚决不能让他们去住。

解说:与传统公立养老院不同的是清河敬老院采取公办民营的方式,政府出资社会运营,政府角色发生了微妙变化。

李杰:政府大包大揽包不起,政府这皮如何去鼓励他们采取一些措施,我们如何让人花得起(钱),让企业又不赔钱,又能把政府呢我别大包大揽,把这三者之间平衡好来解决问题,把社会的资源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杜鹏:你要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它就不能靠原来那种模式,所以说它开始越来越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呢它的直接的一个结果其实相当于我们在过去十几年我们的养老床位增加了一倍以上。

王振民:现在的习俗上有一个说老了把老人送养老院好像是不尊敬,这个不体贴老人,或者叫不养老,我们在家养老,儿女他们的精力我们牵扯很大,我们就跟他们商量我说我们想到养老院来养老,他们也明白,反正根据我接触的我们那些老同志,老同学也好、老同事也好都喜欢到养老院来,我这儿尽接电话,这的床位已经不够了。

解说: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悄然改变,如今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特殊的人口结构也令供养老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减轻儿女负担而选择入住养老院,但即使新增养老院床位数巨大,甚至出现大量空床,却仍有不少老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养老服务。

杜鹏:过去这几年大量的建设所以说我们的床位数虽然增加了,有许多养老院由于它是新建,或者由于它远离这种居民的这个社区空置率还是很高的,那么关键是说它能不能有效地去满足周围的这些老人他的养老护理的这种需求,以及呢你在相关的制度上能不能支撑,就是说鼓励老年人就近得到服务,如果说最后很多老人他都不得不住到养老机构里头去,特别是那种大型的养老机构远离社区的,那么这说明它的这个养老服务体系是有问题的。

机构养老并非养老服务的全部 不同长者的需求千差万别

解说:机构养老并非养老服务的全部,不同年龄层次和身体状况的长者需求更是千差万别,当中国养老破除了对床位数的迷信后该如何建立多层次适宜不同长者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的概念,在这一探索中逐渐清晰起来。

黄艳秋: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比较没有时间可以照顾老人家,老龄化人口其实是越来越严重,那我们就之所以我们才去把它成立这样一个据点,针对老人的一些服务包含我们的关怀访视频,电话问安,以及我们的送餐服务,以及我们一个健康促进活动。

解说:2005年台湾“行政院”核定通过《建立社区照顾关怀据点实施计划》,截止2014年台湾各县市已建立近2000个社区关怀据点,社区化成为台湾养老政策的新风向。

周永新(香港大学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如果一个老人家上了年纪其实我自己都是如果你离开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去了其他地方,隔离了你自己认识的朋友或者子女的时候虽然说如果距离近的话他们可以过来看你,但是我想感情上都是一种很大的失望。

颜月秀(台湾新北市芦洲区养老据点长者):心情很好,可以交一些好姐妹们,讲讲话,开开心,做一些意义的工作。

张锦丽(台湾新北市政府社区局局长):我们就发现说其实我们要延缓老化,让他的身体功能可以更好,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去做,很多预防,社区关怀据点它其实吴恩我们老人家你不要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活着就要动。

郭陈秀凤(台湾新北市泸洲区养老据点手语老师):我现在上午是在带手语课,下午到亲子馆做志工,像我们这个年龄你越动是越有能量,如果你没有去动它,它就是好像一个摩托车你放着三个月不骑马上就要生锈了,就不能走了对不对。

解说:在银发俱乐部房是针对社区内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置的日间照护中心,政府将这片场地免费提供给不同功能的社会团体,希望这些团体满足健康老人社交娱乐需求的同时也为照护型老人提供服务。

常继步(台湾新北芦洲区照顾中心企划长):政府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政策上如果说政府它能够确定我的政策的确就是希望能够照顾老人家,并且我不要让老人家他太快的失去他的生活能力,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重要的支持的点。

陈奶奶(台湾新北市芦洲日间照顾中心长者):最开心的就是聊天,同样都八九十岁了,互相聊天互相听得懂,你的心思我的心思大家都听得懂。

蒋奶奶:女儿他要照顾我他就不能上班,我到这个地方来儿女们觉得好,安心,有一个安宁的地方,希望这里多一点学生,好像一个学校一样,一个大家庭一样,对啊,很开心的地方。

解说:如今已有长者开始排队轮候的日照中心初期推广时却并不顺利,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每月约合3000多块人民币的照顾费用成为最大阻力。

张锦丽:以前在传统观念里我们都觉得老人家都要待在家里都不要出来,觉得出来好像是被抛弃的,或者我们是觉得这个小朋友我们花多少钱都值得,但是我们要花一点钱把老人家送到公共托老中心,有时候小孩也会舍不得,或者老人家自己也会舍不得,这个部分我们都还要再做更多积极面多元的倡议。

解说:为消除民众误解,日照中心的布置风格大多温馨可爱,充满家庭氛围,老人们早上到来与朋友见面,晚上回家共享天伦,日照中心也因此被称为托老所,用来装点环境的手工饰品有专业照护老师引导长者们一起制作完成。

常继步:对于家庭来讲可能他只有轻微的失能,但不代表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他经过一些鼓励他经过一些训练他是可以做的跟我们大家一样好的,我们不希望老人他们这么快的就躺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老人家其实有他的一个价值跟生命的意义。

视频片断:四二三四。

黄秀香(台湾新北市芦洲区日渐照顾中心服务组长):蒋奶奶她在家里其实是都不用做事情的,可是她来到这里,我们长者,她那一桌的碗,她都帮他们洗得干干净净的,她觉得替人服务很棒,对不对,人际关系她也活络起来。

视频片断:对,左摆,右摆,来。

王小龙:我觉得它就像一个理发馆,像一个好的小学,像一个好的幼儿园或者中学一样,它是未来社区里必配的一个物业,那么这个业态如果做好了,跟老百姓能够充分互动起来,一定能够提升我们社区老百姓的幸福感。这是海淀区政府支持下做这个叫社区服务中心,其中有社区养老。这是他们的平面布置图,

解说:2016年3月王小龙在北京学院路的社区照料中心正式营业,模式与台湾相似,260平米的场地由政府免费提供,运营则全权交给王小龙团队。

张锦丽:大陆它只是比较慢起步,但它发展很快,大陆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让我们台湾很羡慕的是效率非常高,因为一下子就长出来了,而且它那个速度我们觉得是惊人,就很快,服务全部都有了。

王小龙:不同的附近的商业我们都给它拢起来,他们能打折的打折,大概多少钱,然后我们也会把这个表整个的这些个服务项目,传单式的发给各个老人。社区居家养老的方面体现出更多的是碎片化,老人的需求不能有效的被整合起来给他们进行提供,而且他们的服务效能很低,而且经常被骗,如果有一个专业的机构能够在他身边帮他,帮他进行资讯的筛选和连接这样对他来说就会有最大的安全的保证。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六 21:40-22:45   

重播时间:周日 16:30-17:45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6-10-08皇牌大放送 当你老了——两岸三地老龄社会纪实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10/08/07257cd1-66b8-41c2-a1a5-78480e47059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