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次患癌87岁高龄 郑小瑛:倒在指挥台上是最浪漫的事


来源:凤凰卫视

内容提示:她是“淑女学运”的旗手,叛逆家庭的叛逆。87载前路多险阻,敢闯敢言,永不言弃。纵然心痛失望,三度罹患癌症,仍坚信滴水能够穿石,走进“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

内容提示:她是“淑女学运”的旗手,叛逆家庭的叛逆。87载前路多险阻,敢闯敢言,永不言弃。纵然心痛失望,三度罹患癌症,仍坚信滴水能够穿石,走进“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凤凰卫视8月13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她是“淑女学运”的旗手,叛逆家庭的叛逆。

郑小瑛:我说我如果不走万一我被特务抓去了下场更惨。

解说:87载前路多险阻,敢闯敢言,永不言弃。

黄安伦:扫地出门是多大的屈辱,但是她不伤尊严地把该做的事做完了。

郑小瑛:我没有权力,我没有金钱,我只有一份艺术家的热情。

解说:纵然心痛失望,三度罹患癌症,仍坚信滴水能够穿石,走进“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姜楠:2015年11月底,大型原创歌剧《岳飞》在天津首演,在乐池里执棒数小时的是宣称《岳飞》不上演死不瞑目的指挥家郑小瑛,虽然她体内第三次被查出了癌细胞,一个月前还在接受化疗,但是87岁的郑小瑛依然在一步步地推动着梦想的实现,她希望被视为阳春白雪的歌剧和交响乐能够和者日众,只是郑小瑛已近鲐背之年,她说《岳飞》可能会是自己指挥的最后一场大型歌剧了,毕竟一部原创歌剧从创作到首演并不容易,《岳飞》已经让她等了足足30多年。

2016年6月6日国家大剧院歌剧《岳飞》彩排:伸手,转身,慢慢转,岳飞慢慢转身,痛苦极了。

解说:2016年6月6日,歌剧《岳飞》迎来了它在北京的首演,尽管已经排练了一年多,但在最后的彩排里郑小瑛还在频频发现问题,屡次喊停。

郑小瑛:叫人,人在第一拍上,不对,不对,再来再来再来。砚童,就这么多,再来一次。

解说:明晚就要正式演出,78岁的导演陈薪伊也想精益求精,她再三要求把时间留给音乐和演唱以外的部分。

郑小瑛:指挥,对不起,我想你这段时间能给我你交给,反正最后了,我这景根本没有合过,能不能交给我半个小时你让高嵩在这值一下班。

解说:郑小瑛认为音乐应该在歌剧中是中心地位,这是国际惯例,不过她也只能接受在国内表演、舞美、灯光和音乐平分秋色的现实。

郑小瑛:是所有的北京市的小学。

吴灵芬:都是试点,每个区都在找这么几个试点。

郑小瑛:这个音乐家正确的。

解说:主演分A组和B组,郑小瑛陪A组排练三个小时以后已经是傍晚五点半,趁着B组排练之前的空档郑小瑛吃了一碗面作为午饭也是晚饭,她的第一位女弟子吴灵芬前来探班,这位著名儿童合唱指挥家和她的老师郑小瑛一样富有理想,聊到刚才的排练,两个人不无遗憾。

吴灵芬:其实应该首先是音乐效果要好,但是很可惜。

郑小瑛:人家因为整体的包括领导和观众的音乐欣赏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大家不太在意那个事情,都看那个眼前的光彩夺目的漂亮的表演啊,舞美啊,这大家看得特快,有的时候为了避免冲突,明天就要演出了,今天导演跟指挥干起来,我不干这种事情,就妥协一下吧,你还得照顾全局,因为它是一个大的一个兵团作战。

解说:在歌剧创作中艺术争执司空见惯,郑小瑛有了一个习惯,她在总谱中夹小纸条,下台后再分别体点参演者在顾全大局下做到最好的效果,郑小瑛有着八旬智叟的通透彻悟,却没有这个年纪常有的随波逐流,她认为通过推广歌剧排练流程的科学化更多的中文歌剧将更快地出现在舞台上,理想的色彩在她身上没有暗淡过,似乎还如同70多年前青春年少时为理想的决绝和义无反顾。1948年冬天的上海,政局摇摇欲坠,圣诞夜在朝不保夕的气氛中来临,这天下午三点当时的法国公园里19岁的郑小瑛看着憔悴的母亲一步步走近,她忽然发觉这已不再是曾经两次把她从学校押回家的母亲了。

郑小瑛:公园里秋风箫瑟,那个满园子都是枯树叶子,我妈妈当然舍不得我,她说你是我剖腹产的第一个孩子,我怎么能够离开你,那我就吓唬她,我说我如果不走,万一我被特务抓去了那就更,下场更惨,其实我没有那么严重,那妈妈说那你带我一起走,我说我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前途什么都不清楚,我怎么能带你。

解说:郑小瑛的父母希望女儿成为一名独立自主有教养的知识女性,把她送进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他们没有料到在这个以“淑女摇篮”闻名的学校,女儿会成为第一批冲出校门参加学运的先锋。1948年5月20日的学生大团结晚会上特务抓捕了三名进步学生,第二天清晨,南京各大学的学生集合起来涌向国民党青年部的门前示威静坐,金陵女大的50名女生也汇入了这股洪流。

郑小瑛:我记得我们还拿了一个白床单,写的金陵女大支援的字,中间有四个大字“还我人来”,出发的时候他们要找两个大个来打那个,我的个子大,还有一个同学个子大,所以那张相片我老跟人解释说不是因为我特别不怕死,是因为我们个子大,大家都站起来欢迎我们,因为那是金陵女大的学生第一次走出像宫墙一样的大门,融入到社会前进的洪流中去。

解说: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人民的权利而斗争,这一幕给郑小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久淮海战役打响,上海滩回响着逃亡的汽笛和零乱的脚步,郑小瑛不顾父母的组绕执意要去解放区迎接全国解放新高潮,临行那天在法国公园凋敝的梧桐树下她对问询赶来的母亲温嗣瑛撒了谎。

郑小瑛:然后(妈妈)她就跟我说了今天是圣诞节那你能不能回家过节,我一想我只能骗她了,我说好的,我回去,她高兴极了。

解说:当晚温嗣瑛守着满桌子的菜苦苦等待,郑小瑛则和同学一起登上了西去汉口的船,再北上中原解放区,船渐行渐远,郑小瑛怀着对母亲的愧疚,但她也知道母亲一定会理解自己,母亲温嗣瑛是接受五四洗礼的新一代女性,她放开小脚学习新式体育,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子体育教师,并且作为传统穆斯林家族的成员她嫁给了美国留学生,基督教徒郑维。

郑小瑛:她作为一个新女性,不顾家族的反对,毅然跟我父亲在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于是我的外婆家族就把她开除,你永远不要回来,所以我想我母亲的性格里头其实就有一些很倔犟的一点叛逆的性格,所以当她阻止我的时候我也要给她提示我说不同的时代你那个时代追求进步我现在也需要向往光明。

解说:郑小瑛对母亲性格的概括是倔强、叛逆、要强,而这三个词也是郑小瑛自身性格的写照。“洋嗓子”难以表现革命激情,歌剧在中国销声匿迹。

唐敏南:样板戏,江青抓的都抓成了,就是你们这个抵制了。

解说:因为等待了半个世纪的梦想,她再度出发。

郑小瑛:都在即兴地做,排练过程拉得很长,这是不计成本的社会主义方式。

解说:这是七年前郑小瑛的学生们为庆祝她八十寿辰而举办的一场音乐会,她的学生当代著名指挥家们荟萃一堂,与老师共谱华章。

郑小瑛:我想今天我是最幸福的人,我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指挥我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女同行的羡慕,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没有性别歧视,我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人民。

姜楠:1955年的一天,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的“三好学生”郑小瑛得到学校人事科的通知让她立即去会客室接受苏联专家的面试,原来在这一天苏联合唱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不请自来向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将了一军,他说我对你们选送来参加合唱指挥的学生不满意,想看看有没有别的适合的苗子。

解说:苏联指挥家杜马舍夫此行是为共产中国空白的专业指挥领域培养人才,他对之前中央音乐学院推荐来的学生不够满意,郑小瑛具有大多数革命者不具备的良好的音乐基础和素养,这让杜马舍夫眼前一亮,杜马舍夫选中了她和另一名学员后满意而归。

郑小瑛:我就成为我们那个班里头唯一的一个女学生,于是就成为新中国的经过专业训练的第一个女的合唱指挥。

解说:合唱指挥训练班的这一批学员是1949年后最初系统地学习外国指挥艺术的人,对此后中国的指挥教育和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小瑛1956年毕业后到中央音乐学院初创的指挥系继续学习和任教。2016年6月11日郑小瑛受合肥文联邀请作了一场关于她的音乐人生的讲座。

郑小瑛:有一个台湾的听众说郑老师我昨天刚刚在台北,听到了大陆来的一个智障的这么样一个小孩,指挥了音乐会,叫舟舟,看来这个指挥也不是太难啊,这个脑瘫的也可以做到,他很不客气地给我提了这么个问题,你说怎么办,我说你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必须要回答你,那个舟舟,我想他的大脑里面有某一些细胞对于节奏有很好的反应有可能,所以呢他就能够跟着一个固定节奏的音乐来跳舞,我管它叫跳指挥舞,而不是司令员在指挥大家演奏。长笛(双簧管),就是按照我们的谱子来,指挥是怎么给起拍的,我再给一下,请大家进来,热烈的舞蹈。

解说:郑小瑛说指挥要能一目二三十行地看二三十种乐器构成的总谱,以他理解的乐曲应有的速度和力度率领乐手们进行二度创作,速度是乐曲的灵魂,因此人们常说指挥是乐队的灵魂,甚至没有不好的乐队只有不好的指挥,1965年歌剧在即将到来的“文革”风暴中面临着存亡问题,中央歌剧院的前身被看作“洋嗓子”的中央实验歌剧院决心打一场“翻身仗”,为汇聚最强力量想到了从苏联留学归国正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郑小瑛。

郑小瑛:那时候土洋之争很厉害,说你们“洋嗓子”能不能够演中国人,表现中国人感情的戏,所以一直就好像老没有合适的剧目,那一次就下决心打一个“翻身仗”,我们来搞一部新歌剧叫《阿依古丽》。

解说:乐队里的首席小提琴唐敏南对郑小瑛实行“歌剧车间”带来的改变印象深刻。

唐敏南(原中央歌剧院首席小提琴):我都很惊奇啊,郑小瑛给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她的这个排练整个到演出的这个流程非常科学有效。

解说:在以往的中国歌剧排练中因为排练流程的不科学乐队和演员都很辛苦,还常常出现“扑蚂蚱”的尴尬。

郑小瑛:从《白毛女》开始的一个歌剧伴奏的习惯就是导演带着乐队来排戏。

唐敏南:都是各自的问题,又在那大家一起来解决,很不科学。

郑小瑛:大家心理都没有一个谱,都在即兴地做,排练过程拉得很长,这是不计成本的社会主义方式。

唐敏南:一到演出了那个演员那个节奏也掌握不住,那个李德伦(原中央歌剧院指挥)就说“扑蚂蚱”,就是说他跑了节奏上都不对了。

解说:郑小瑛的科学高效来自于她在苏联留学时指挥歌剧《托斯卡》的实践,当时她只有与钢琴排练的机会,依然成功指挥了难度系数很高的《托斯卡》,她作为第一个登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西方通用的高效歌剧排练流程,她称之为“歌剧车间”,并从此立志推广。

郑小瑛:西方的歌剧排练流程是指挥先给演员作业,把指挥的音乐处理的要求告诉演员和钢琴排练的那个指导,然后把这个演员交给导演去排戏,在这个音乐的规格里头排戏,指挥就带着自己的要求去练乐队,练完乐队以后这两家才合乐。

唐敏南:都把问题都解决了,包括技术上的问题跟表现上的问题都解决,才跟乐队去配合,它这样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第二个是极大地提高了质量。

解说:在中央歌剧院的档案室里完好保存着当年集合众智的“翻身仗”《阿依古丽》的剧照。

视频片段:这是当时那个主演。

解说:以科学流程排练的《阿依古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盛大的成功,香港媒体引用歌剧里的一句台词“谁说母燕领头飞不远”,赞扬郑小瑛排练歌剧成果卓然,指挥有大将风度。

郑小瑛:艺术上当时大家都是评价很高的,旋律也很好听,而且配器各方面都相当好的一部歌剧。

解说:虽然获得了高度的艺术评价,《阿依古丽》也特意加入的阶级斗争的内容,然而它终究还是跟不上形势。

江青称《阿依古丽》歪曲了劳动人民的形象 贬低了毛泽东思想

唐敏南:因为这个戏帽子扣了一大堆吧,把我们都打到乐观文艺黑线去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演这个戏没有去演排练,江青要我们演的《红灯记》。

郑小瑛:她说它是大毒草,歪曲了劳动人民的形象,贬低了毛泽东思想。

唐敏南:样板戏八个都抓的江青抓的都抓成了,就是你们这个抵制了,所以我们罪名特别大。

解说:在当时的文艺“女沙皇”看来,洋嗓子终究难以表现革命的激情,歌剧创作者们之后被集体下放修理地球,所有“艺中之圣”之称的歌剧从此十年动乱中销声匿迹,郑小瑛的歌剧指挥生涯也随之暂停。

视频片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歌剧《阿依古丽》的实况录音剪辑。

解说:1978年底郑小瑛再次在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执棒指挥了《阿依古丽》,首场满座,观众反响强烈,这是十年浩劫结束后郑小瑛重归歌剧指挥台的演出,她在日历上郑重地写下了“女指挥的复活节”几个字,中国歌剧也开始了它的复苏期,1979年郑小瑛指挥排练了中文版的《茶花女》,在天津的一个剧场连演39场,创造了世界记录。1981年郑小瑛指挥排练她主持译配的中文版歌剧《卡门》,在短短四年里上演了100场,如今各地纷纷兴建歌剧院,引进先进音响设备,但是让郑小瑛遗憾的是“歌剧车间”这一科学流程目前大约只有北京和上海在实行,全国大多省市实行的依然是低效的不尊重乐队劳动的排练方式。郑小瑛从半个世纪前开始就在身体力行,科学的歌剧排练流程,现在她依然在力行推广。身患癌症,仍一肩承担体制创新。

郑小瑛:哇,有一个机会来尝试一下,我所理想的办团的办法了。

解说:老骥伏枥,却难为无米之炊,我说我要早知道我是这么困难,我为什么要求。

郑小瑛:我们一直企盼这个时刻的到来,我们将用音乐来表达对各位衷心的欢迎。

解说:1995年秋,联合国第四届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大会在北京举办,郑小瑛率领中国爱乐女交响乐团演奏了《女性风采进行曲》,这支乐团有超过百名乐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女子交响团,也是郑小瑛等志愿者同仁创建的爱乐女乐团的巅峰。

姜楠:就在这次为世界妇女论坛演出整整一年后,郑小瑛曾经出人意料地宣布爱乐女乐团解散,在走穴成风的时期爱乐女志愿者们以纯粹公益性的演出使高压音乐走向了繁荣,走近了大众,但在爱乐女乐团的七年风雨兼程中始终存在着体制上难以理顺的尴尬,就在郑小瑛递交辞呈带着遗憾离去之后厦门市政府向她发出了邀约,请她去厦门创办中国首家民办乐团,从来太熟悉体制限制的郑小瑛看到了突破束缚和继续为梦想拼搏的机会,这一年郑小瑛68岁,在一次事出偶然的体检中她被查出罹患了直肠癌。

解说:1997年罹患癌症的郑小瑛仍然选择孤注一掷去厦门创办民办乐团,因为她已经忍受不了大锅饭体制下国内交响乐团的暮气沉沉。

郑小瑛:对于指挥是一种煎熬,你每天排练人来得不齐,来得不齐你也得排,好了,到明天,今天没来的人他来了,你还得陪他练,然后天天来的人说我凭什么今天陪这个明天陪那个,我也不来,很痛苦,所以我曾经给了前前后后给我的领导这个队里的剧院的、文化部的前前后后打过五次报告,而且我的,对我的采访我的改革的方案还上过大参考,新华社来都没有用,没有任何用,所以我非常地郁闷。

解说:厦门市政府向正在郁闷中的郑小瑛承诺,乐团由她全权负责,经费也不存在问题,肯定能够落实。

郑小瑛:那个时候厦门的人说,我们厦门没有搞过交响乐团,这个团就交给你了,你就放手做吧,我感觉到,哇,有一个机会来尝试一下我所理想的办团的办法了,而且没有婆婆娘,我可以由我来作主,怎么样按艺术规律来管一个团,我就去了。

解说:三个月化疗结束后郑小瑛恢复锻炼了一个月,就来到厦门面试乐手,在五六十平米的歌舞厅里开启了人称“吉卜赛乐队”的历史。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35—11:30

重播时间:周日 01:10 05:20 15:30 21:4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8-13我们一起走过 无限风光在险峰——郑小瑛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8/13/c6a1b0df-63c0-4141-84f2-c05d3f8ac89a.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