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美国名校常青藤零距离 中国力量成为硅谷创业的活力因子


来源:凤凰卫视

内容提示:有这样一个数据,有一份美国名校毕业生平均薪资的排行榜,显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加州理工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是名列前三名的,平均的薪资在年薪8万美金左右。本期节目带你走进美国

内容提示:有这样一个数据,有一份美国名校毕业生平均薪资的排行榜,显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加州理工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是名列前三名的,平均的薪资在年薪8万美金左右。本期节目带你走进美国名校。

凤凰卫视6月1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很多人可能会好奇美国名校毕业生毕业之后到底能拿多少薪水呢?会比普通学校的毕业生多多少?我手头有这样一个数据,有一份美国名校毕业生平均薪资的排行榜,显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加州理工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是名列前三名的,平均的薪资在年薪8万美金左右。可以看出来,这些计算机还有工程学科的学生是可以一跃成为象牙塔外,最炙手可热的应聘者,但是恰巧又正在这个领域有着最多的学生放弃高薪安稳的工作,放弃大公司的福利,选择创业。

李强(硅谷投资人):就这个东西你看着挺一般吧,挺普通,实际上这个建筑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地方,就是当时某搜索引擎的创始人,他们在学校里做项目,然后把学校的服务器给做爆了,学校就让他们你必须出来,他们就租了这个地儿,在这儿开始做,越做越大,结果到处都是他们的地儿。最后没办法搬走了。当年某门户网站也是这样,在学校里做不下去了,最后搬到这。后来还有某在线支付公司也是这样。某在线支付公司的人也是以斯坦福为主,这些人也是,就是他们开始做的时候,最早也是在这做,做完之后,把公司做大,做上市,所以这个小屋可以说对美国,包括世界的科技界的影响,商业界的影响是非常大。

曹勖文(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我们前面这个是比尔·盖茨他捐的,我们计算机系的楼。然后我们进去看看。

解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本科毕业的曹勖文被同方向的研究生项目录取,但他目前在休学状态,下定决心全力创业,他从2008年开始自己做项目,做过苹果手机APP,手机社交等等,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连环创业者。

曹勖文:我们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他们帮我们申请专利,学校帮着做的,它可能最后抽5%,但是整个律师,申请过程都是他们帮着做的。学校也很愿意你当时在学校里做的事,拿出去做一些创业项目。你想创业多久回去都没问题,一开始一两年,你随便休,之后我现在,现在如果要回去的我还可以回去,打个申请,很容易,交个两百块钱。

解说:斯坦福大学的主校区位于硅谷的西北方,培养了大众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及创业人才,包括某科技公司,某搜索引擎,某门户网站,某汽车公司,某浏览器,某网络公司及某购物网站,这些公司的创办人。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

曹勖文:基本上这边上的课都比较注重实战,2008年刚来的时候,某手机生产商就在我们这边开了一堂课,怎么样做手机应用,还要申请,火爆到一定程度,我那时候申请竟然让我申请到了。进入了之后,某手机生产商的,它自己可能是做这些软件开发工具包的人,会来帮我们看看有什么样的问题,你要想上架马上上。

解说:在斯坦福大学没有什么不可能,当年某搜索引擎的两位创始人,25岁的拉里·佩奇和24岁的谢尔盖·布林,只是两个不为人知的斯坦福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常常在斯坦福宿舍一待就是一个通宵,进行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搜索引擎。

朱会灿(硅谷资深工程师):这两个创始人他们相当于是博士同学,一起合作做这个项目,其实有了技术以后,因为它是在学校的项目,但是你不能把学校的项目就拿来开公司,刚好斯坦福特别支持学生创业,专利、论文,你要是转化为公司,他们有比较成熟的操作方法,不需要给学校提供就是说学校要多少钱,可能它就占一定的股份,比如说,就属于你了,成功了那就是学校在公司稍微占一点股份,你不成功大家都得不到。

解说:1998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在没有什么商业计划的情况下,找到了斯坦福教授大卫·切瑞顿,并顺利拿到了10万美金的投资。依靠这10万美元,他们休学创业,在朋友的车库里开始了某搜索引擎。这个传奇式的天使投资人大卫·切瑞顿同样吸引着曹勖文和他的同伴,曹勖文专门找到大卫·切瑞顿期望能重现谷歌的幸运,拿到启动资金。

曹勖文:这个办公室好古怪,里面都是那种非洲的部落的面具,然后电脑都是我们1997年,那个什么586一样长得那种台式,底下一个座机上面摆一个那种,而且他自己本身就完全看不出你是加拿大前十富人,完全不是我们会预想的那个状态。结果那时我们做第一个产品的时候,他就问我们技术上的一些问题,然后问了我们对市场的推广的一些认识程度,对我们这个产品的认识程度,他然后说这个挺有意思的,要不算我一个吧。就直接投了。

解说:曹勖文第一个创业公司开始于2011年,当时的产品是冷门的人工智能项目,由于市场不成熟,他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曹勖文: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技术项目,阻力也很大,后来我们就发现其实我们这个年龄阶段不是特别适合做这边大公司产品,专门卖给大公司的一些产品。因为我们的人脉关系没有到。

大一我坐那做研究,但是现在我的机器人好像都不在了。但这个机器都长得挺像的,其实一直。去看看。然后这些都是他们的教材,自己编的书之类的,可以看到学生的考卷,他们的学生批完了东西就放这,真的有的考试满分100分,学校平均15分这样都有,但是斯坦福还好不是卡得特别紧,如果大家都考15分,那就你可能考20分的就好。好多朋友就是慢慢在做自己的项目,报纸上报道突然变成什么某富豪排行榜,20多岁的富豪排名前20名,30多岁富豪排名前30这种人物。同学之间可能做一点好项目,我们以前就是可能宿舍里的朋友一起做一点小项目,去哪去得个奖,去哪去放到货架上,一天赚个几百块钱,学生也特别活跃,大家都想着做一点这方面的事,可能都有一些想法。

就这边一块儿就很多以前公司都是来这边拿车库创业,前面是现在某门户网站总裁Marissa  Mayer家,她把周围的邻居买了几栋,然后当游乐园,然后这边,另外一边是Steve  Job原来的故居,然后再那边是原来某科技公司创业的车库,然后我家在那里面,我大三就过来住了。可以领你们去看一看。

李强:美国是移民国家 硅谷是美国的美国

解说:曹勖文现在对于做创新项目越来越熟练,从需要三个月到两个月、一个月,现在只要一周半的时间他就可以拿出靓丽的产品,如今曹勖文和同伴正在开发一个安卓系统的锁屏插件,拿到了创投资金,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他的项目得到不少硅谷创业元老的关注。

从0到1,斯坦福如何成为硅谷创业的助推器。

徐霄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基本上我在斯坦福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有三、四波风险投资人,在我们医学院、商业院就开始进行演讲。

李强: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那么硅谷是,我经常说硅谷是美国的美国。

解说:《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

陈晓楠:硅谷的发展和斯坦福大学息息相关,起初斯坦福只是一个西部的农场大学,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工程学院的院长特曼仔细地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大学出租土地,所以他就提出了一个构想,就是把一千英亩以非常低廉只具有象征性的地长期地租给工商业界或者是毕业的校友,由他们来设立公司,这些公司和学校合作,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研究的项目,还有实习的机会。斯坦福也就成为了美国首家在校园之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工业园区之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了斯坦福能够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也就形成了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斯坦福大学为他们输送人才,地位也就越来越举足轻重。

徐霄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基本上我在斯坦福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三、四波风险投资人,在我们医学院、商业院就开始进行演讲,他会一步一步地教你怎么建立起这种创业的思维,然后还会继续教你,他教你怎么去跟投资人去合作。

解说:徐霄羽在美国已经13年了,她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后,但她并不是一个在实验室里潜心钻研的专家学者,这与她的导师有很大的关系。

徐霄羽:后来就读了PHD,在犹他大学,那我的导师呢,他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本科是在加州理工大学,他是一直以来他就是学术化学的这方面的专家,那我等于说是他的关门大弟子,本来是要培养我做教授,但是他突然改变了他的职业方向,我既然当不上院士,我怎么找我的下一个里程碑呢,创业。他就做了他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天使投资人,那我从我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跟他一起创业,他当时创办了七家公司,那我在他三家公司里面都是创始科学家。

李强:你好,这就是我们的基金,我们基金办公室比较大,实际上我们用不了这么大,所以我们就给一些企业,我们要投的企业用一下。这完全是一个美国的,而且也是一个斯坦福的团队。

女:你是从斯坦福毕业的吗?

男:是的,斯坦福。

李强:你们团队都是吧?

男:是的,基本上我们都是。

李强:你在这里感觉怎么样?

男:我们很喜欢这里,很有趣,很辛苦,但也很开心。

解说:这里众多的千里马吸引了不少“火眼金睛”的伯乐,李强就是其中一个。

李强:硅谷的精神我觉得最深最深的是,第一是个移民的精神,第二是一个机会平等,硅谷所有公司的创始人所有公司,50%的创始人不是在美国生的。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我经常说硅谷美国的美国,就是它的移民含量非常高,这样它的创造力就非常高,因为到一个新的环境,最好的生存就是给别人创造价值。第二的话,大家都是移民,所以没有太多的仅仅靠关系能生存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都是平等,机会平等,只要你好好干,所以这样的话,等于把人的思想解放得更宽一点。只要我有创造力,只要我好好干,那我肯定会做得很好,生存得很好。

朱会灿:这边就是,怎么说,比较讲究的就是说,你完全靠这个,拖时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做不出一些很有创意的产品的。它宁愿就是说让大家有一种,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一个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挥,这边他们这个带狗上班,这也是某搜索引擎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

解说:朱会灿是某搜索引擎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他的研究在某搜索引擎的技术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经常使用的图片搜索功能便是出自于朱会灿之手,他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生圣巴巴拉分校计算机系。

朱会灿:当时也是刚好赶上互联网的爆发,可以说那时候,稍微爆发的有点过火,.COM那一段时间,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涨到5000多点曾经,最高的时候,那时候基本上就是说这些大公司都有录用了,当时几个最大的公司,某网络公司和某软件公司,这些肯定都有录用了。但是后来我还是决定来了某搜索引擎,整个公司工程师大概有三、四十个,四十来个人。总数不超过100人。因为以前就开始用它这个产品了,我读书我跟导师我们做的其实也就是分布式系统了,后来就选择了这个。

解说:在硅谷,只要有想法就有施展能力的空间。每年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硅谷各大科技公司内部都会举办很多场编程马拉松比赛,又称黑客日。这是程序员们研发新项目的最佳机会,编程马拉松一般从几天到一周不等。

张博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给你一定时间,然后就是两三个人结组,比如说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面,它给你提供免费的比萨和饮料,然后你在12个小时之内,就是从草稿上构建出来一个东西。比如说就我这些同学,他们是编程马拉松比赛可以在12个小时之内建立出一个筛选视频的一个网站,其实相当于是鼓励你去创新的一个活动。在学计算机科学的人里,就是很流行的一个活动。最近的一个叫做LA编程马拉松比赛,我们学校会有专门的汽车,从这里开到LA,来接送你去参加这个编程马拉松比赛,然后编程马拉松是一个很大的一个活动,因为计算机科学毕竟它是,就是每年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它那个编程马拉松比赛的奖金一般也比较高,就是如果你去获得评委的青睐的话,你会获得一些奖励。

解说:编程马拉松不仅是编写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很多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相聚在一起,以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整个编程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Roger  Yu(硅谷工程师):这个就是其实硅谷文化,不单单是我们公司有别的公司也有了,基本上就是说,比如说每隔两个月有一个有一次编程马拉松比赛,我知道某社交网络就有啊,某电脑公司也有吧,我不知道,它们应该有,它是硅谷文化。而且那个高科技经常会到别的大学里面去办这种活动,然后办这种活动,我就参加过,就有一次去那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是办一个编程马拉松比赛,最后就评,这个就会评奖嘛,就是学生评哪个谁做出来这个东西最酷啊,或者最有意思啊什么之类的。

中国力量成为硅谷创业的活力因子

解说:华人智慧,名校基因,中国力量成为硅谷创业的活力因子。

李强:找的就是下一个某搜索引擎,下一个某社交网站。

徐霄羽: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解说:在美国东岸,有一个“128公路区”依托于麻省理工大学,在全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硅谷”和“128公路”是两个不得不提起的奇迹。

黄亚生(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128”的话呢,在这个4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是当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创业区。它的主要的这个侧重点在这个国防、军事设备、导弹,另外还有就是这个大型的计算机。

解说:“128公路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领先于硅谷,但后来却发展不如硅谷。经过8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如美国国防开支减少和结构的变化等,导致了“128公路区”的衰退。进入90年代,“128公路”对产业进行了重组,慢慢恢复了元气。

黄亚生:“128”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新基地,比如说在这个太阳能方面,那这个麻省理工的这方面的技术,生命科学方面,那这个“128”的这个以后的这个崛起,可能就是新能源,机器人,还有这个生命科学,那所有这些都是跟麻省理工息息相关的。

解说:在麻省理工的创新和创业体系中,工程学院和斯隆管理学院是背后的关键推动者。60年代,斯隆管理学院就开设了第一门创业课程“新企业”,1996年就成立了麻省理工创业中心,专门招聘了在创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教授和学术性的教授相呼应。这种“双轨制”现在几乎被所有顶尖的商学院采用。

黄亚生:创新的模式,就是完全是一种学术独立,学术自由。我们所谓叫做这个教授共和,就是这个教授是在这个管理学校,管理研究项目,管理实验室,他的这个地位,是没有任何人能向他挑战的,包括校长,包括校长,这是我觉得,这是创新的一个必然条件,它可能不是足够条件,但它是必然的条件。

解说:波士顿银行的报告发现,周边四千多个与麻省理工相关的公司,雇佣了110万人,大学对于产业界和地方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黄亚生:麻省理工的校友和教授,创办的这个企业,你把它的收入都加起来的话,这当然这是2010年的统计了,我没有最近的数据,差不多相当于世界第十一大的经济体。大概斯坦福他们也做过研究,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规模,差不多的,两个学校差不多的。

李强:斯坦福的学生就是说,他的技术含量也许不是很高,但他的思维很宽阔,他做的东西很有用,在社会上就很容易被接受,就像做个产品出来,那东部的一些学校,包括像麻省理工,它就比较传统,它做的东西技术含量就非常高,但能不能在市场上用,那是另一回事。那么还有类似的学生在伯克利比如说,他们是个公立学校,他们实际上工作非常努力,也很有创新力,他们做的好多东西出来了之后,干嘛了呢,说这个东西太好了,放到开源软件里面去,贡献给大家用,而不是来开公司。伯克利吧,它实际上是个公立学校,但是它得诺贝尔奖的人非常多,所以它注重研究出来的结果以及被认可的结果,所以在美国有这个,我觉得有这个想法,人可以在社会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只是说回报的结果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得到了金钱的回报创业,有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只是说方式不一样,贡献的方式也不一样。

实际上这就是Palo  Alto的市中心,往那边一看那就是,过了桥下面就是斯坦福的正门。然后这是叫学校街吧。硅谷(所在的)Palo  Alto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实际上才六万人。

女:哦,不多。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 00-09: 35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6-10凤凰大视野 常青藤零距离(五)走出象牙塔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6/10/f86c8f7e-7fdc-412c-b1ce-845b6e23b7ab.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