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厦门经济特区险些办不下去 邓小平南巡后一番话彻底改变格局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2月24日邓小平回到北京后首先明确了“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自此,厦门成为中国唯一允许实行自由港政策的经济特区而迎来了新的投资热潮。 凤凰卫视4月21日《腾飞中国

核心提示: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回到北京后首先明确了“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自此,厦门成为中国唯一允许实行自由港政策的经济特区而迎来了新的投资热潮。

凤凰卫视4月2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厦门市前市长邹尔均曾经提到,在湖里被划定为经济特区后,之所以将其定名为“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加工区”,而非“厦门湖里经济特区”,是因为特区创办者们都认为,厦门特区绝不能仅仅限于湖里。然而随着广东、福建沿海陆续出现走私狂潮,本已饱受争议的特区经济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连特区能否办下去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1984年邓小平开始了视察特区的第一次南巡,于2月7日到达了厦门。次日,他乘着“鹭江号”游艇环游鼓浪屿的时候,听取了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关于扩大厦门特区的汇报,继而问起了扩大后的计划。借此机会项南提到了知名侨商李引桐三年前的建议,将厦门特区建成自由港,也就是仿效香港“人员自由往来,货物自由进出,货币自由兑换”,他特别提到,当时台湾同胞到大陆都要从香港或者是日本绕道,如果厦门实行进出自由,会对两岸关系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2月24日邓小平回到北京后首先明确了“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还强调说“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是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据此5月中央批准了对厦门进一步放权,除了经济上的考量,还特别强调这是为了“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自此,厦门成为中国唯一允许实行自由港政策的经济特区而迎来了新的投资热潮。1984年厦门批准的签约合同和外商投资额均超过了之前三年总和的三倍之多,此外此时的两岸关系也出现了转机。1985年新加坡籍台商高新平创立厦门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成为厦门第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其资产在五年内扩大了三倍。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厦门首开台商投资区,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

到1991年6月,厦门引进的台资已达到了大陆引进台资总额的1/3,同时台湾方面的态度也在软化。1987年开放大陆,当年底第一批43名台湾民众抵达了厦门,此后尽管与大陆间的直接贸易活动仍被规划为走私行为,但是两岸民间的交流日益增多。1992年3月,福建率先提出了“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小三通”构想,其中“两门”就是相距不到十公里的厦门岛与金门岛。2000年台湾将金门马祖离岛地区与大陆间的交易“除罪化”,至此曾作为前沿阵地对峙多年的厦门与金门终于为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形成了新的窗口。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播出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孙雨萱 PV033]

责任编辑:孙雨萱 PV033

腾飞中国:厦门特区 筑巢引凤(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6/04/21/e610dd9d-fe63-4560-84ed-2fde5c8bd45b.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